歡迎訪問愛發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計算機仿真論文8篇

時間:2023-03-17 18:02:2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計算機仿真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計算機仿真論文

篇1

負控系統在電力網絡中有兩個重要的應用,首先是數據采集節點,通過部署在各個電力網絡節點的負控終端來實時的采集電力負荷的運行數據,并且通過中繼站上傳到負控中心。由于中繼站的成本較高,因此在中繼站的部署過程中也要通過仿真分析來確定一個優化的部署方案。在中繼站的部署過程中要考慮到本區域的電力負荷、地形等因素,以便能夠更好的規劃部署,消除盲區。在負控系統的規劃階段,可以使用現有的智能算法來確定最優化的方案,在本節剩下的部分中將會根據人工魚群基本算法提出一個適用于負控系統規劃的人工魚群算法模型。在負控系統中,為了避免負控終端的資源浪費,規劃的目標應該是使目標函數達到最大值,因此也就是使人工魚群向食物濃度較大的方向移動。

1.1參數設定

根據負控系統的特性對參數進行設定,根據指定區域中預先估計的負控中心的規模、中繼站的數量負控終端的數量,結合該區域中的用戶數量和電力負荷來確定人工魚群的規模,根據負控系統需要覆蓋的區域的大小來確定魚群的移動范圍,根據中繼站的覆蓋范圍和負控終端的覆蓋范圍來確定魚群的視野,最后根據指定中繼站所管理的負控終端數來確定迭代參數和密度參數。

1.2初始化人工魚群

根據指定區域中的用電負荷和用戶數來生成n個數,為每條人工魚的初始位置,人工魚的初始位置要根據指定區域中電力負荷來確定。

1.3執行算法

根據預先設定的參數,使用人工魚群基本算法對人工魚群的追尾行為、聚群行為進行模擬,人工魚根據自己的所在區域中魚群密度較大而且食物濃度較高的區域移動。如果無法確定移動方向,則根據自己當前位置的食物濃度選擇一個比當前濃度高的方向進行移動或者隨機移動一步。如果達到最大迭代次數,輸出魚群密度最高的區域,即得到最佳的部署位置。

1.4方案分析

根據算法執行結果來設定負控終端和中繼站的部署方案,根據地形等因素適當的進行調整。最后根據指定區域的實際用電數據對方案進行仿真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在進行方案的優化和修改。人工魚群的基本算法提出后,學術界根據不同的需求對該算法模型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并且在電力系統中有很多的應用研究,例如齊志華將人工魚群算法應用于電力控制系統,吳杰對人工魚群算法在輸電網絡規劃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2結語

篇2

1.1宏觀仿真(Macro-simulation)

描述公鐵聯運系統各要素及其規律的細節程度較低,主要通過集聚行為來對物流及交通流進行描述,僅僅對車流在路段和節點的流入流出行為進行描述,而對兩種運輸方式的切換及列車、車輛的運行過程中的行為等細節行為不進行描述。常見的宏觀仿真軟件有TransCAD、TRIPS、CUBE、VISUM及EMME等。

1.2中觀仿真(Med-simulation)

能夠較高程度的對系統要素及其規律進行描述,以列車或者貨車組成的隊列為基本單元,在對車流在路段和節點流入流出行為進行描述的同時,能夠對兩種運輸方式的切換及列車、車輛的運行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簡單的近似描述。常見的中觀仿真軟件有CONTRAM、TISI和INTEGRATION等。

1.3微觀仿真(Micro-simulation)

描述公鐵聯運系統各要素及其規律的細節程度較高,對于物流和交通流以單個列車、車輛為基本單位進行描述,對兩種運輸方式的切換及列車、車輛的運行過程中的行為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常見的微觀仿真軟件有Corsim、Paramics、Trans-Modeler、AIMSUN、SimTraffic、VISSIM、MITSIM及Synchro等。

1.4次微觀仿真(Submicroscopic-simulation)

