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愛發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產婦護理8篇

時間:2023-07-18 09:34:5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產婦護理,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產婦護理

篇1

產褥期家庭護理

產褥期自我檢查:分娩后1周內,檢點包括:子宮收縮情況,惡露的性狀,腹部、會陰傷口愈合情況,了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測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產后排尿功能的檢查,的檢查。

產褥期的護理及衛生指導:每日應沖洗外陰。用消毒會陰墊,保持會清潔,預防感染。如傷口腫脹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紗布濕敷,還可用0.01%~0.02%高錳酸鉀水坐浴。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熱水漱口、刷牙、洗腳、洗澡。

剖宮產術后家庭護理

飲食指導:因手術創傷及母乳喂養,身體能量消耗大,出院后要增加營養,排除陳舊觀念,合理安排膳食。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為盡快恢復體力,防止營養過剩,產婦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做保健操,經常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不要用肥皂水和酒精擦洗,以防皺裂。

對手術刀口局部的護理:出院后一期愈合的傷口,可在瘢痕處用示指輕輕按摩,促使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瘢痕牽拉的不適感;刀口處發癢時,禁用手抓。

要堅持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可以促進惡露盡快排出,有利于子宮復位,使產婦加快康復。

產后恢復需注意的事項

產婦忌不刷牙,產婦在月子里不刷牙危害很大。產后的前幾天,為了補充營養,促進體力恢復,常給產婦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每天多達6~7餐,大量的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牙縫里,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變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使齲齒、牙周炎、口腔炎等發病率大大增加,甚至鏈球菌感染誘發風濕熱、腎炎、心臟病。

產婦在分娩后3個月內忌多吃味精

一般而言,成年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內的嬰兒,如果乳母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對嬰兒有不利影響,過量的谷氨酸鈉能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的結合,生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谷氨酸,而鋅卻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的缺乏,這樣,嬰兒不僅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還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后果。

產婦忌不洗澡、不梳頭

按科學規律,產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腳、及時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于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汗液排出。還可調節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一般產后1周可以擦浴,1個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內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臟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時室溫要保持在34~36℃,水溫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涼。梳頭不僅是美容的需要,而且通過木梳剌激頭皮,還可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以滿足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防止脫發、早白、發絲斷裂、分叉等。產后梳頭有益無害。

產婦不急于服用人參

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而剛生完孩子的產婦,精力和體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人參是補元氣的藥物,服用過多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的流動。這對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十分不利。因為產婦生孩子的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客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

因此,產婦在生完孩子的1周之內,不要服用人參,分娩7天以后,產婦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少量服人參,有助于產婦的體力恢復。但也不可服用過多。此藥屬熱,會導致產婦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產婦食用多種多樣的食物來補充營養是最好的辦法。

篇2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1(c)-038-02

影響分娩的因素是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心理因素。分娩雖然是生理現象,但對于產婦確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也可以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和健康,同時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分娩。安定產婦的情緒,給予產婦必要的心理支持使產婦順利分娩,是我們助產人員的職責。

