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5 17:09:3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閱讀理解指導方法,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對策
閱讀理解占據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大比例,因此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是提升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但當前大多數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許多初中英語閱讀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仍存在諸多弊端,從而難以使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從以下幾方面對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有效的改善對策。
一、以提升學生詞匯量的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英語詞匯量掌握的多少與掌握的程度,會對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學習效率造成直接影響。學生只有對英語詞匯的掌握進行不斷的積累,以及反復的練習使用,才能夠將英語詞匯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才可使其成為自己的知識。因此,教師應以提升學生詞匯量的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應用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詞匯的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The History of the lnternet”這一閱讀理解教學內容時,教師應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生詞以及難以理解的詞匯,如history、 lnternet、communications等,讓學生通過結合上下文理解、查閱詞典或是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學習,來逐漸增強學生積累詞匯的意識,不斷增加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在學生對生詞以及難理解的詞匯進行充分了解后,教師再展開閱讀理解教學,對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一一點播后,學生便可很快理解,從而使得教師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事半功倍。通過此方法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還可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可使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以提升。
二、以整體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在以往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會將閱讀文章進行分段后再進行教學,此種分段式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對閱讀文章整體性的掌握受到極大影響,還會影響學生對閱讀文章主題或中心思想的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對閱讀課文進行充分的課前預習,引導學生對閱讀課文中的難點和疑問進行探索,從而使學生對閱讀課文的整體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理解,利于教師閱讀理解課堂教學的展開。
例如,在教“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這一英語閱讀資料時,教師應提前布置學生回去對這篇閱讀材料進行預習:找出閱讀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疑問,通過查閱詞典、上網搜索或是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流等方式,來對閱讀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充分了解,最后總結出閱讀材料的主題思想。在課堂上,教師應首先提問學生對閱讀材整體思想的理解,在考查學生對閱讀材料整體思想的掌握程度后,再詢問學生對閱讀材料還有哪里不理解或還有什么疑問,之后再對學生的疑問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向學生梳理閱讀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中心思想等,使學生充分閱讀材料的主體思想,從而實現教師的整體化教學。
三、以傳授正確閱讀方法的方式來進行英語閱讀理解教學
在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除去詞匯教學難關以外,學生在閱讀理解學習中也常遇到各種問題,從而導致閱讀速度較慢、文章主旨理解錯誤、讀不懂文章等。針對該現象,教師應從問題的根源著手,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理解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來進行閱讀理解學習。首先,教師應在范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語法知識來分析句意,并明確所使用詞語的詞性;其次,應指導學生從已知內容中推導出延伸內容,根據已知內容進行邏輯推行,反復分析兩者之間關系,思考其是轉折、并列、順承,還是遞進關系;最后,應根據文章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識和經驗來進行辨析,以幫助學生迅速理解文章,把握中心內容。
例如,某次中考閱讀理解訓練題中有一段:“A boy sat on the steps of a building with a hat by his feet. He held up a sign which said,“I am blind,please help. There were only a few coins in the hat.”教師應抓住段落中“help up”這一短語進行閱讀理解教學,首先提問學生這一短語的含義、詞性以及其在句子中的成分,并請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在此句中“He held up a sign”是一個獨立的句子,其中“He”是主語,“a sign”是賓語,那么“held up”就是謂語。之后教師再順勢提問:那么該句話的前一句與后一句又分別是什么意思呢?通過分析,學生很快能回答出前后兩句話的意思:前一句是一個男孩坐在一棟建筑的臺階上,而他的帽子在他自己的腳上。后一句是只有幾個硬幣在帽子里。之后,教師應表揚學生翻譯得好,并提問學生:“He held up a sign”與前后句又是什么關系呢?讓學生結合前后句進行理解,從而使學生歸納出整段的段落大意,達到閱讀理解教學的目的。