描述公鐵聯運系統各要素及其規律的細節程度最高。例如:次微觀仿真模型在對運輸方式切換行為進行描述的同時,還要對車輛承載量的改變對車速的和費用的影響等進行描述。

2公鐵聯運物流仿真平臺建設及關鍵技術研究

2.1公鐵聯運物流工程仿真平臺的建立

采用先進的物聯網及信息技術,以公鐵聯運物流業務流程管理為核心,集成交通運輸工程、物流工程、現代物流運籌規劃、計算機控制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工業現場總線通訊技術、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實時數據庫技術等學科和技術,建立針對公鐵聯運物流的高連接性、精確性、集成性、動態性、實時性的要求,區別于一般物流概念的學習實驗室或演示實驗室,建立基于實際工程項目應用為背景的公鐵聯運物流工程仿真平臺。

2.2不同運輸環節的無縫連接

采用基于XML的EDI技術協調公鐵聯運的各個環節,完成兩種不同運輸環節的無縫銜接,深入研究公鐵聯運信息的傳輸效率及跨地區傳輸,進而實現跨區域的實時信息傳輸、遠程數據分布式和集中式處理的結合以及多個異地局域網連接等。

2.3公鐵聯運的信息集成服務的研究

通過多目標協同優化方法對公鐵聯運多式聯運的信息集成服務進行研究,達到物流過程中信息的高效共享和業務的協同聯動,實現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充分發揮信息集聚效應,達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

2.4公鐵聯運物流安全控制與研究

建立基于GIS的公鐵聯運物流安全監控系統,根據該系統采集的數據以及歷史數據,建立預警數據庫,對數據信息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作出識別、診斷和決策。

3結束語

篇3

1.1中型貨車仿真模擬碰撞

計算護欄在中型貨車碰撞過程中的動態變形情況,計算結果顯示最大動態變形量為1.43m,對比同等碰撞條件下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中型貨車的最大動態變形量為0.81m,高出分離式護欄很多的主要原因是受到立柱間距的影響。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的立柱間距為2m,而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的立柱間距為4m,在相同碰撞條件下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將更多的碰撞力傳遞至護欄基礎,而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的護欄板承受了更多的碰撞力,通過自身變形吸收了更多的能量并將碰撞能量傳遞給更遠端的護欄來將碰撞車輛導向。根據以往的車輛-護欄實車碰撞試驗和計算機仿真模擬碰撞分析經驗,中型貨車與護欄碰撞過程中較容易出現的不合格現象是車輛騎跨護欄或是導向后側翻,雖然車輛未沖出護欄但騎跨和側翻也是不允許的。這些碰撞結果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相對于混凝土護欄為代表的剛性護欄和纜索護欄所代表的柔性護欄來說,由橫梁和立柱組成的梁柱式護欄即半剛性護欄最易發生此種碰撞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護欄橫梁與立柱強度的不匹配。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與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相比在疊加處提高了橫梁的整體強度,雖然立柱間距增大了但橫梁將碰撞能量傳遞至距離碰撞點更遠的橫梁和立柱上,在碰撞過程中使更多的構件參與分解和吸收碰撞能量,因此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依然可以保持對中型貨車的有效防護。

1.2中型客車仿真模擬碰撞

依據JTGB05-01-2013《公路護欄安全性能評價標準》及JTGD81-2006中A級防撞等級的要求和試驗條件,對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進行中型客車的計算機仿真模擬碰撞試驗,試驗條件為車輛重量10t、碰撞速度60km/h、碰撞角度20°。計算護欄在中型客車碰撞過程中的動態變形情況,計算結果顯示最大動態變形量為1.85m,對比同等碰撞條件下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中型客車的最大動態變形量為1.43m。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同樣因為立柱間距較大而導致動態變形量較高。相對于中型貨車,中型客車與護欄碰撞時較易發生的碰撞失敗后果是車輛騎跨護欄,梁柱式護欄發生此種現象的原因一般是橫梁強度不夠或橫梁有效高度不足造成的,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的橫梁中心高度為70cm、橫梁上緣距離地面85cm,其有效高度對于中型客車來說是足夠的。對比試驗結果可以發現中型客車與護欄碰撞的最大動態變形量比中型貨車的數值大,這也是護欄-車輛碰撞中較為常見的現象。