1 臨產婦的心理狀態

1.1 焦慮心理

相當數量的初產婦從親友處聽到有關分娩的負面信息而怕疼痛、怕出血、怕發生難產、怕胎兒性別不理想、怕胎兒畸形等,致使臨產后情緒緊張,處于焦慮狀態。

1.2 恐懼心理

害怕陌生的分娩環境,害怕宮縮痛,害怕周圍產婦痛苦地或喊叫,害怕醫務人員的面孔,害怕陰道分娩不成功再行手術,產程中表現為緊張不安,拒絕飲食和休息。

1.3 失去信心

宮縮引起的腹痛、腰痛、排便感等,使產婦難以忍受而感到煩躁不安,不斷或哭泣,精神高度緊張而失去自然分娩的信心,盲目要求剖宮產及催產。

1.4 矛盾心理

對即將出生的新生命抱著期待、喜悅的心情,另一方面對分娩心懷恐懼,擔心分娩不順利,擔心胎兒安危,而感到憂慮和緊張。

1.5 急躁心理

隨著規律宮縮的開始,疼痛加重,產婦對疼痛的耐受能力下降,產生急躁情緒,急于結束分娩。

2 心理因素分析

心理因素影響著人的痛閥,臨產婦由于精神恐懼,可導致交感神經的活動功能超過副交感神經的正常抑制力,造成機體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加;另一方面產婦如果把注意力過分地集中于對疼痛的感受時,痛覺也增大。分娩時產婦的心理反應特點表現為焦慮、 恐懼、抑郁。我們應告訴產婦這樣一個道理,適當的焦慮可提高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而過度焦慮則不利于適應環境,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是增加助產率和產后出血的一個可能因素。不良的情緒反應可使痛閥下降,加重疼痛。緊張-疼痛綜合征可使產程延長,同時減少子宮血流,使胎兒缺氧。應激狀態的產婦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我評價下降,缺乏自信,由應激引起的強烈情緒反應使產婦分娩的自控能力降低或喪失等。因此,首先我們要給產婦提供一個溫馨的環境,待產室和產房都應該清潔、安靜,讓產婦感到舒適安慰,避免其他產婦哭喊的刺激;耐心、熱情地向產婦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崗位,讓產婦熟悉分娩過程及分娩環境,減輕產婦心理負擔;態度熱情,服務周到,說話和氣,增加產婦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操作時動作熟練,注意幫助產婦消除恐懼感,克服焦躁的情緒。

3 待產時的心理護理

產婦入院以后,心情很緊張。我們要用親切和藹的態度,耐心傾聽產婦的陳述,認真仔細地做好各項檢查,耐心解答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各種詢問,使產婦及家屬覺得我們醫務人員有知識,有經驗,可信賴,從而產生安全感,同時也可獲得產婦的配合。

臨床中,有的產婦剛一見紅,精神就高度緊張,發生不規律宮縮就難以忍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當真正進入產程則精神疲乏、宮縮乏力,易發生難產。對于這樣的產婦,我們要告訴她分娩是生理過程,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向產婦講述什么是臨產先兆,什么是正式臨產,盡可能消除其緊張心理,給予其更多的安慰和鼓勵。

4 臨產時的心理護理

第一產程: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從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大3 cm為潛伏期,其特點是宮縮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時間平均為8 h。這一期間產婦易產生焦慮情緒,盼望盡快結束分娩。這時助產人員要向產婦解釋宮口開大到分娩結束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耐心等待。如果規律宮縮在日間,鼓勵多活動,采取不同,如走、蹲、跪、坐等。適度的活動有助于宮口擴張及先露下降,如在夜間,應鼓勵產婦在2次宮縮間歇期繼續睡眠,以免分娩時乏力。如果已經破膜,要讓產婦平躺,不能活動以免臍帶脫垂。鼓勵產婦進食,吃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勤排尿,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總之,在潛伏期需要使產婦有一個平靜的心境,做好體力的積蓄準備。

活躍期是指宮口開大3~10 cm,所需要的時間平均為4 h左右,宮縮特點是持續時間較長,間歇時間較短。產婦會大聲叫喊或,產生恐懼心理,擔心是否會發生難產。這期間要穩定她的情緒,不要大聲訓斥,守護在產婦身旁,告訴她產程進展情況,同時談些輕松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密切觀察宮縮情況和胎心的變化,態度和藹可親,從而使產婦情緒良好,增加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最終有信心分娩。

第二產程:宮口開全后,大部分產婦感覺疼痛較以前減輕,情緒會變得穩定,但不會配合宮縮用力。此時助產人員要教會產婦正確的用力方法。尤其是初產婦,教會她們掌握分娩時必要的呼吸技術和軀體放松技術。無宮縮時要幫助產婦擦汗、喂食物和水,不斷地鼓勵、安慰產婦,幫助其樹立順利分娩的信心,盡量縮短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分娩即將結束,此時產婦感到輕松,關心胎兒的性別和發育情況,當孩子的性別不符合產婦的理想時,可暫時不告訴她,避開她的詢問,盡量安慰她,勸其休息,待胎盤娩出后按摩子宮至子宮收縮良好后,再將實情告訴她,以免對產婦產生惡性刺激,這樣可避免產后大出血的發生,也符合心理護理的要求。