通過以上闡述,可得知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首先應從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上著手進行改善。教師應根據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來設計出更多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教學方案,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向紅.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閱讀指導體系建設初探[J].吉林教育. 2009(08)
[2] 袁曉春.如何把握初中英語閱讀的三個步驟[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 2014(28)
[3] 李慶梅.淺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新課程(上). 2014(11)
【關鍵詞】存在問題 有效性 講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106-01
“得閱讀者得天下”,精辟地概括了閱讀理解在英語高考中的重要性。因此,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而閱讀理解的講評是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經常出現教師無視學生的需求全文翻譯、就題論題等耗時低效甚至無效的情況,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根據本人參與的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發展基金課題《提升農村中學高中教學質量水平研究》(課題編號:FZJJ20130301560)的教學實驗,我在英語閱讀理解講評時重視講評時效性、講評方式多樣性、講評內容針對性等。
一、閱讀理解講評中存在的問題
在閱讀理解講評時存在的“出力不討好”的情況,主要有:
1.觀念陳舊,方法呆板。有的教師認為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了,就能做好題目,閱讀能力就能提高。所以,他們把講評重點放在文章的全文翻譯上,而后簡單核對答案。
2.平均用力,缺乏重點。有的教師缺乏對學生閱讀理解答題情況的分析,逐題講解,沒有側重點,針對性不強,導致學生會做的還講,而不會的卻得不到認真的分析。
3.單講獨評,不注意聯系。有的教師在講評時“就題論題,只為講評而講評,不注重幫助學生歸納解題方法和提升閱讀能力。
4.獨霸課堂,學生缺乏參與。有的教師講評閱讀理解時“滿堂灌”,唱獨角戲,缺乏啟發性,學生被動接受,缺乏思考過程,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不能達到講評的真正作用。
二、提高閱讀理解講評有效性的策略
眾所周知,講評課主要解決試題中反映出來的技能問題,具有針對性,而且建立在學生親身體驗的基礎之上。因此,一節有效的英語閱讀理解的講評,需要教師精心準備,以學生為主體,抓住典型,擇其要點,精講精析,同時啟發學生思考,對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講評反饋要注重時效性
大部分學生考試結束后,都急于知道答案和成績,而且對閱讀文章及自己的解題思路印象比較深刻。同時,心理學的有關實驗研究表明:及時的反饋和不及時的反饋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不及時的反饋可能會使學生對所做過的閱讀理解內容產生模糊的認識,甚至產生知識的負遷移,學生也就不能及時地根據教師講評時輸出的信息迅速地調整自身的認識結構。因此,及時講評是上好閱讀理解講評課的基礎。我們要注意時效性,盡快批閱完試卷,做好講評“功課”,最好能在考后第二天就“趁熱打鐵”,進行講評反饋。
(二)講評活動要體現學生主體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做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 而閱讀理解的講評,學生始終是認識的主體,對文本的理解主要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感知。因此,教師在講評時不要滿堂灌,而要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搭建交流的舞臺,多給學生表述觀點和思維過程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教師可以先提供答案,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二次閱讀和小組討論,最后由每組派代表提出問題,教師再集中講解、點撥和指導閱讀技能,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課堂的熱情,提高講評的有效性。
(三)講評方式要多樣性
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式相結合,既有教師的啟發性點評,又有學生主體性的參與,生生合作、小組討論,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講評的有效性。
如:在講評閱讀理解時,讓學生先核對答案,自我發現和自我探究問題的設置、問題的陷阱和解題思路,了解自己錯誤的原因,從中感悟閱讀和解題策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探討含有infer, imply, draw a conclusion, indicate 等隱含類問題及深層次問題。如學生對北京一題高考題“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的選項A (Giving is always a pleasure)和選項C( An act of kindness can bring people great joy.)有爭論??勺寣W生分組討論探究,分別說出自己的依據,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I bent and gave her a hug. she held onto me tightly. you gave an old woman a little moment of joy.并加深理解,學生終于明白選項A正確無誤,概括了文意,但選項C更好地反映了主題。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符合《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對于不同的篇目類型,也要有不同的講評方式,有的可一帶而過,點到為止,有的要仔細剖析,有的重在文章結構,有的重在文章詞句歸納,有的重在文學欣賞。
(四)講評內容要有針對性
閱讀理解題量大,信息量多,如果面面俱到,逐題講評,既浪費時間又會讓學生聽得頭昏腦漲,效果不好。因此講評時要有針對性,確保有效性:
1.分析錯因及對策。針對學生典型的錯誤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先讓學生說出當時的思路,再讓其它學生糾正并說明原因,最后指導學生再思考、討論等,加以理解,確定答案。