1.3小型客車仿真模擬碰撞

依據JTGB05-01-2013《公路護欄安全性能評價標準》及JTGD81-2006中A級防撞等級的要求和試驗條件,對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進行小型客車的計算機仿真模擬碰撞試驗,試驗條件為車輛重量1.5t、碰撞速度100km/h、碰撞角度20°。在護欄碰撞試驗中,小型客車與護欄碰撞的主要考核指標是對護欄緩沖功能的計算分析。護欄緩沖功能主要體現在車體加速度指標情況。x,y,z三方向加速度絕對值的最大值分別為9.12g、4.81g、11.43g均未超過20g,其結果是符合標準規定的。而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的實車碰撞結果顯示其小型客車碰撞中的三方向加速度分別為9.92g,11.70g,9.40g,2者沒有明顯的差異。

2用鋼量對比

列出的分別是疊加式和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的用鋼量,其中疊加式雙層雙波護欄總用鋼量為129.0kg,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的用鋼量為160.8kg,相比之下疊加式護欄用鋼量要節省19.8%。在改擴建項目的護欄再利用升級改造項目中原有護欄的護欄板和立柱是可以再利用的,則疊加式和分離式雙層雙波護欄的新增用鋼量分別為57.5kg和86.3kg,相比之下疊加式護欄新增用鋼量要節省33.4%,節省的主要構件是1個新增的Φ114×4.5×2250護欄立柱和1個196×178×200×3的防阻塊。

3結論

篇4

本文針對不同的變電站構件類型,研究其標準化方法,從而可選取標準化構件進行組合和建模。特別是在多排架結構建模時,如果沒有標準構件庫,模型的建立將需要繁瑣的手工設置,變得非常復雜,影響模型的質量。標準化的構件能夠幫助設計師迅速建立起復雜模型,同時也能保證模型的質量,提高設計效率。因此,提供一套標準的構件模型庫就變得十分必要。

2變電站塔架的標準化

本文研究的建模系統向用戶提供了110kV、220kV、500kV、750kV四種變電站類型下常見梁、柱形式的建模。它主要包含圓鋼梁、三角形格構梁(三種形式)、四邊形格構梁(兩種形式)、圓鋼柱、人字柱和格構柱等。

2.1圓鋼梁和圓鋼柱

圓鋼梁和圓鋼柱是110kV變電站類型中常見結構。圓鋼梁的主要描述參數為橫向段桿數、每段桿長度;圓鋼柱的描述參數包括柱高度、地線柱高度。另外,圓鋼梁在實際工程中會設置掛線點,電線從掛線點處穿過;圓鋼柱上的地線掛點處會有地線掛載,默認為地線柱的最高點。要特別注明的是,一般提到的桿,其描述參數有起始位置、結束位置、截面類型、材料類型等。

2.2人字柱(A柱)

人字柱常用在220kV和500kV變電站中,采用三角支撐使結構更加穩定,在柱頂處設置連接支架,用于支撐梁。描述人字柱的特性,從下往上講:第一是根開尺寸,就是底部叉開的Y向寬度;第二是是否有端撐,即是否存在第三條支撐柱,如有則需要指定端撐的X向根開寬度;第三是頂部寬度,人字柱的頂部一般會設立面積不大的操作平臺,一般為兩邊支撐柱截面面積之和的二分之一;第四是柱分段數,在段與段間設置橫撐,橫撐的長度由以上參數可以計算;第五是地線柱設置,同圓鋼柱;第六是避雷針設置,一般提供用戶選擇,不為必須,避雷針也可配置分段數和長度,并可設置每段截面屬性,一般截面設置形式為從下往上越來越細。

