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09:17:0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對園林綠化的認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無人機技術 省級園林城市 綠化測定
中圖分類號:P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10-0071-02
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縣城)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部署的具體行動,對建設綠色生態江西,營造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保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為了加強建成區生態環境建設,創造舒適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本課題利用無人機低空航攝數碼技術開展了縣域綠化遙感測定工作,以檢驗城市綠化、創建園林城市工作的成果和檢查綠地系統規劃的執行情況,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復檢提供客觀數據。
1 研究目的
為全面查清蘆溪縣建成區范圍內的城市綠地及綠化覆蓋情況,配合“江西省園林城市”申報工作,采用無人機攝影遙感方法,通過RS、GIS、GPS和計算機網絡等技術方法,按照統一標準,統計各項指標數據,分析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優勢,檢驗該縣綠地規劃系統執行情況和城市綠化及生態環境建設情況,為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2 研究方法
2.1 區域概況
蘆溪縣位于江西省西部,東徑113°55′—114°16′,北緯27°25′—27°47′,境內東南面多山,地勢較高,西北低平。全縣總面積960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蘆溪鎮,建成區面積5.65平方公里,人口3.9萬。
林業資源現有樹木品種64科、400多種,藥用植物有500余種。全區活立木蓄積量200余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3000余萬株。是萍鄉的重點產林區、茶葉區和中藥材區。
2.2 數據來源
2.2.1 影像獲取
無人機航攝系統具有靈活機動、高效快速、精細準確等特點,在高分辨遙感影像快速獲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傳統航空攝影手段的有力補充,彌補了現有衛星遙感、有人機航空遙感在及時性與精細度方面的不足(如表1)。
2.2.2 影像處理
根據技術要求,在提取綠化遙感解譯信息前需對原始影像進行像控、拼接、糾正、調色等預處理,使用于解譯的遙感影像色彩豐富、綠色植被信息特征突出。影像處理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圖資料,結合影像清晰的特征點,選點均勻分布,通過ERDAS軟件進行幾何糾正,誤差控制在一個像元。(2)無人機航攝原始影像為0.2米高分辨率數碼影像,滿足測定影像要求。(3)對影像的色相、亮度、飽和度進行處理,使顏色符合人工解譯效果。利用ERDAS遙感軟件對影像進行色彩增強處理,形成新的突出植被信息的影像文件。(4)由于獲取的影像數據覆蓋蘆溪縣建成區范圍,所以無需鑲嵌。
2.3 實施方案
2.3.1 分類體系(如表2,3,4)
2.3.2 信息提取
城市綠化信息的提取首先是綠化覆蓋范圍的圖斑勾繪。采用人機交互方式,以提高作業效率及準確率,依據《江西省城市綠化遙感測定細則(試行)》和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來勾繪,借助人工目視解譯等手段,對遙感影像中的綠色植被范圍進行判定。
(1)綠化覆蓋范圍勾繪。綠化覆蓋面積是指城市中喬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積。綠化覆蓋范圍一般采用計算機自動解譯再人工干預的方法,提取綠化覆蓋信息。選用遙感軟件eCognition對影像進行面向對象的分類,輸出分類結果,再結合人工目視解譯,對結果進行檢查并修改,剔除建成區范圍內的農田、菜地以及池塘浮萍等假植被覆蓋信息,獲得建成區范圍內真正意義上的綠化覆蓋信息。
(2)綠地范圍勾繪。綠地的判斷按照《江西省城市綠化遙感測定細則(試行)》對五大類綠地的定義執行。具體描述如下:1)公園綠地。解譯標志:參照綠地規劃確定公園名稱,顏色以墨綠色或綠色為主,形態上多以云朵狀的喬木林和面狀分布的花草地為主,有一定的藝術布局,規模較大。2)附屬綠地。解譯標志:顏色以墨綠色或淺綠色為主,分布于建筑物之間,有規律的排列,既有云朵狀樹冠的喬木,也有線狀、環狀或面狀的草地或灌木花草地。3)防護綠地。解譯標志:形態上呈現帶狀排列,色彩呈深綠色。如道路綠化用地主要分布于街道的兩旁或中間。4)生產綠地。解譯標志:呈綠色,幾何形態規則。同時,由相關部門提供劃定資料協助確認。5)其他綠地。解譯標志:一般是城市中間或的大片綠地,可結合影像周圍環境加以判斷。
(3)利用其他資料補充。利用建設局提供的綠地相關資料,對所勾繪的綠化覆蓋和綠地圖斑范圍進行核實和修改。在建成區范圍內,影像信息包含了多種地物信息,并且地物相互交織在一起,這對綠化綠地信息的提取帶來諸多干擾。所以需要其他來源的資料數據作為補充,以對綠化綠地范圍進行檢核及修改。
(4)屬性信息的輸入。綠地范圍確定后,需對勾繪的綠地圖斑進行屬性信息的確認。根據解譯標志及其他相關信息對所勾繪的圖斑進行歸類。因此,在進行屬性錄入前,對矢量數據的屬性結構做了一定設計,使得屬性錄入時既準確又快捷,統計綠地相關面積時實現了自動化。
3 成果分析
蘆溪縣建成區內的綠化三項指標基本達到省級園林城市的標準,建成區總體綠化情況良好;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總體布局趨于合理。但也存在新建居民小區和老城區綠地率偏小的現象。在新建居民小區、老城區改造過程中,加強綠地綠化建設,以及主干道和其他道路綠化帶建設及養護,并對建成區內的綠地綠化進行合理布局,努力促使蘆溪縣特有綠地生態系統的建設,提高園林綠化質量及面積。
將常規數據源的綠化測定的數據(采用衛星遙感影像作為數據底層)和用無人機航攝影像進行省級園林城市綠化測定的數據予以比較,不僅發現無人機航攝影像清晰、分辨率高等優點,而且其具備的垂直或傾斜攝影的技術能力,彌補了衛星遙感和普通航空攝影遙感獲取影像時遇到的建筑物遮擋問題,很好的界定各種綠地的范圍,保證了數據的精度,確保了省級園林城市綠化測定工作的順利實施(如圖1)。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0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and prevent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12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in operation ro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umanistic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incidence of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number of surface colonies, number of hand surface colony and number of airborne colonies in operating room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as 4.61% than 9.8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hort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as (6.8±2.1) d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11.6±2.3) d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1.2±2.5) and (16.8±2.5) 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Humanistic nurs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手?g室感染是醫源性感染發生的高發科室, 術后感染的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嚴重者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手術室感染的發生與手術室的工作質量關系密切, 因此嚴格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 加強對手術室人員管理, 控制手術室感染率, 對降低患者的感染風險有重要作用。而這也對手術室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職業技能素質, 還需具備綜合的服務護理理念, 展開優質護理服務[1]。本研究分析人性化護理對降低醫院手術室感染發生率及預防患者術后感染的臨床意義, 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手術室行外科手術的9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術要求, 均采用常規手術方式, 排除腹腔鏡手術及急診手術。其中, 頭頸手術10例, 胸部手術26例, 五官科手術98例, 四肢手術276例, 腹部手術502例。將912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 各456例。觀察組男248例, 女208例,