2.重點剖析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閱讀技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評閱讀理解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解題指導,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因此,在講評閱讀理解時,要把文本材料作為一種載體,重點指導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與掌握使用要領。
當然,閱讀理解講評時也要重視文化滲透,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以適當的形式滲透和強調某些重點語言知識,講解句子結構,掃除閱讀障礙; 要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德育素材,滲透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等。
總之,教師在講評閱讀理解時,要優化講評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講評要有針對性,突出解題思路和方法指導,提升學生解題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閱讀理解講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葉毅斌.如何評講英語閱讀理解題[J].考試周刊,2010年第30期
【關鍵詞】提升 閱讀理解才能 策略
閱讀理解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提高初中生閱讀理解的速度,增長學生閱讀理解的激情,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動力,教會學生掌握各種學習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高效閱讀,激發學習興趣,挖掘學習潛能,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經常訓練,持續進行
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并非瞬間完成的,教師要經過持久的努力,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教師要制定科學高效的訓練計劃,重視一步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周密的計劃,逐步擴展學生的閱讀面,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質態。
二、科學安排教學計劃,分層次逐步引導學生重視閱讀
1.教師引導學生快速閱讀來理解文章的大概的意思,擴展閱讀面,形成好的閱讀的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概述的能力。
2.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文章的精讀,引導學生在精讀中積累知識,提高能力。
3.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揮課本的作用,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學習閱讀,教師首先要發揮和利用好課本的重要作用。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文學習的時候,可以將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組織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按照一定的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改變不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好的閱讀習慣。因為一些閱讀能力差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要著力改變學生不好的閱讀習慣。
1.改變回讀的習慣
回讀是指閱讀時經?;仡^來讀已經閱讀過的內容,這樣會影響初中生的閱讀速度。教師要幫助學生去除這個不好的習慣,可以在學生閱讀的時候要求學生用一張紙來蓋住已經閱讀的內容,讓學生不能回讀。
2.依靠詞典閱讀的習慣
生詞或者一詞多義容易成為學生閱讀的障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查字典的方法解決,但是,不能過分多地查詞典,這樣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打破學生的閱讀思路,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出聲的習慣
閱讀的時候不能出聲,這樣會浪費時間,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默讀的學習方法,通過視覺直接感受文章,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4.逐字閱讀的習慣
一些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用手指著,一個詞語一個詞語的讀,這樣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5.翻譯的習慣
有的學生閱讀的時候喜歡一句話一句話地翻譯,這樣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
四、掌握好的閱讀技能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是關鍵,成功的學習依賴好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掌握好的閱讀技能。
1.教會學生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指的是從文字中快速吸收有用信息的辦法,讓學生不發出聲音、不辯認閱讀燈,快速地掌握文章的語言面貌。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獲得信息,指導學生根據需要閱讀。
2.學會找尋主旨句子
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主旨的句子,一般文章主旨的句子出現在段首、段尾或者段中,大部分在段首。
3.學會猜測詞語的含義
在閱讀的時候,教師要教會學生猜測詞語的意思,這樣就可以提高閱讀的效果。
(1)運用上下文進行猜測詞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上下文中以生詞為線索猜測詞語到意思,這是最快捷和直接的猜詞的方法。
(2)根據下定義或者解釋猜測詞義。教師可以在文章的生詞后面下一個定義,或者進行解釋,讓我們從定義的表述中猜測詞語的意思。
(3)根據同義詞或反義詞為線索猜測詞義。如:The new tax law supersedes, or replaces, the law that was in effect last year.通過閱讀上下文,我們理解supersede 的同義詞是replace,知道supersede一詞意思,即“取代,接替”。
(4)利用所舉示例猜測詞義。我們可以采取舉例的方法對某個觀點或者概念進行解釋說明,讓讀者理解更加具體。文中的例子就是理解生詞的線索。