2.3三角形格構梁

三角形格構梁擁有三種形式,其特征描述主要包含以下部分:第一是偏心尺寸,即梁與柱之間的間隙距離;第二是橫向分段數,每一段的長度屬性;第三是段與段之間的屬性,包含是否有立桿,立桿中是否有腹桿,段結尾處是否為掛線點;第四為梁的底部寬度和垂直高度,如有起拱則最高起拱處拱起高度。為三角形I型格構梁模型示意。該類型梁的特點如下:首個橫向段頂部不存在主桿,每一段的斜撐起點與上一段斜撐終點相連;模型的斜撐呈之字型前后相連。因此,該模型建模時必須保證模型的總跨數為偶數。為三角形II型格構梁模型示意。該類型該類型梁的特點為在其2~3段處有一個折點,梁的起始寬度小于梁最大寬度。梁底部的斜撐形式為交叉形,而側面的形式則呈以中心段為軸左右對稱型。并且,此種類型每一段都存在立桿。因此,該類型在標準化時需額外提供折點,而不需要選擇立桿選項。

2.4格構柱

格構柱常用在500kV以上級別的變電站中,其特點是具有高度優勢,當承載高壓電線時可大大降低對地面設施的影響。展示了工程中使用的格構柱。格構柱模型是由多個豎向的段疊加而成,段與段之間由橫向的隔層隔開,每一段有四個面,每一面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對該結構標準化定義,重點在于定義每一段。具體來說,可將每一段分為前后左右四個面,前后面相同,左右面相同;每一面擁有底部寬度、頂部寬度和高度三個幾何屬性;每一面的支撐桿件的形式一般為以下五種形式之一:“/”、“×”、“>”、“”、“”。段與段間的隔層一般為交叉型結構,故此處僅需要提供截面定義接口即可。

2.5四邊形格構梁

四邊形格構梁包含兩種形式,其橫截面均為四邊形。四邊形I型格構梁與人字柱結合使用,在500kV變電站中較為常見。而四邊形II型格構梁則與格構柱結合使用,在750kV中較為常用。展示了750kV變電站中,格構柱和格構梁結合使用的情況。四邊形I型格構梁模型圖,其底面為交叉型斜撐組成,側面和頂面為“之”字相連形式斜撐。與三角形格構梁相同,描述其特征也需要描述橫向段數、每段長度、結構整體寬度和長度等。每一段之間的腹桿也需要進行定義,如腹桿類型和截面等。該格構梁的首段也沒有立桿,故分段數需要為偶數形式。四邊形II型格構梁模型圖,與I型不同。它在兩側存在額外的支撐,可以與格構柱連接。因此,該模型在定義時還需要提供該支撐部分的參數定義。以上詳細介紹了每一種構件的標準定義方法和描述參數,通過這些參數的研究和定義,為構件的計算機模型化創造了前提條件。