年齡19~73歲, 平均年齡(48.6±10.3)歲;對照組男233例, 女223例, 年齡18~76歲, 平均年齡(50.2±11.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 包括常規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及術后護理。
1. 2. 2 觀察組 采用人性化護理方法, 具體如下。
1. 2. 2. 1 術前健康教育 手術前應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注意事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術后康復治療等, 明確向患者闡明術后誘發感染的危險因素, 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術后感染的危害性, 降低因患者自身原因導致的感染;加強患者的營養補充, 提升其免疫能力, 并根據患者病情指導術前運動鍛煉, 以增強患者抗感染能力。
1. 2. 2. 2 術前無菌準備 術前清潔皮膚、備皮是手術的重要前提, 備皮情況的好壞對于切口愈合速度及是否發生感染有重要影響。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采用抗菌皂液進行沐浴, 嚴格對其手術部位皮膚消毒及剔除毛發, 注意盡量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對于需要做腸道準備的患者, 做好清潔灌腸, 并于術前預防性服用抗菌藥物。醫務人員手術前應認真洗手, 雙手是院內感染的重要傳播媒介, 應使用含抗菌藥物洗劑對手部徹底清潔[2]。
1. 2. 2. 3 術中無菌操作 手術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 手術室器械要求能夠耐高溫及耐濕, 手術輔料應嚴格濕壓滅菌, 確保手術范圍內的所有器械及敷料均為無菌狀態;手術接臺間隙應保持自然通風10 min, 稀釋空氣中細菌指數, 嚴格遵循手術室滅菌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規范, 盡量縮短手術直接暴露時間, 提高術中無菌操作質量[3]。
1. 2. 2. 4 手術室人員培訓 對手術室的所有工作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定期學習醫院感染控制和消毒滅菌的新方法和新標準, 加強對醫院感染的敏感性。
1. 3 觀察指標 統計手術室感染發生率, 觀察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統計手術室感染各指標情況, 包括物體表面菌落數、手表面菌落數、手術室空氣菌落數。
1. 4 醫院手術室感染標準 根據衛計委(原衛生部)醫院2011年感染協調控制組的《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進行判斷, 切口感染需經切口分泌物細菌學檢查進行確認[4]。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醫院手術室感染情況、術后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4.61%低于對照組9.87%, 術后恢復時間(6.8±2.1)d及住院時間(11.6±2.3)d短于對照組[(11.2±2.5)、(16.8±2.5)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手術室各項感染指標比較 觀察組物體表面菌落數(2.00±0.02)cfu/m3、手表面菌落數(1.01±0.10)cfu/m3、手術室空氣菌落數(82.50±29.14)cfu/m3均低于對照組[(4.11±0.07)、(8.13±1.04)、(273.50±87.40)cfu/m3],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手術室不同于普通病房, 其作為集中手術的治療場所, 對室內無菌環境的要求較高, 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好壞直接影響到手術室感染發生率, 繼而影響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預后。造成手術室感染的原因很多, 包括手術的創面過大、暴露時間過長, 手術醫師的無菌操作不規范、手術室消毒滅菌管理不合格以及麻醉引發的感染等[5]。針對這一系列高危因素, 本研究采用人性化的手術護理方法, 術前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創造良好的手術環境, 積極做好備皮、腸道準備、藥物準備等,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導, 減少患者緊張恐懼情緒對手術的影響[6-8]。術中配合好手術醫生做好無菌操作, 嚴格依據手術室無菌操作規范執行。術后及時清理患者皮膚上的血跡, 確保患者身體潔凈, 并告知患者手術順利, 使患者放松心態并積極配合恢復治療。恢復過程中定期進行切口消毒及更換輔料, 觀察切口恢復情況, 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6]。另外, 還需加強手術室的衛生管理, 確保手術室的嚴格通風消毒, 手術中使用的各類器械及物品嚴格消毒后再保存, 一次性物料使用時應確保包裝的完整性及有效性, 使用后需進行消毒后才能外運[9-11]。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手術室感染發生率4.61%低于對照組9.87%, 術后恢復時間(6.8±2.1)d及住院時間(11.6±2.3)d
短于對照組[(11.2±2.5)、(16.8±2.5)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入,園林綠化工程正有條不紊的發展著,園林綠化檔案作為城建檔案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對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義,成為了國家和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園林綠化檔案在對其收集和利用工作方面出現了較多的缺陷與不足,對生態平衡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城市園林綠化檔案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的改善對策進行分析,以促進園林綠化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1 園林綠化檔案概述
園林綠化檔案作為城建檔案的一部分,是在園林綠化建設發展中形成對國家和社會有價值的文字、圖紙、實物等相關園林專業的原始記錄。園林綠化檔案涵蓋了風景名勝、古樹名木、公園工程、防治病蟲等方面,對城市園林規劃、園林苗木養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為城鎮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園林綠化檔案具體內容包括前期準備、規劃、施工建設、竣工驗收、苗木養護管理等,是園林綠化生產活動的全過程。一般來說,園林綠化檔案具有以下特點:
①動態性。園林綠化檔案所記錄的內容和數量是隨著科學技術和工程施工的進度隨時發生變化的,與其他一般的檔案記錄具有較大的差別。
②專業性。園林綠化檔案是園林綠化科技、生產活動等專業技術領域相關的記錄活動,如植物栽培管理、園林建筑設計、土方工程、供水供電等,比其他檔案記錄具有一定的專業性。
③成套性。園林綠化建設涉及到征地拆遷、招投標、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竣工驗收等完整的生產活動,因此對園林綠化檔案的記錄要求非常的高,具有一定的成套性。
④時效性。園林綠化建設完成后往往不能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對許多苗木大樹的修剪需要一定的恢復期。