五、選擇適宜資料,挖掘閱讀潛能
閱讀材料應該不超出學生語法學習的范圍,加強知識的積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廣泛讀英語故事、科學小品、文史故事、名人傳記、小說等,從簡單到復雜,從淺薄到深刻,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效果。
六、擴展詞匯量,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克服詞語的障礙,應該以一定的詞匯量為基礎,擁有足夠多的詞匯量,再來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因為學生閱讀詞匯量和閱讀理解正確率成正比。熟練掌握詞語,掌握更多的課外的詞語,這些都是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基礎。
七、限制時間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根據閱讀的內容的長度和難度,對照各個年級的教學大綱對學生的閱讀時間進行限制,挖掘學生閱讀的潛力,引導學生珍惜r間,專注于閱讀本身,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英語 新課程 閱讀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6-5962(2013)03(a)-0194-01
1.初中英語新課程閱讀教學的誤區
隨著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許多學校都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改革?!队⒄Z課程標準》在英語閱讀方面,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快速準確地理解文章大意。近些年來,閱讀理解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也較高,同時題材、題型和內容日趨豐富。比如題材上包括新聞報道、廣告、故事等;題型上則有選擇題、填空題等;閱讀理解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涉及到英美國家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習俗和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
1.1教師教學觀念的偏差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推行了多年,但不少教師并沒有真正了解素質教學的含義。他們沒有意識到閱讀教學的意義,忽視了閱讀教學,而只是將閱讀當做是單純的做題目,拿分數。
1.2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問題
不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有的教師過分重視閱讀中語法等的講解而忽視了對整篇閱讀的把握和理解;有的則是重閱讀理解書面的內容,而忽視了材料中所傳達的文化信息,這些都使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
1.3學生的學習心理沒擺正
閱讀理解是一種分值大、不確定性也很大的題型。有的學生對閱讀理解抱有恐懼的想法,一見到文字多的閱讀就頭疼,更別提認真耐心地做題了。長此以往,學生會更加害怕、甚至是厭惡閱讀理解。
2.解決的策略
2.1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正如我們所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真正對英語閱讀感興趣了才有可能將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閱讀之上,所以學校應當將眼光放長遠,一改過去只重視成績和分數的教學評價方式。要想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就應當多下功夫在備課方面。比如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當選取一些有趣味性,且容易被學生理解的淺顯的材料。初中生的英語水平還很有限,詞匯量也不豐富,對英語的學習也更多的是停留在興趣層面上,所以閱讀材料的題材最好能吸引學生,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使之將閱讀作為一種打開未知大門的鑰匙。
2.2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常常發現不少學生不懂怎么去做閱讀理解,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也不強,這除了與學生自身的閱讀理解感悟能力有關,也有閱讀技巧缺失的原因,因此閱讀技巧的培養也應當成為教師教學關注的內容。良好的閱讀技巧往往能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的效率,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在筆者看來,關注閱讀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著力培養學生閱讀技巧、英語理解思維、猜詞技巧以及解題技巧等。首先是閱讀方法,根據不同的文章體裁和內容等,學生應當選擇略讀、細讀等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而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其次是閱讀思維,也就是要求學生在閱讀英文材料的過程中始終以英語的思維來直接地理解文章內容,而不是將其翻成中文再轉化為英文;最后是有效的解題技巧的培養,即根據命題特點來運用不同的解題策略,以增加解題的正確率。
比如,在九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Star signs的“Reading”部分的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我要求學生利用細讀、略讀等方式來理解文章內容,并將其大意概括出來。此外,還建議學生先不看單元的生詞表,而是根據上下文內容和構詞法等對生詞作詞義猜測,再與生詞表進行對照比較;最后我再讓學生完成了“Reading B”“Characteristics”中的練習題。
2.3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包括略讀和精讀在內的多種閱讀方法。略讀就是要求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悉文章的大意,文章里的具體細節則不要求學生一一掌握的一種閱讀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掌握略讀方法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指導學生從文章的標題、副標題等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指導學生閱讀文章的起始段落和結尾一段,起始段落中作者往往會提出自己即將談論到的內容并會對此事物作以簡介,而最后一段常包含著作者的觀點總結和態度。此外,每一段落的起始句子往往也是略讀需要關注的對象,這些句子常是整個段落的統領句,包含著豐富的信息。