3變電站塔架的建模方法

針對上述構件的計算機模型設計,提出構件的計算機建模方法。在構件的計算機表示設計中,Component為構件頂級父類,為每一個構件提供了Name屬性。另外,構件的建模需要提供一個初始原點,即Zero-Point,根據構件的參數和該ZeroPoint,調用Genera-lElements生成構件。Pole類為柱構件的公共父類,提供了兩個公共方法:GetHeight為得到構件的總高度,即柱本身、地線柱、避雷針的高度之和;GetBottomPoints為得到構件地面支撐點。Pole類有三個子類,即圓鋼柱、LinePole、人字柱APole和格構柱GridPole。LinePole可以設置其柱身高度PoleHeight和地線柱GroundColumn;APole可以設置其底部寬度BottomWidth、頂部寬度Top-Width、地線柱GroundColumn、避雷針LightRod、垂直段VerticalParts等;GridPole可設置的主要為垂直段VerticalParts和最上部段的頂部寬度TopWidth。除此之外,GridPole提供了一個自動計算段寬度的方法AutoCaculateParts。Beam為梁構件的公共父類,提供了兩個公共方法:GetLength為得到構件的橫向全長;Eccentricity-Length為偏心距離,即梁與柱結合建模時,梁連接點到柱連接點距離,一般在這里安裝連接件。Beam有三個子類,即圓鋼梁LineBeam、三角形格構梁Rect-angleBeam和四邊形格構梁QuadrangleBeam,分別表示三種常見梁構件。其中,LineBeam的設置只包含線形橫向段LineParts;RectangleBeam包含有寬度Width、高度Height、橫向段HorizontalParts、撓度De-flection、梁類型BeamType等的設置。Deflection是指梁最高處的拱起高度;QuadrangleBeam中除了這些屬性之外,還包含與格構柱連接處的屬性設置StandBarWidth和StandBarHeight。除了主要的Pole和Beam構件之外,還有其包含的子構件。LightRod即避雷針構件,其提供了分段數Parts設置,以及每段的截面類型SectionName和長度Lengtj;GroundColumn為地線柱構件,其提供了高度Height和截面的設置SectionName;Horizon-Part為水平向的段構件,VerticalPart為垂直向的段構件,一般包含段的長度Length和一些特點屬性。上述基礎對象模型構成了變電站塔架的基本構件庫,為模型的計算機實時建模和分析提供了支持。

4結論

篇5

1.1引水系統

由于水輪機是一個動態元件,在工作時,其內部結構的變化和運動相對于穩定時要復雜很多,所以在進行水力瞬變的計算中,工作人員通常采用水輪機在穩定情況下工作時的綜合特性曲線去確定水輪機流和水輪機力矩特性,但是在水輪機穩定狀態下的綜合特性曲線不包括尾水管和蝸殼不稱定工況時水流慣性對水輪機特性曲線的影響。在計算水輪機綜合特性曲線時如果引水管道很長,其影響對于整體的綜合特性曲線影響不大,所以可以忽略。反之,則要進行一些運算確定其特性曲線而不可忽略。在計算機對水輪機調節系統進行仿真建模時,由于實際的水力發電站中線路復雜,所以在建立模型是必須要對整個水力發電系統中的所有管道通路進行編號,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復而出現的誤差,也可以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在對于系統管道進行編號后,由于整體管道過多,同時建立其仿真模型非常麻煩,工作人員通常需要把管道分成若干個網格,網格的邊界點作為計算節點,然后在網格內部進行仿真,然后進行最后統一的計算,建立合理的引水系統。

1.2電液隨動系統

現代水輪機調速是由電子調節控制器和電液隨動系統兩部分構成。對于前一部分我國研究的比較深入,技術比較成熟。但對于電液隨動系統基本保持原有體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一部分優化微調。微調主要分為模擬電調和微處理器電調兩種方法。但是這兩種方法都是采用電液隨動系統。電液隨動系統作為水輪機調速的執行部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在水輪機調速系統中工作油液量大,流動路徑較長,并且與大氣和壓縮空氣直接接觸,使得工作油液內的金屬微粒、油泥、纖維等機械雜質較多,并且由于酸堿、水分所引起的油質劣化十分嚴重,又由于電液隨動系統可靠性差,綜合所有因素,電液隨動系統油孔容易被堵塞,多次工作后斷線,強度低等缺點。但是通過電子計算機仿真系統對此進行仿真,可以滿足不同情況下的水輪機調節系統,使效果達到最優值。

2.水輪機調節系統仿真算法

2.1引水系統仿真算法

在仿真編程時,引水系統特征線方程與水輪機聯立作為一個部分,引水系統采用特征線法求解;水輪機的流盆和力矩可由模型特性曲線上查得。調速器和發電機等部分的徽分方程作為另一部分,并分為存在大擾動和小擾動兩種情況考慮。由于存在大擾動時,水輪機參數變化很大,超出其線性范圍,因此小擾動模型不適用。為此調速器和發電機采用差分方程的方式建模,采用特征線原理求解。將上述兩部分交替求梁晨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哈爾濱150040解,即為水輪調節系統動態仿真結果。