2 園林綠化檔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 園林綠化檔案管理意識薄弱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在實際園林綠化工程實施過程中,相關部門對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管理意識十分淡薄,這就導致很多部門對園林綠化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認識程度不夠,對園林綠化檔案的成套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再者,園林綠化工程相關管理部門管理責任交叉、模糊,檔案管理分散、保存條件差,只有會議紀要形式代替檔案移交的交接手續,使得大量園林綠化檔案沒有移交、移交不及時、不完整甚至是無人收集,導致檔案遺失、收集歸納質量差,對后期園林綠化工程管理的相關評價、借鑒、管理和改造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2.2 園林綠化檔案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在投資、建設和管理方面,涉及到的部門和人員較多,使得園林綠化檔案收集歸納工作程序復雜,環節多,施工單位和項目協調工作難度大,導致園林綠化檔案難以進行統一的成套管理,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再加上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完成后,有的部門對檔案不會進行管理和保存,不能及時歸檔,使得園林綠化檔案遺漏缺失,對園林綠化檔案的實際利用價值造成了不利影響。
2.3 園林綠化檔案規章制度不健全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園林建設行政部門對園林綠化工程可以移交一套完整的工程方案,但是有關交通部門、水利部門、林業部門等其他部門負責建設管理的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園林綠化行政部門無權干涉,不能進行項目的驗收,致使園林綠化檔案無法核查收集。
2.4 園林綠化檔案投入資金少、管理人員不足
由于我國園林綠化檔案工作起步較晚,使得相關部門對園林綠化檔案工作投資資金少,設備設施落后陳舊,管理技術水平低,并沒有獨立的園林綠化檔案室,對其管理仍然只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無法滿足當今新時展的需求。同時,在園林綠化工作管理人員的配備上,缺乏園林綠化檔案相關的綜合性人才,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嚴重抑制了城市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
3 園林綠化檔案發展的對策
3.1 提高園林綠化檔案管理意識
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價值和作用日漸突顯出來,對城市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園林綠化建設單位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與發展,就必須充分認識到園林綠化檔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及時從工程建設中收集各種數據和資料,不斷的研發和創新,促進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有序進行,保證企業各項指標順利完成,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管理水平。同時園林綠化單位應該加強檔案相關知識的學習,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使相關部門充分認識到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這樣才有利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促進城市建設事業的發展。
3.2 健全園林綠化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園林綠化主要行政部門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并結合國家相關檔案的管理規定,制定簽訂責任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竣工驗收制度等。按照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及時的收集歸納管理相關數據,并做好記錄;同時制定各項管理制度,以便檔案管理者有章可循,促進園林綠化檔案的標準化和及時化,使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3.3 加大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投入
園林綠化檔案作為我國歷史文化的財富,對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大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投入,建立相關的檔案管理室,創造有利于園林綠化檔案管理和保存的環境條件和物質條件,使檔案管理和利用更加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促進我國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有序開展。
3.4 提高園林綠化檔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相關部門應該對園林綠化檔案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專業技能培訓,強化職業道德修養的教育,并及時和有關檔案部門進行交流學習,使其能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相關技術和電子化檔案的應用技術,全面提高園林綠化檔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園林綠化檔案主管行政部門應該貫徹落實責任制,根據實際情況來設置專、兼職檔案員,做到人盡其用,促進我國園林綠化檔案工作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對策
園林綠化管理是充分發揮園林綠化作用的關鍵,而園林綠化水平則是企業單位文明指數的重要表現。因此,企業單位的園林綠化管理也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與重視。目前在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園林綠化管理中問題日益顯現出來,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勢必會對企業單位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產生某種程度的不良影響。為進一步做好企業單位的園林綠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和參考,有必要對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探討。鑒于此,本文以廣東湛江供電局為研究對象,對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層次分析,以期通過不斷更新園林綠化管理理念,提高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水平,為我國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為進一步做好企業單位的園林綠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和參考,從而推進綠色城市建設進程,加快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
1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廣東湛江供電局在園林綠化管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和探索,園林綠化狀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與提升,但是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1.1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完善