【關鍵字】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指導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便利。作為一門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英語在全球化時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英語是一門重要的科目,各個中學都有英語這一門必修課,它是考試的重點內容。良好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英語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近年來,中考英語試卷將測試重點從注重語言形式轉變為注重語言意義,不僅體現在閱讀理解題型在試卷中所占分數比例大,還體現在試卷中單項選擇和完形填空等其它部分,因此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整體試卷得分。鑒于此,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英語閱讀教學,積極著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下面就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指導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鞏固學生語言及語法知識
沒有牢固的語言和語法知識,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只是空中樓閣。在日常語言教學中,對于多義詞需要我們著重講授單詞的本來意思,以及與文中相關比喻意思的之間的英語文化背景,并像學生展示常見單詞詞根,閱讀過程中多鼓勵學生根據已有語言基礎和上下文線索推測詞義。對于語法知識,要放在具體英語文章中,通過閱讀解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領會語法知識的要點。此外,可以針對語言和語法知識,以星期或月為單位定期組織小組英語知識競賽,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鞏固語言及語法知識,并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接下來的英語學習中。
二、建立良好的閱讀教學模式
學生們要想學好英語首先要有積極進取的學習興趣,其中要想學好英語閱讀,英語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良好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例如,情境式的教學模式,或者“總-分-總”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有了學習的興趣,還要有一定的學習方法。另外,自主學習是用英語學習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一個閱讀教學模式的建立需要著眼于培養學生英語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筆者認為,總-分-總的方法很有實踐意義。就是在閱讀英語閱讀之前應該先瀏覽一遍要讀的英語閱讀,隨之看一下閱讀后面的習題。這樣在心里就有了閱讀的大概框架,然后再閱讀第二遍,抓住重點,找出主旨句。第二遍閱讀的同時要在心里面做翻譯,然后根據習題找出答案。最后一遍是很流利的閱讀,不但知道了習題的答案,更能明確中心句,將很難理解的句子分段進行理解,這樣通過反復練習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例如:
Of all the things we eat and drink,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Not many people understand this,but it is quite true.The human body can go without food for a long time,but two or three days without water usually make people dead.
Many people don’t understand how much water the human body needs and they don’t drink enough,especially in hot weather.Most people drink when they feel thirsty.They often need more water especially when they have sports.
A man’s body is 65 to 70 percent water.If we don’t have enough water,we may feel tired and may become ill.
Now you will see how important the water is.
這篇閱讀理解題,學生看了以后覺得很長,句子繁瑣。那么就要利用“總-分-總”的方法,使其簡單化:首先分成幾個小段,將小段中的大段再逐一分解,最后綜合起來去理解。這樣就會使復雜的東西變的簡單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提高。
三、加深英語的閱讀理解
在閱讀中要加大閱讀理解的難度,讓學生在難中求簡單,由簡單到難點。在閱讀理解中學生們也應該重視閱讀理解的準確性,抓中做題的準確力。在由簡單到難點的過程中,舉一反三,反復練習。其次教師應注重情境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組織閱讀理解比賽,例如,開辦“English corner ”、做題比賽、背誦比賽等一些competition;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自己找出學習閱讀理解的方法,互相交流學習意見。學生們也可以擬定閱讀理解的題目,自己寫出要回答的習題,相互解答和交流。用快速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習的效果,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定期的閱讀能力測試。閱讀能力的測試包括閱讀文章的速度,對閱讀理解程度以及記憶能力等閱讀測試。要想獲得更加優異的英語成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加英語的詞匯量,加強閱讀訓練,同時熟練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和解題方法。
四、引申教學
總的來看,學習英語的策略最主要的要提高英語的詞匯量,也就是說加大英語單詞的認識,掌握英語單詞的背誦技巧。在閱讀理解中,單詞的詞匯量是很重要的,初中教師總是要求把書本后面的詞匯表完全的掌握,但是除了這些單詞以外,在閱讀理解中也會出現很多的生詞,這些單詞是在書本上不要求背誦和記憶的,如果學生們能有意識地把這些單詞背下來。那么對于提高英語的單詞量是很有意義的。其實在學習英語閱讀的理解以為。在英語寫作中,單詞量的加大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寫作的內容就會豐富,寫起來就會有話說。所以掌握英語閱讀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對于整個英語的學習來講是很有重要意義的。