2.2電液隨動系統的傳遞函數

將電液隨動系統中的步進電機,主接力器作為積分環節,液壓缸、主配壓閥作為一階慣性環節。同時記錄導葉控制信號的限幅,步進電機輸出限幅,步進電機輸入信號死區以及液壓缸、主配壓閥死區等5個主要非線性。并且利用連續系統離散化非線性系統數字仿真,即可得電液隨動系統傳遞函數。

3.仿真系統具備功能

3.1水輪機特性的計算

在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時,如果沒有水輪機流量特性和力矩特性的全特性,就只能在模型綜合特性與逸速特性的基礎上延長使用,所以在求解非線性方程組時,必須知道水輪機流量特性和力矩特性的全特性。同時將水輪機的特性參數用數組的方式在計算機中儲存,需要儲存的參數有:導葉開度,機組單位轉速,機組單位流量和機組力矩。但是由于實際值與計算機所儲存的理想數值存在誤差,所以在實際計算出的數值與計算機儲存的數值不相等,可以通過拉格朗日公式或者四點插值方法計算求得與單位流量個單位力矩所對應的計算值。

3.2仿真系統步長計算

由于理想情況下和現實情況存在誤差,從而導致計算結果不準確,為了減小誤差,使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更加符合,仿真計算時的步長必須取得足夠小,分割的足夠精密。步長的確定原則是:仿真系統計算步長的時間必須小于計算機微調調速器的采樣時間,這樣才能最小的減小誤差,同時步長的計算必須在上述條件下同時也滿足水擊計算的特征方程曲線。當步長計算不能滿足水擊計算特征方程曲線時,應該在仿真系統中適當的調整波速使得步長滿足其條件。

4.水輪調節系統仿真硬件設計

篇6

對于教學安全主要是針對實踐操作部分,機床作為機械結構,一旦出現事故,輕則機器損壞,重則出現傷亡事件,這樣的事件已經給了我們血的教訓。例如,某高校機械專業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由于操作失誤,直接導致手臂被機械結構嚴重損傷,最終不得不截肢。如何避免機械事故發生是學生在實踐操作部分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因此很多學校非常強調安全問題。傳統教學中,由于學生在上機床實際操作之前并沒有對機床的運動情況有很清楚的了解,很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很多院校在進行數控實訓操作的時候,多是恐懼危險的發生而走走形式,真正實際進行操作,并能夠加工出零件的比較少,除非是學校為了讓學生參加比賽而培訓數量比較少的學生,難以達到教學計劃中關于實踐教學部分的實際要求。而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數控教學,可以在實際操作之前充分了解數控機床面板的操作和數控機床的運動運行規律,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真正的數控機床操作的演習,為實習實訓部分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即使在仿真中出現操作錯誤或者操作失誤,既不會導致機床的損壞,更不會導致人員的傷亡。

