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與臨床》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中藥與臨床》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中藥與臨床》雜志創刊于2010年,是一本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51-1723/R,國際標準刊號為1674-926X。
《中藥與臨床》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研究論著_品種品質、研究論著_炮制制劑、研究論著_藥理毒理、研究論著_臨床中藥、研究論著_本草文獻,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醫學政策分析、醫學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醫學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表明該雜志在醫學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中藥與臨床》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翻譯作品應分別注明著者(及國籍)和譯者。
Ⅱ、如論文為國家、省、部級科研資助項目,應注明資助項目編號。
Ⅲ、本刊鼓勵一稿專投。一稿多投的文章將不予錄用。
Ⅳ、稿件的注釋是作者對標題和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須放置在當頁地腳注釋序號與文中標注序號相一致(文中標注序號用上標),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加圓圈標注:②……
Ⅴ、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400-500字為宜。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彭成 | 81 | 附子;藥物組合物;化學成分;川芎;中藥 |
蔣淼 | 64 | 藥物;主治;中藥學;氣味;中藥 |
傅超美 | 58 | 附子;指紋圖譜;香附;揮發油;甘草 |
陳思敏 | 46 | 藥物;主治;穿心蓮內酯;銅綠假單胞菌;氣味 |
李小芳 | 39 | 星點設計-效應面法;納米混懸劑;總黃酮;溶出... |
劉友平 | 36 | 陳皮;川芎;中藥;揮發油;花椒 |
裴瑾 | 35 | 紅花;川牛膝;中藥;橘核;芍藥苷 |
李敏 | 33 | 半夏;麥冬;指紋圖譜;HPLC;川芎 |
高天 | 32 | 中藥;藥品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分析;蒼耳子;合... |
胡慧玲 | 30 | 川木香;去氫木香內酯;煨制;厚樸;木香烴內酯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1202 | 中藥;藥理;中醫;色譜;藥材 |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 | 135 | 中藥;中醫;藥品;用藥;注射液 |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 45 | 正交;正交試驗;色譜;相色譜;正...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41 | 藥物;主治;中藥;本草;氣味 |
成都大學 | 33 | 中藥;色譜;藥理;指紋;指紋圖 |
四川大學 | 21 | 中藥;兒童;正交;正交試驗;激素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5 | 用藥;芍藥;芍藥內酯苷;芍藥苷;...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13 | 中藥;中藥學;細辛;藥學;神農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13 | 正交;正交試驗;赤芍;銀翹;銀翹... |
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 | 12 | 色譜;色譜法;相色譜;氣相;氣相...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7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34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 |
3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29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 |
28 | 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 |
26 | 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 |
25 |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
24 | 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研基金 |
21 | 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8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0BAE00406) |
8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2CB723502) |
5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2ZA042) |
5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度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201007011) |
4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10ZA095)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I27B07)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9BAI84B00) |
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7CB512606) |
4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2M511916) |
4 | 質檢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2007GYB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