總之,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英語閱讀的重要作用,以現代閱讀認知理論為指導,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通過各種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實現學生和教師、學與教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試題;閱讀策略訓練;教學方法
在高中英語階段所要求掌握的聽,說,讀,寫,譯這五種技能中,閱讀所占據的地位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這個可以從每年的高考試題中看的出來,在高考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題的分值是整份試卷分值最多的題目,所以閱讀理解題的得分對于學生的整體試卷的得分就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閱讀技巧就成為了擺在每位高中英語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度罩屏x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閱讀能力是綜合運用能力中必不可少得一項。這樣進行閱讀試題的閱讀訓練就成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可以概括為:通過閱讀訓練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習和掌握語篇所承載的語言知識,提高就語篇主題內容進行口筆頭表達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習策略,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文化意識。因此本文將探討如何在做閱讀理解試題中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策略,讓學生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在閱讀理解文章中找到目標信息。
1探討試題中閱讀理解題的閱讀策略訓練的教學方法
1.1常見的影響學生做閱讀理解題速度和效率的方法:
閱讀理解題時考查學生直接運用英語能力的主要題型,它強調對語篇的全面把握,強調語言文化因素的作用和通過閱讀語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考的閱讀理解題一般是由四篇短文構成,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對文章的理解并能獲取文章后所給的五道問題的相關信息。學生雖然在平時的閱讀課上進行了閱讀策略訓練,但在實際做題中還是存在一些影響學生解題的因素,在閱讀文章時,有些學生會逐詞逐句的看文章,而忽略了把握題干與選項所含的重點信息,這樣影響了做題速度. 還有些學生做題時審題不清,在答題時會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在做細節理解題時,有些學生不能聯系上下文之間的語意和通篇的邏輯性,只是主觀的判斷從而導致判斷錯誤。
1.2有效的提高學生做閱讀理解題速度和效率的方法:
如何讓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時既能提高閱讀速度又能增強解題的效率就成為我們教師指導學生做閱讀理解題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要讓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中進行有效閱讀,高效解題可以有以下方法:
(1)認真審題,有的放矢。
我們要從題型出發,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都會在短文后給出五個問題,在指導學生看文章時要讓學生仔細審題,弄醒問題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在看文章前看題不僅可以加快瀏覽文章的速度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鎖定目標,在文章中找出相關信息。
(2)略讀文章,理解大意。 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使用略讀法快速瀏覽全文,一邊閱讀一邊標出與問題及選項相關的單詞、短語及句子,這樣可以獲得足夠的信息以便準確地回答相關文章主旨和大意的問題。利用略讀法進行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首尾兩段,因為文章第一段往往點明文章主題、中心思想或作者意圖,而文章最后一段則常??偨Y歸納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住文章中心思想可以讓學生在解題時不會偏題,對學生正確理解題意有很大幫助。
(3)仔細推敲,選擇答案。
在解題時,在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中一般不止一個選項可以作為答案項,這時要訓練學生不要盲目判斷答案,要仔細耐心的閱讀每一個選項,根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選擇對比,去偽存真,要細讀短文,在這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析句意,幫助學生到短文中尋找相關信息,選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的最佳選項。
1.3閱讀理解題中使用閱讀策略訓練的意義:
學生進行閱讀策略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解題,而課堂上針對閱讀課文的閱讀訓練還是不夠的,讓學生到實際做題中去,在面對閱讀理解題時,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并有效解題才是閱讀策略訓練所要達到的目標,在解題中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解題方法,糾正學生在做題中常犯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限時閱讀訓練,養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短文的閱讀、理解和答題的習慣,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2結束語
通過課堂上的閱讀課文的基礎閱讀訓練和有針對性試題閱讀的訓練,學生可以掌握閱讀的基本技巧,并在閱讀當中也同時擴充了詞匯量和分析語篇能力,這樣才是在做中學,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閱讀中來,也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傊?,英語閱讀策略訓練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閱讀訓練中,學生的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學生做閱讀題的信心,因此我們才真正做到了教而有道,學而有法。
參考文獻