二、教學效果和效率

數控程序編寫是數控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如何正確地編寫數控程序也是數控類課程的重要任務。在傳統課堂上,教師主要利用PPT課間插入動畫、圖片、文字等內容進行講解,雖然利用了一些多媒體資源,但是并沒有充分發揮多媒體最大的功用。在講解過程中往往比較枯燥乏味,難以更加形象具體地表述數控代碼控制刀具、機床主軸的運動情況。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循環指令只是通過這樣的講解方式往往很難準確地表達。雖然目前有些教師可以采用一些三維軟件、動畫軟件制作一些比較詳細的動畫,但是這種動畫往往就是固定設置好的動作,缺乏參數的變化,不能通過修改參數來觀察刀具運動的變化。目前大多數計算機數控仿真數控系統都是模擬實際的數控機床操作,幾乎完全和實際的數控機床操作相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編寫實際的數控程序,再輸入到數控仿真系統中進行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改變數控程序中的參數,來講解數控指令中參數控制刀具的運動規律,也可以改變數控程序中的程序指令,來講解不同指令刀具的運行軌跡;這樣就可以更加清楚形象地講解數控編程中的各種程序指令和指令中各個參數的含義。在斯沃數控仿真系統模擬加工零件過程中,在操作界面的左側顯示編寫的數控程序,仿真操作過程中根據刀具的運行軌跡,自動跳轉相應的程序段,幫助學生理解程序中控制對象的運行情況,并且利用不同的顏色來展示不同刀具的運動軌跡,在直觀地展示運動軌跡的同時也可以隨時更改數控程序或程序中的參數來獲取不同的軌跡。

三、數控工藝部分體現

篇7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一些并不是會計專業人員在進行集中培訓之后,對于一些常用的會計操作了解后,也是可以進行簡單的會計操作的,非專業會計人員從事會計行業,在當今社會此種現象非常普遍,此種現象造成社會對專業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此種現象的出現也就相應的需要培訓學校的教學和實踐要和社會的需求相吻合。社會需求的增高,為了應對此需求,需要培訓學校建立起仿真實訓實驗室。讓學生在仿真實驗過程中,把在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能夠實踐到,把各個環節都了如指掌,爭取實現即使不在社會中實習也能達到全面實踐的效果。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的建設會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建設,分別介紹如下:

1.實驗室人員建設。

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員建設。通常情況下,一個實驗室里是要有兩到三人的,分別負責日常的工作,分工明確,這些人員并不需要非得是會計專業的,與之相關的計算機專業也是可以的。在此過程中,還要給學生配備實驗指導教師,為了能夠達到理想效果,實驗指導教師也必須要定期進行進修。

2.軟件方面。

就軟件方面來講,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內所具備軟件是較全的,要有用友軟件、金蝶軟件、office系統、windows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會計綜合模擬實驗室系統、會計電算化考試、遠程教育軟件等等。在仿真教育環境下,實驗指導教師需要結合各個崗位實際工作所需,根據學生對于書本知識掌握程度,指引學生去學習新的實際性操作。這樣學生能夠體會到不同崗位工作流程,通過不同崗位的實訓,能夠熟練的掌握所學知識。崗位所涉及到的資料,指導教書需要到企業去收集相關數據,不單單需要有會計用品印章、原始憑證,在收集資料過程中需要用心去選取,選擇較強代表性資料,將重復性的去掉。所收集到資料最好是包含原始憑證。就比如說,使用假發票,能夠增強學生審查假錯賬的能力。

3.硬件方面。

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建構基礎為硬件建設。此方面要求計算機配置能夠符合實踐教學要求所需,但是對于建構類別以及建構場地也是有著相對嚴格的要求。就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地理位置來講,需要選擇地址寬敞、明亮的。需要有專用的服務器以及多媒體職能工作站,要具備多媒體投影儀、穩壓電源、教師筆記本、掃描儀、網絡設備、遠程教育設備、除塵設備、防靜電接地設備、局域網、校園網等等輔助設施。電算化系統需要有升級以及擴展備用容量空間,電壓設定在180到240伏之間。需要安裝UPS電源。需要合理性的安排機房內電力負荷。但是需要將UPS電源和主機分開放置。會計電算化仿真實驗室工作環境要和真實環境相同,需要設置工商局、稅務局等相關機構窗口,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能夠按崗位分工,這樣能夠掌握每一個工作環節,能夠真實性的掌握不同崗位工作性質。學生在后期進入企業之后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各個的崗位中。

4.制度方面。

仿真實訓實驗室建設過程管理過程中需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此項標準也是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基礎點。會計電算化仿真實訓實驗室制度建設要將理工科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作為參考基礎,針對不同對象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最終創建一個整潔干凈有序的仿真實驗室。