園林綠化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在廣東湛江供電局僅僅是作為一項基本的服務工作,并未納入到廣東湛江供電局企業規劃中,也沒有建立專門的考核、監督體制。加上,廣東湛江供電對園林綠化的監管體制薄弱,導致廣東湛江供電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出現后勁不足的現象[1]。此外,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中存在協調性、統一性不強的問題,各職能部門無法將其綜合協調的作用最大化發揮出來。由于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體制的不健全性,相關職能部門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積極效用,使得隨意伐木毀綠、侵占園林綠地的類似現象層出不窮,造成整體生態環境的惡化。
1.2園林綠化布局規劃不科學
園林綠化布局規劃不科學是影響廣東湛江供電局在園林綠化管理水平提高中的重要原因。首先,廣東湛江供電局在進行園林綠化規劃的過程當中,對于綠地的預留面積相對不足,現有園林綠化存在面積小、標準低、質量不高的問題,高標準、高質量、大面積的綠化景觀十分缺乏。其次,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規劃中,過于重視草坪的規劃,對高大喬木的栽培則相對較少。事實上,在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的實際過程中,應該實行灌、喬相結合的復層生態群落,傾向選擇偏重花色的樹種,形成有機結合的復合生態群落。最后,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規劃存在不科學的現象,過于追求風格統一和獨特的特色,園林植物依靠移植的占大部分,自然種植的植物種類較少,忽視了生態規律,對園林綠化布局規劃缺乏長遠思考,阻礙了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布局的進程和效益[2]。
1.3園林綠化意識淡薄
廣東湛江供電局對園林綠化還沒有形成科學的理念,對園林綠化管理的認知程度不高,這是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不順暢的又一主要原因。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中并未做到從市民及職工要求出發,是在破壞自然綠色的基礎上構造的“人造景觀”,過度強調綠化覆蓋率,盲目追求綠化所帶來的短時景觀效益,對生態效益沒有做到足夠重視,忽視了生態規律,嚴重破壞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協調性和完整性。由于園林綠化意識淡薄,廣東湛江供電局工作人員對園林綠化管理的重要性也缺乏重視,將園林綠化管理內容局限在種草種樹方面,沒有對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形成全面、系統性的認識,導致園林綠化規劃中存在園林綠化植物正常生長習性與氣候不符,新型栽培技術應用較少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園林綠化中苗木死亡,影響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的對策
通過分析可知,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在于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完善,園林綠化布局規劃不科學,園林綠化意識淡薄等,因此,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2.1健全園林綠化管理體制
首先,政府要充分發揮在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宏觀調控作用,做好本職工作,并且制定完善的園林綠化管理規章制度,并根據相關指示,做好園林綠化管理的監督工作。其次,廣東湛江供電局在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要在各部門的參與之下,制定完善的園林綠化管理方案,確保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考。再次,政府和廣東湛江供電局要通力合作,拓寬園林綠化管理和維護的資金渠道,從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事業的特點及性質出發,加大政府對園林綠化管理的投資力度,不斷完善相關優惠政策,確保園林綠化管理中的部分資金來源穩定。廣東湛江供電局也要加強對園林綠化管理的成本投入,實現最低成本下園林綠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3]。
2.2強化園林綠化的規范化管理
首先,深化園林綠化的整體性規劃,加強園林綠化工作的可控性和實操性,將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納入廣東湛江供電局總體規劃中,完善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流程,開發和創新園林綠化技術,加強園林綠化工作的組織建設,將園林綠化管理總體規劃落實到各個環節中,不斷加強對園林綠化建成區域當中指標的控制。其次,對廣東湛江供電局的園林綠化規劃面積和范圍進行合理設計,并且在嚴格控制范圍內完善園林綠化方案,嚴格把控綠化面積不能達到標準的相關項目,可以對綠化用地賦之予壟斷式管理的模式,確保園林綠化前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后,將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都應該明確其在園林綠化管理工作中的任務和職責,使員工真正成為園林綠化管理的參與者和踐行者。同時,將園林綠化管理作為考核員工績效的指標,確保員工能夠以主人公的身份落實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每一項任務,將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切實的落到實處,確保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性[4]。
2.3提升園林綠化管理理念
意識是做好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提升園林綠化管理理念,才能正確認識廣東湛江供電局林綠化管理工作,這也是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的必要條件。在提升園林綠化管理理念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采取更加積極、有力的措施,推進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廣東湛江供電局相關部門做好宣傳和推廣,定期開展員工的培訓工作,讓員工充分認識到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價值,讓每個員工樹立正確的園林綠化管理理念,進而為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工作貢獻每一份力量,為廣東湛江供電局園林綠化管理積極效用的全面發揮奠定有力的基礎。
3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城市化建設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企業單位迫切需要探索與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園林綠化管理的新方法。實踐也證明,現代化的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對于加強我國城市基本設施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將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廣東湛江供電局在園林綠化管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不完善,園林綠化布局規劃不科學,園林綠化意識淡薄等問題,這也是我國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應該最終立足企業單位發展實際,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園林綠化的重要性,健全園林綠化管理體制,強化園林綠化的規范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國企業單位環境的可持續化發展,提高企業單位綜合競爭力,為綠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助力。
參考文獻
[1]張鐵柱.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中國外資,2013,(7).