[1]黃慶生. 2009. 語篇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2]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9.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與技巧. 北京:北京出版社.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理解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地學校教師在教育教學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嘗試。
一、激發學生濃厚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培養小學生良好閱讀理解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生對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樂于靜下心來去閱讀文本,才能從字里行間找尋文字的魅力,才能夠通過思考來理解、提煉文本的中心思想,也才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慰藉。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善于選取不同題材的閱讀文本,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理解能力是可以通過科學、系統的教學方法來培養的。盡管不同學生由于個體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閱歷的不同,所掌握的閱讀理解能力存在差異,但是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對于提升各類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都起到顯著的效果。教師對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時,不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順序和閱讀方法,針對不同的文體分別采用精讀或者速讀策略,還要教會學生速讀的方法,讓學生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信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
閱讀理解能力在一個側面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廣闊的課外閱讀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廣度,也會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文本環境,對于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涵養語文素養很有幫助。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善于將課內外的閱讀文本結合起來,推薦學生閱讀相關文章,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閱讀廣度和深度,使學生形成一個相對全面的閱讀視野,促進其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極其注重的教學目標。通過系統科學的方法指導和學生主觀努力,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考英語 閱讀能力 解題指導
從近幾年高考閱讀理解題目的設置中不難看出,它要求學生不僅能夠完成淺層的理解題,更能夠在快速閱讀后透徹理解全文并歸納全文提供的信息,從而進行正確的邏輯推理甚至對文中未提及的情況進行推理想象。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平時閱讀學習中訓練閱讀速度,培養和提高整體理解能力。由于高考閱讀理解題的量和難度的增加,因此考生在做閱讀理解時耗時多、收效低,且影響語言知識及應用和寫作的完成,部分考生感到時間不夠用,而不得不倉促完成,最終影響總分。可見,閱讀理解的好壞直接關系英語學習的成功與否,因此,盡快提高閱讀理解的速度和正確率是高三學生的當務之急。
在高三英語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指導和足量的閱讀及訓練,即學生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進行獨立的閱讀實踐,加強以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呢?根據我校近幾屆學生的具體情況,我介紹幾種做法。
一、進行閱讀訓練,擴大閱讀量
高中生對英語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學習的契機,給予其學習的金鑰匙,引導其博覽群書。
教師應收集足量的高考閱讀理解材料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并給予正確的引導、精心的指導和及時的疏導;做好課外閱讀指導工作,擴大閱讀面,養成閱讀理解的習慣,指導學生閱讀英語報紙雜志等,拓寬視野,汲取原汁原味的語言精華。
二、掌握正確閱讀的方法,增強閱讀理解效果
閱讀是為了理解、吸收信息和獲取信息,因此閱讀過程實質上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獲得多少信息關鍵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閱讀。
閱讀訓練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應該通過閱讀理解訓練與鍛煉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使他們在書面交際中提高識記、理解詞匯的能力,猜測、判斷語義的能力和分析篇章結構的能力。因此,我在日常教學中著手開展如下做法。
1.采用淺層閱讀方法,讓學生理解文章大意和輪廓。
通過泛讀或略讀(Ex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意思,讓學生“見之森林”,知其概貌。泛讀或略讀就是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并通過標題和主題句,對文章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形成整體印象。之后,教師可設計練習檢測閱讀效果,幫助學生捕獲信息,可采用判斷正誤、排序和選擇填空等練習形式。
2.進一步深層閱讀,局部了解文章的主要情節和要點。
采用精讀或細讀(Intensive reading)的方法,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章,抓住情節,掌握要點。
泛讀或略讀后,學生已知曉文章大意,教師應指導他們運用已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文中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段落結構,分析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準確理解人物性格、事實原因、事物發展規律、作者的觀點及文章字里行間的深層含義。