第四產程:第四產程是胎盤娩出后2 h,這一過程中,雖然產婦在分娩中耗費了大量的體力,但從精神上真正體會到做母親的幸福感。助產人員要協助產婦早開奶,并告訴她母乳喂養的好處,幫助產婦喂食物和紅糖水,使產婦覺得似有親人在身邊一樣,會感到莫大的安慰。

5 體會

給產婦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使其心情愉快,幫助其熟悉住院及分娩的環境,指導產程中的進食、和休息,調動起內因的積極性,有利于產程的進展、產婦和胎兒的健康。

總之,做好心理護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醫護人員在分娩的每個環節中,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護理計劃。首先要消除產婦焦慮、恐懼、急躁的情緒,給予關懷,縮短第二產程;其次是融洽醫患關系,取得產婦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配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及護理水平,使工作進行的更順利。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69.

[2]黃醒華.最佳妊娠寶典[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3.152-153.

篇3

【關鍵詞】產后抑郁;心理狀態;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215-01

產后抑郁是產后6周內出現的抑郁癥狀,生育一個健康寶寶是孕產婦們的共同心愿,孕產婦在經歷懷孕、分娩、產褥期、哺乳等一系列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心理、生理改變,患者最突出的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現為無精打采、困倦、易流淚和哭泣。患者經常感到心情壓抑、郁悶,常因小事大發脾氣。患者本人也能夠覺察到自己情緒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將之歸咎于他人或環境。此癥狀不僅影響到產婦,而且還影響到嬰兒、家庭、社會。

1.1核心癥狀

1.1.1情緒低落

病人體驗到情緒低,悲傷,常感覺到心情壓抑,沮喪,情感淡漠,情緒的基調是低沉、灰暗的,病人常常訴說自己心情不好,高興不起來。病人常常可以在壓抑狀態下所體驗的悲觀、悲傷情緒與喪親所致的悲哀情緒相區別。在抑郁發生的基礎上病人會感到絕望、無助與無用。

1.1.2興趣缺乏

病人體驗不到樂趣是常見的癥狀,不愿意參加正常的活動,甚至疏遠親友,有的病人雖可參加娛樂活動,但無法體驗到應有的樂趣,對生活時常缺乏信心,覺得生活無意義。

1.1.3樂趣喪失

是指病人無法從生活中體驗到樂趣或稱為缺乏。

1.2心理癥狀群

1.2.1焦慮[1]

焦慮與抑郁常常伴發經常是抑郁癥的主要癥狀之一,病人常用“心里難受”、“沒有意思”等替代,或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無動于衷,為掩蓋或否認心情不好強裝笑臉,使身邊的人也無法認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有的病人焦慮情緒非常明顯甚至將抑郁情緒完全遮掩,有的病人無故抱怨他人對自己不好,未盡到責任等。有的病人言行激越還導致和家人、朋友的關系惡化。

1.2.2自卑觀念明顯

自我評價較低,自暴自棄,自責、自罪,或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戒心,與家人關系不協調,病人對自己既往的一些輕微過失痛加責備,認為自己的一些過失讓別人感到失望,嚴重時達到妄想程度。

1.2.3認知癥狀

認知功能致變也是抑郁癥患者常見的癥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和計算、理解、判斷力下降等。

1.2.4多疑敏感

病人常在情緒低落等的影響下出現關系妄想、自責自罪、嫉妒妄想、罪惡妄想、無價值妄想等。

1.2.5自殺觀念和行為

是常見的癥狀,也是最危險的癥狀。但病人常不明確表達,甚至否認有自殺觀念。產婦擔心自己不能照顧嬰兒自己或嬰兒會受到傷害等。重者甚至絕望,出現自殺或殺嬰傾向,有時陷入錯亂或昏睡狀態。

1.3軀體癥狀群

1.3.1睡眠紊亂

是抑郁狀態最常伴隨的癥狀之一,有早醒的病人更是如此。早醒后,病人即陷入痛苦絕望之中。

1.3.2食欲紊亂

主要表現為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食欲減退的發生率約為70%左右。

1.3.3精力下降

常在主觀上感到精力不夠,表現為無精打采,疲乏無力,懶惰,甚至需他人幫助料理日常生活。

1.3.4晝重夜輕

病人的心境常有晝夜節律改變,即情緒在晨間加重。病人一睜眼,就在為新的一天擔憂,不能自己。在下午和晚間有所減輕。

2.1一般護理

2.1.1睡眠護理

抑郁患者往往因居住環境、失眠、早醒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痛苦有關。嚴重失眠、早醒會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加重病情的發展。要隨時評估病人的睡眠情況,并了解失眠、早醒的原因。若因環境改變或一時間的苦惱而造成的失眠,可通過與病人交談,緩解其心理不適感,無需用藥。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則應針對原因給予相應措施,以增進病人的睡眠時間和質量。