[2]齊德鑫.企業單位園林綠化管理的探討與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
[3]鄭建.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現代園藝,2015,(7).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城市建設;整體質量
一、前言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園林綠化養護是保證園林效果的重要手段。從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實際出發,要想提高園林綠養護的整體質量,就要結合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實際,從工作制度建設、供水管理、花卉樹木的修建及補種等幾個方面出發,保證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得到有效開展,滿足園林綠化養護的實際需要,從根本上提升園林綠化養護水平。基于這一認識,在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應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流程進行認真分析,應結合園林綠化養護面臨的實際問題,制定具體的綠化養護措施,促進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質量的提高。
二、在園林綠化養護中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
在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中,應認識到工作制度的重要性,應結合工作實際,參照其他城市的園林綠化治理標準和有關規范,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和園林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制定和實施《園林綠化管養規范》,使日常的養護工作如除草、松土、培土、淋水、施肥、修剪、整形、防病、除蟲、補種、移植、防寒、防臺風、衛生、安全維護等具體內容和效果有一個指導性的衡量標準或衡量規范,讓園藝工人更能專業化、規范化和量化地進行綠化維護。
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樣,要想保證整體質量,就要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內容進行明確,使園林綠化養護工作能夠有可靠的制度作為保障。除此之外,園林綠化養護工作還應參照標準規范,按照標準規范進行綠化和養護工作,使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整體質量得到保證。從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實際出發,工作制度的完善和工作流程的規范,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推動了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有效進行,滿足了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實際需要,使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更加規范,得到提升整體質量的目的。
三、園林綠化養護中應做好供水管理,提高灌溉質量
從當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實際來看,供水管理是保證園林綠化養護質量的重要內容。受到各項條件的制約,當前園林綠化養護中的供水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許多園林現有供水系統存在自動噴灌點數量不足、分布不均勻、噴頭角度欠佳、部分噴頭和閥門損壞漏水、取用不方便和露天停車場供水管網未接好等程度不一的問題,輕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人力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澆灌質量難以保證。
對于這一問題,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應加大檢查、維修和保養力度,完善相關澆水設施,切實根治以上問題,為園藝工人提供方便易用、布局合理、運轉正常的綠化用水。只有做好了供水管理工作,提高灌溉質量,才能保證園林綠化養護取得積極效果。
為此,我們應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應正確認識供水管理的作用,結合園林綠化養護供水管理存在的問題,重點做好供水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灌溉質量。主要應從水源管理、灌溉設施建設、灌溉流程優化和灌溉時間選擇等角度入手,合理利用水,同時降低水源的消耗,在保證灌溉效果的同時達到節水的目的,以此來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的整體效果。
四、園林綠化養護中應做好草坪和灌木及花卉的修剪,保證外觀質量
在園林綠化養護中,除了要進行灌溉之外,對草坪、灌木及花卉的修剪也是保證外觀質量的重要工作內容。園林花卉在栽種時,都是根據特殊位置栽種的,其整體效果也是經過事先設計的,如果不能對草坪、灌木和花卉進行及時修剪,將無法保證園林景觀的在整體效果,影響園林綠化養護的質量。所以,在園林綠化養護中,應做好草坪、灌木及花卉的修剪工作,例如:對大葉油草草坪實行定期修剪,保持高度統一(高度不超過8CM),邊緣整潔,四季常綠。綠籬及時常剪常新,保持清楚的輪廓,部分綠籬增加立面上的層次和對比,要求高度一致,無斷層缺失,整潔劃一,棱角分明,生長豐滿。園林區域內的垂榕大部分均沒有進行人工造型,未充分體現原設計意念,宜對中心臺周邊和公交站場的垂葉榕分別進行幾何體造型(圓柱形或長方體、圓臺),創造較好的有藝術性的植物群落景觀。
由此可見,在園林綠化養護中,要想提高整體質量,就要從外觀質量入手,中的做好草坪、灌木及花卉的修剪,使園林的整體效果能夠達到預期要求,實現較好的景觀特性,滿足園林綠化養護的實際需要。
五、園林綠化養護中應做好草坪、花卉、灌木、喬木的補種,保證密實度
在園林綠化養護中,受到自然條件和植被自身的問題,草坪、花卉、灌木和喬木等植被即使再精心的養護也會存在死亡的現象,如果出現了草坪、花卉、灌木和喬木等植被枯死的現象,應根據枯死的位置,對草坪、花卉、灌木和喬木等植被進行補種,保證植被的密實度滿足實際要求。
例如,受到灌溉及踩踏的影響,草坪的死亡率較高,一旦草坪出現枯死現象,對整個園林的景觀效果影響較大,為此,應及時將枯死草坪進行鏟除,并在原位置進行補種,保證整體景觀滿足實際需要,達到提升園林綠化質量的目的。
在園林綠化方案中,花卉都是按照固定位置栽種的,起到點綴和襯托的效果。如果花卉枯死,將無法取得美觀的效果。因此,一旦發現花卉枯死,應及時對花卉進行補種,應根據花卉的種類和位置,對花卉進行重新栽種,保證整體效果滿足要求。
灌木和喬木一旦發現死亡,應將灌木和喬木挖出,按照灌木和喬木的種類在原位置栽種新灌木和喬木,對原樹種進行替換,達到移除舊樹木,更新新樹木的目的。其中灌木和喬木的補種是園林綠化養護的重點,應保證補種質量滿足實際需要。
六、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園林綠化養護過程中,要想提高整體質量,就要從工作制度建設、供水管理、花卉樹木的修建及補種等幾個方面入手,結合園林綠化養護的實際情況,努力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滿足市政景觀的實際需求。由此可見,園林綠化養護質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對園林綠化養護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多種措施,才能達到全面提高園林綠化養護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惠穎杰.淺談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監理[J].華章,2011(15).
[2]溫衛鋼.試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有效措施[J].現代園藝,2011(11).
[3]張建欣.淺談園林綠化工程建設[J].現代農村科技,2011(17).
[4]楊敏婷.淺談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J].吉林農業,2011(07).