為達到以上目的,教師還要答疑解難。對文中影響閱讀的語法和語言點,教師要適當講解,但不可游離于文章之外。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閱讀實踐活動的主角。教師應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地為學生設計閱讀活動,使所有學生全程參與閱讀過程。教師可嘗試用時間排序法、通篇提要法、深層提問法、圖示法、瞻前顧后法、句式轉變法等方式。
三、閱讀技能的精心指導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獨立閱讀是培養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關鍵所在,閱讀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閱讀速度、效率和理解程度。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閱讀技能加以精心指導和訓練,則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根據閱讀理解題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我主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的閱讀技能加以指導和訓練。
1.快速瀏覽,培養抓住關鍵詞和主題句的技能。
在閱讀過程的第一步,采用跳讀或略讀的方法快速默讀課文,著重指導學生如何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Key words)和段落里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s),以便更快了解文章大意。一般來說,關鍵詞能交代文章或段落的when,where,what,why,who之類的問題。主題句一般出現在文中段落的首句或末句(有時也出現在中間),能概括地說明該段的主要意思或觀點,是文章的骨架所在。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技巧,邊讀邊有意識地尋找所需信息,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
2.擴大詞匯量,促進閱讀。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閱讀理解的基石。我們在閱讀理解時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詞語障礙,沒有一定的詞匯量作基礎,就談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的語言學家通過調查發現,外語學習者如擁有5000詞匯量,閱讀正確率可達56%,詞匯量達到6400,閱讀正確率可達63%。因此,熟練掌握課本單詞,適量擴充課外詞匯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3.巧妙猜詞法。
在閱讀過程中令學生倍感頭痛的是文章中的生詞。猜詞釋義是一項很重要的閱讀技能,經常鼓勵學生在一定語言環境中猜詞釋義可以培養學生閱讀時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針對英語閱讀中的生詞,可采用以下方法猜詞。
(1)根據上下文內容猜測生詞。
英語詞義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仔細閱讀文章后,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線索,進行合乎邏輯的綜合分析和推理,輕而易舉地猜出詞義。例如:He said to me,“Why not run without an umbrella?If you didn’t run,you would get drenched.”可以猜出“drenched”是“wet”的意思。
(2)根據語法結構猜測詞義。
“Every day We have to water the vegetable garden because of little rain.”water是很簡單的常用詞“水”之意,但這里作“水”解釋明顯不對。指導學生注意have to的結構后所接詞的形式,讓學生明白這里water由名詞轉化為動詞,作“用水澆灌”解釋。
(3)根據構詞法判斷、猜測詞義。
英語中的構詞法通常有三種:派生、轉化和合成。學生在閱讀中常常會碰到許多似曾相識的詞,這些詞大多是由熟悉的單詞派生或合成的新詞。教師只要適時適當地介紹一些構詞法知識并稍加點撥,或采用多個英語釋義選擇方式進行訓練,就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4)反義詞猜詞法。
閱讀時,學生經常會遇到諸如down向下;up向上;dry干燥的;wet潮濕的;early早的;late遲的;easy容易的;difficult,hard困難的等一對對反義詞,假如這些反義詞同時出現在某一句子或段落中,那么,學生將很容易地猜出生詞的意思。
(5)近義詞或同義詞猜詞法。
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一種說法,即找同義詞或近義詞。有時上下文會對一個生詞做出進一步描述、解釋,或者提供一些暗示。一般來說,這些同義詞是比較簡單的詞匯,有時可能是短語或句子,同前面的生詞用逗號隔開。例如:if the mother is ailing,the child suffers.例中用近義詞對suffer與ail進行了進一步解釋。學生即能通過學過的詞匯或短語猜測出句中生詞的意思。
(7)高頻難詞的熟記。
教師應要求學生記好閱讀理解的高頻難詞,這有助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5.獨立分析判斷能力和合乎邏輯的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這兩項技能是閱讀理解深層次的要求,要求學生在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之后,進行加工、制作,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做出正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培養“用英語思考”(Thinking in English)的習慣和能力,避免翻譯式的理解。
6.增加和補充背景知識。
教師平時在閱讀課文時應該介紹一些英美國家的社會歷史、文化風俗和傳統方面的知識,注意英語和其他學科的聯系。不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7.做好閱讀疑難的及時疏導。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閱讀疑難,這些閱讀疑難往往是精確理解文章的障礙。由于學生本身的學識水平、社會閱歷、東西方文化和風俗習慣不同,以及受漢語思維習慣的束縛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很難自行掃除,需要教師及時疏導。
總之,加強對學生閱讀理解綜合指導和能力的培養和指導,有利于學生在考試中獲取更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金愛英.圖式理論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入策略[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12).
[2]謝徐萍.預測在英語閱讀中的作用[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