二、結語

篇8

1.1教學模式落后

一些多媒體的技術開始被應用到電算化教學中,但在教學模式上依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僅僅是由將過去的板書或者是書本轉化成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從本質上還是填鴨式教學,沒有進行互動式教學,老師在課堂上完全是個人在講述知識,而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于時間性較強的會計電算化顯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1.2教學目標不明確

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是目前教學方面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主要表現一方面是完全遵循考證為原則進行教學,而且這種教學目標還具有典型性,很多院校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這種教學目標;另一方面,以完成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為核心,并不聯系當前社會的需要,忽略了科技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

1.3理論不能夠緊密聯系實踐

會計電算化教學最為關鍵的要素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充分熟悉財務理論的基礎上擁有一定的操作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很快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但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偏重的是理論上的教學,考核的內容也基本上是理論知識,導致了很多學生雖然考試分數高,但是實踐操作能力差。

1.4老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當前,很多院校老師其理論知識認識程度較深,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很多老師同樣也缺乏具體的實踐操作能力。也就是說,院校中那種雙師型老師數量并不多。這無疑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另外,老師在考核和評價學生方面也不注重實踐能力的考察,采用的教學軟件也相對單一,這些都會嚴重制約教學效果的提升。

2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2.1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實踐層次

首先,增加財務鏈賬務核算月份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掌握跨月或者跨年的財務核算能力。然后,要豐富相關財務軟件的教學內容,特別要結合供應鏈來進行財務教學,實現學生能夠充分掌握供應鏈和財務鏈的有效結合,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知識應用到實踐。最后,在軟件管理教學時,還需要增加分析預測決策等方面的教學,要知道會計電算化不僅有助于進行基層管理,而且也有助于高層決策的管理。

2.2科學選擇軟件并及時進行升級

由于當前社會上存在的軟件種類很多,除了考證的專用軟件用友之外,還有金蝶等應用都非常廣泛,這些不同的財務軟件在功能和操作等方面既有一定的雷同,也有一定的差異。因此,老師除了使用考證用的軟件進行教學之外,還需要引入其他同行的軟件進行分析對比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不同軟件之間的差異,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財務知識,作為院校必須要對兩套以上的財務軟件進行對比教學,要保障軟件的及時升級和更新,要與社會企業的應用保持同步。

2.3分階段教學提升實踐的仿真屬性

會計電算化課時要科學合理增加,特別是要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量,并從軟件操作和仿真模擬兩個階段進行實踐教學。在軟件操作階段,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該軟件所包含的財務管理思想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而在仿真實踐環節,就需要運用實踐材料進行電算化的核算,模擬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電算化核算工作,并創設相應的財務管理環境,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相應的角色,從而結合具體的工程事項進行財務核算,并讓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崗位職責和相關技能要求。通過這種類似真實的現場財務管理環境來進行仿真實踐,就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2.4構建電算化實踐基地,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目前很多院校在會計電算化實踐應用能力方面和企業相比還是存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讓院校的教學效果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那么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構建會計電算化的實踐基地,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實現企業級應用的教學。對于學校來說,可以提供相應的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及仿真教學材料。而對于企業來說則能夠通過大量的實踐應用人員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掌握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主要工作模式,或者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崗位,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除教學和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

2.5促進老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針對老師在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院校應該從下面兩點來進行解決:①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工作,選擇一些專業的老師參加相關財務軟件的培訓,或者和財務軟件企業進行合作,派老師到這些財務軟件企業進行進修,并讓老師參與企業的財務軟件實施或者ERP實施工作,提升老師的實踐應用能力;②通過利用寒暑假期間,引導老師到企業內部進行頂崗工作,通過具體的工作環境來提升老師的綜合素質,從而為仿真實踐教學提升必要的實踐基礎能力。

2.6完善會計電算化仿真模擬實踐資料庫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中文字幕另类精品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欧美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