[5]粟茂輝.淺談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種植應注意問題[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08).
[關鍵詞]城市;園林管理;園林綠化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存居住質量的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雖然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時候,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想要將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發揮出來,便必須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
1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城市園林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的優化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園林綠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職能也得到了很快的拓展,以往的園林綠化管理體系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1]。特別是進行園林綠化管理的時候,有需要多個部門一起配合,但是就現在而言,城市園林部門本身的綜合協調管理職能都比較的弱,部門聯動溝通協調機制建立的不夠有效。
1.2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綜合考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對城市園林綠化進行建設和管理的重要目的便是將城市園林綠化環境和人們的居住環境協調在一起,實現二者的和諧。但是就現在而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盲目性,比如盲目的填河、盲目的填湖,或者是不合理的進行開挖,在建設和管理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將現有資源利用起來,破壞了原本的生態環境以及水系,這也給城市環境質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3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合理性較差
現在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地方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不夠完善的問題比較嚴重,有些是因為綠地規劃合理性不夠,有的是因為工程施工管理沒有做好,并且在后期也沒有投入足夠的金錢和精力來做好養護管理工作,這也直接導致了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比較多[2]。
2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改進和提升的相關對策
2.1重視城市園林管理機構職能的優化
想要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等一些工作開展的比較有序和順利,應該全面的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園林綠化建設管理部門實際職能的設置進行優化。首先對于職能定位,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應該做好園林規劃制定工作,認識到園林綠化建設管理中市場所具備的引導作用,進行管理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放在生態景觀的營造、綠地建設和樹木資產管理等一些方面。在對城市園林進行管理的時候,應該認識到園林綠化市場培育的重要性,對園林中的綠地建設進行質量控制,做好找有病的管理以及行業監理等一些方面的工作。并且,城市園林管理的相關部門,還聽過采取措施來爭取獲得各個部門的支出,做好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協調管理方面的工作,從而保證各個部門能夠給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更好的進行提供一定的幫助。此外,在進行園林綠化管理的時候,還必須認識到園林綠化養護機制創新的重要性,在進行綠地養護的時候,以政府服務購買的方式將其添加到財政預算中去,這樣能夠給養護投入提供一定的保證,切實做好園林養護作業工作,不斷的提高養護的實際效率,推動園林綠化養護市場化改革更好的進行,從而實現養護的規范化和專業化[3]。
2.2保證人才和資金的到位
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時候,無論是城市綠化設計、項目施工還是進行維護管理,都需要獲得資金方面的支持,所以,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時候,需要全面的認識到園林綠化管理成本和投入比較的高,盡量的獲得國家以及社會方面資金的支持,從而確保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時候,各項工作能夠進行的比較順利。其次,應該根據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系進行多元化融資體系的建設,盡量的獲得更多的資金,從而確保園林綠化管理工作能夠正常的進行。其次,應該進行多元化融資體系的建立,盡量的獲得社會資金支持,將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在進行資金籌措的時候,特別是那些能夠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的園林生項目,應該更加努力獲得資金方面的支持。人才能夠給園林綠化建設更好的進行提供人才保證,所以,我們應該全面的考慮到園林綠化項目實際的需要,重視園林專業人才的培養和規劃,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時候,應該全面的考慮到實際的需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將新的理念和方法運用進去,切實提高園林綠化隊伍的整體素質。
2.3重視園林綠化格局的優化
想要優化城市園林綠化的格局,最重要的便是做好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規劃方面的工作。在實施相關規劃的時候,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和國土、園林、建設等部門的聯系,從而保證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本身的合理性。在進行規劃設計喜歡的時候,需要全面的考慮到城市中不同區位的實際需要,保證城市景觀設計的合理性。并且,還應該根據不同園林綠化服務的屬性,切實緊密的聯系城市水系、道路綠地、濕地以及公園景觀,確保形成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網絡真正的合理。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不同植物景觀的搭配合理性,盡量的形成多樣性比較強的園林綠化景觀生態系統,從而提高人民群眾實際生活水平。
3結語
在進行城市園林管理的時候,我們必須積極主動的轉變觀念和思路,不斷的完善和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切實提高園林規劃設計和管理的水平。此外,還應該努力獲得多方面的資金支持,切實提高園林建設和管理的效益,給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時鋒.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信息化建設,2015(03):131-133.
關鍵詞: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節約型園林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一、研究背景
隨著泰州城市綠化事業迅猛發展,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數量也日益增加。例如,僅天德湖公園每年就要面臨3600 m³以上的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處理壓力。傳統的處理方法是交由環衛部門填埋或焚燒,既浪費資源,又易造成污染。在倡導生態文明和節約型園林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實現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節能減排,就顯得尤為緊迫。
二、泰州天德湖公園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踐
2014年,泰州天德湖公園啟動了“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建成了泰州市區首座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場示范基地,嘗試探索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踐應用。示范點基地位于天德湖公園東北角停車場一隅,占地約800多平方米,分為原料區、操作區、發酵區和成品區,擁有粉粹機、破碎機、鏟車各1臺。項目一期包括場地基礎設施(含水電、大棚)建設、綠化建設、機械設備及發酵菌劑采購等,已投入資金近50萬元。
示范點項目由公園及道路綠化養護作業隊將收集后的枯枝、落葉、草屑、花敗及其他綠化修剪物等園林綠化廢棄物送運至處理場,再由專業人員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分類、粉碎、發酵、腐熟、加工等生態化處理,通過高溫發酵殺滅草種、蟲卵,制成生物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及綠地覆蓋物等相關成品。成品樣品送至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科研機構進行檢測,相關成分含量指標達標后將應用于公園或道路植物栽植。目前在試運行階段,項目已完成第一批試驗成品,加工成樹埯和土地的覆蓋物約10立方米,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近20噸,預計年消納處理園林綠化廢棄物可達500噸左右。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不足,利用率不高
據不完全統計,以往泰州天德湖公園每年產生的園林綠化廢棄物約有4000噸,但由于各種原因,絕大部分被當做生活垃圾送入垃圾中轉站,不僅造成很大的資金浪費,更造成資源浪費,這正是由于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應用價值還未被人們完全認知所造成的。同時, 由于廢棄物形態較蓬松分散,給原料的收集、運輸和儲存帶來一定的困難。比如,一輛載重10噸的垃圾清運車只能裝滿2噸左右的樹枝、樹葉,其油耗、污染排放和工作流程等巨大的成本決定了其利用率低的結果。
2、技術規范缺失,扶持政策可操作性不強
目前,關于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標準和政策只有建設部《綠化植物廢棄物處置和應用技術規范(試行)》和《關于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意見》(建城〔2007〕215號),其他政策基本都是針對一般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并未涉及具體的園林綠化廢棄物,而省、市也尚未出臺相關的地方標準或指導意見。政策的缺失使得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無專門的法律法規給予規范、支持。同時,已有的部分政策又過于宏觀,缺乏可操作性,使得相關政策都難以落到實處。
3、財政補貼不夠,資金保障不足
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一項公益性較強的環保產業,需要有政府財政的大力支持。而現階段,政府對該示范點項目尚無專項資金支持,其項目一期建設投入資金僅僅是從天德湖公園本就不多的年專項運營費中節約支付。由于資金投入有限,這就大大限制了項目的建設運行規模和產業的后續發展。
4、專業人才匱乏,行業指導不夠
泰州目前缺乏大量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經過系統培訓和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術一線人員。天德湖公園園林綠化廢棄物示范點項目僅有機械設備操作工人2名,廢棄物運輸、分類仍由公園、道路原有的綠化養護作業人員來完成,成品樣品檢測也是依托科研院校的力量協助。技術人員匱乏,業務管理骨干更是寥寥,這就導致了對其行業指導極其有限,泰州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快速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5、運行機制不完善,產業規模化尚未形成
目前,除了相關法規、政策滯后,資金、設備投入不足等外,處置方法和技術水平同樣不高,還遠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天德湖公園園林綠化廢棄物的加工處理技術只是參照其他地方現成的方法模式,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整個過程基本是人工操作, 機械化程度低,而且廢棄物粉碎后添加生物菌劑發酵周期較長,增加了占用場地的成本。處理方式單一、成品種類少、產品附加值低,這些都使得成品不具有競爭力,只能自產自用,無法開拓市場,從而嚴重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四、對策與建議
1、加強思想認識,提高重視程度
各級政府及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性,積極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探索和發展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并制定發展規劃方案,納入政府(部門)重點工作,逐年分步實施。同時,大力宣傳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處理及產品利用的知識,引導社會公眾對示范點項目基地進行參觀,加強對相關產品的效果認知。通過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使用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品的優越性及焚燒、填埋的危害,促進園林綠化廢棄物的科學合理利用。
2、出臺扶持政策,規范技術標準
政府應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漸禁止園林綠化廢棄物的填埋和焚燒行為,并結合泰州發展實際,出臺相應的扶持方案,給予相關政策扶持。發改、科技、園林、環衛及科研院校等部門應加強調研,通力合作,聯合推進,規范行業標準,使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從規劃布局到加工利用等一系列環節都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注重人才培養,強化行業指導
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可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強隊伍建設,逐步培養出一批復合型、技能型專業人才。一方面,邀請專家學者對技術人員進行園林綠化廢棄物分類收集、機械操作、加工應用等專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赴外省、市考察調研,充分學習借鑒其他先進城市的實踐經驗,拓寬視野,取長補短,為我所用。另外,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應加強技術指導,從而帶動全行業的發展。
4、加大資金投入,促進產業發展
政府應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進行園林綠化廢棄物的收運、處理,作業隊伍、處理單位可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擇優選擇有資質的企業,逐步把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向市場。政府還應劃撥專項計劃資金,給予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校長期穩定、相對充足的財政補貼和科研經費支持。加強科技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示范應用推廣,推進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化健康持續發展。
五、結語
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城市發展循環經濟、節約型園林的重要內容之一,泰州園林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以天德湖公園為試點,正處于剛剛起步發展的探索階段,雖暫遇困難但前景廣闊。相信假以時日,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資源化利用將代替傳統的焚燒或填埋,成為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的首選處理方式,從而真正實現綠化垃圾的“變廢為寶”。
參考文獻
1、王芳,李洪遠.綠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前景展望[J].中國發展.2014(2)
【關鍵詞】小城鎮;園林綠化;問題;對策
一、目前小城鎮園林綠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主要問題
(1)缺乏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小城鎮在房屋、道路、橋梁、農貿市場、汽車站點等建設中,往往能夠做出科學的工程預算,但是對于城鎮的綠化工作一般都缺乏足夠的重視,或關注點很少、建設面很窄,或虎頭蛇尾、草草完工,或有頭無尾、成為爛尾工程,或壓根就沒有考慮、沒作安排。
(2)脫離實際、生搬硬套現象比較嚴重。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小城鎮,總想把城鎮裝扮得洋氣點,于是盲目照搬大城市環境綠化的模式,喜歡站在大城市人的角度來審視小城鎮的綠化工作,如盲目引進物種,造成生態和景觀不和諧。他們在城鎮綠化工程設計時,對本地的情況考慮不足,對本地的生態和氣候條件缺乏足夠的重視,熱衷于引進外來物種,結果因成活率低而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損失,甚至產生潛在的生態危機。
(3)缺少特色,同質問題十分突出。在城鎮綠化上理應立足本地的條件,結合本地的特點,形成本地的特色,而不是你建我也建,你有我也有,搞所謂的“大眾化”、“一般性”。在我國,尤其是在邊遠的地區,過去長期處于相對封閉落后的狀態,即便是一個很小的村落,也可能存在著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些地區的小城鎮綠化若不體現其地方特色實屬憾事。
(4)急功近利,形象工程偏多。一些城鎮的領導者注重近期顯效,注重形象工程。在抓綠化項目上同抓其他工程建設一樣,盲目追求指標,以完成工作指標為首要任務,如講究種植什么物種,講求種植的數量;講究綠化地理位置,追求綠化的面積。至于綠化樹木能否成活,綠化的草坪能否得到保護保養則不是綠化工作的重點了。
(5)虎頭蛇尾,不少綠化項目成為砸錢項目。在城鎮化發展中,城鎮居民的總體素質雖然普遍提高,但是小城鎮急劇膨脹的新增居民基本來自農村,這些新近改變身份的居民素質參差不齊,從總體情況看還是處于偏低水平,所以小城鎮在景觀維護方面還不盡如人意,不少綠化物常遭人為破壞。
2、原因分析
(1)思想上不夠重視,對小城鎮園林綠化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有的城鎮綠化工作在城鎮規劃時和建設初期比較重視,但不能堅持,最終成了爛尾工程;有的城鎮的綠化工作是這屆領導重視,換屆后就沒有領導去關心了,新官不理舊事,上一屆沒有完成的綠化工程也就有始無終。根本原因是從領導到居民對綠化工作都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對小城鎮做規劃時更缺乏超前意識。
(2)決策上不夠科學,對小城鎮園林綠化的本土化認識不到位。在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這就是以為越洋氣越好,越豪華越體現現代化,其實則不然,傳統的、鄉土的東西生命力最強。例如,一些從外地引種的花草,看似新奇艷麗,但成活率不高,而且顯得特別嬌貴,培護十分困難,花費了大價錢卻扎不了根。
(3)資金上不夠充足,小城鎮園林綠化項目資金難以到位。有些項目開工時資金還有保障,但是隨著工程的進展出現了資金斷鏈現象,影響了工期和工程質量。還有些項目由于投資方或施工方預期效益不高而缺乏后續投資或施工的積極性,使這些項目成了小城鎮的“頭痛工程”,甚至是“矛盾焦點”。
(4)管理上難以持續,小城鎮綠化管理往往不能及時到位。許多綠化項目完工后得不到良好的養護和管理,造成一些植被自然枯萎或者人為破環,即便反復綠化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一些小城鎮抓綠化工作存在形式主義,表現在思想認識上側重于樹形像立政績;表現在工程項目上重建設輕管理,工程上馬時轟轟烈烈,工程結束后靜靜悄悄。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思考
1、科學規劃,凸顯地方特色
要科學規劃綠化用地,把園林綠化工作放入城鎮建設的大系統中去進行研究,盡可能做到建設用地和綠化用地的統一規劃、合理布局、有序實施,把園林綠化工作擺到和房屋、道路一樣的高度來思考。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差異性大,文化和風俗也充滿著地域性和多樣性。其中,不乏存在自然環境特色、歷史文化特色的古城和小鎮。所以在小城鎮的園林綠化建設中,應充分考慮和重視這些特色,要結合當地的歷史沿革、人文特點、民族習慣來考慮公園、景點的設置;要對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做深入的調查研究。特別是要對文化古跡遺址、歷史人物、廟會場所等和當地人生活有很大關系的地方,做到盡可能的保護,并單獨研究其綠化方案。在總體規劃中要盡量使特色文化和園林綠化規劃和諧統一。
2、加大宣傳,全面提高認識
小城鎮應當加大園林綠化建設的宣傳力度,使人們從思想上重視城鎮的園林綠化工作,了解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城鎮的園林綠化對美化城鎮、改善人文環境和生活環境、促進城鎮經濟繁榮和全面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增強人們熱愛城鎮植被,保護城鎮花草樹木的自覺性;共同制止破環城鎮植被的行為,使人們在思想上、行動上對保護園林綠化成果有科學的認識,為園林綠化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的環境,也為提升小城鎮的精神文明水平創造良好的氛圍。
3、因地制宜,適時適度引種
小城鎮的園林綠化應以本地生物為首選物種,本地的物種對本地氣候和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其成活率必然會比引進的外來物種要高,而且對本地生態鏈的影響要比任何外來物種帶來的影響要小。以本地原有物種為主體,不僅能夠取得良好的綠化效果,而且可以大大節省后期養護成本。在保證成活率的前提下適時適度引進外來物種,并使外來物種與本地的生態環境相一致,保持和維護生態多樣性。大自然的生態環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引進物種雖然多為植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像動物那樣明顯,但是不同的物種需要的光、水、土等都不盡相同,植物的繁殖生長能力也大相徑庭。
4、多方籌措,確保資金到位
資金在園林綠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城鎮園林綠化項目難見成效或難起長效,資金不到位是其關鍵問題。園林綠化建設的公益性決定了其項目好定資金難籌, 在小城鎮園林綠化的建設過程中,往往是依賴國家財政或以政府牽頭、集體個人參與來籌資。為此,在資金的籌集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做到多元化,充分調動各方力量,要通過開展“熱愛家鄉,建設家鄉”主題宣傳活動,激發人們捐資助建的熱情。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要把綠化用的資金和項目總體協同起來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