2.1.2飲食護理

抑郁患者大多出現食欲減退,故應根據病情提供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2]。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提供家庭式飲菜,增加食欲并注意飲食衛生,創造潔凈的飲食環境。

2.1.3安全護理

提供舒適、安靜、安全的環境,杜絕出現自殺物品如刀、繩、玻璃等。生活設施應安全,不能用作自殺工具。避免外界對病人的不良刺激與影響,限制與其他抑郁患者接觸,以防止抑郁情緒的互相感染。

2.2心理護理

2.2.1傾聽

傾聽產婦的傾訴,充分理解病人的抑郁體驗,并觀察產婦情緒狀態的變化和母嬰之間接觸和交流情況。建立良好的治療性護患關系,幫助其分析、認識精神癥狀。教會病人如何正確應對和疏解自殺危機的方法。

2.2.2傾訴

鼓勵病人主動訴說內心的痛苦和想法,尊重病人的隱私權。詢問產婦對本次分娩的期盼和實際體驗,鼓勵其回想分娩情景的頻率,和對分娩的感受。并了解產婦對嬰兒的態度,對嬰兒有無混亂、失望或憤怒情緒,并從產婦的傾訴中了解其作為一個新母親的感受。對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郁癥病人,應鼓勵病人訴說其異常的感知和思維[3],以及受不良情緒影響的體驗并與其探討積極的應對方式,但不宜對病人進行強制性或防衛性教育與辯論,當病人的病情恢復到一定程度,才可對其病態體驗提出合理的解釋。

2.2.3家庭干預[4]

評估產婦社會活動和社會支持系統,了解病人的興趣愛好,鼓勵其參與易完成、有趣味的活動,引導病人關注周圍及外界的事情。了解產婦與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關系和其他人交流、互動的情況,以及個家庭成員的角色行為。充分利用家庭資源,增進家庭對疾病的認識,引導家屬共同面對病人問題,調整家庭的適應能力。在這同時,產婦需認識到接納一個新的家庭的重要性,與丈夫一起擔當家長的責任,調節好從夫婦兩人生活方式到夫婦與孩子三人的生活方式。指導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員加倍的關心產婦,提供嬰兒喂養和護理知識,耐心幫助產婦護理和喂養自己的孩子,鼓勵產婦表達自己的心情并與其他產婦交流等均有助于提高產婦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促進接納孩子,接納自己。

產后抑郁的癥狀比產后沮喪持續長,可持續數周。通常發生在分娩后的數日或數周。心理護理對緩解癥狀、配合治療、預防復發都有極大的幫助。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性心理治療如支持、鼓勵、保證、解釋、傾聽等。

產后抑郁是是一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癥狀群,可持續數周。對于初產婦是一個應激因素,由于社會角色的完全改變;對她們的認知和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變。為了保障產母安全渡過產褥期,進行有效的母乳喂養,必須對抑郁的產母進行心理護理,為產婦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家庭環境,減少產后并發癥給產婦帶來的心理負擔,切實提高產婦和兒童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文清,祈劍云,劉利華,等.產后抑郁癥、焦慮癥的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3,4(6):421―424.

[2] 邵小玲,董曉琪.200例住院患者營養問題的調查及護理干預[J].護理與康復,2007,6(9):586―588.

篇4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接收的健康產婦91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5例)和研究組(46例);對照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6.23±3.57)歲;分娩方式:剖宮產25例,自然分娩20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4例,中學16例,小學及以下15例;研究組年齡22~34歲,平均年齡(26.13±3.63)歲;分娩方式:剖宮產25例,自然分娩21例,文化程度:大專以上15例,中學17例,小學及以下14例;兩組產婦年齡、分娩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了解產婦及嬰兒基本資料,對產婦進行常規知識培訓并發放健康教育知識手冊。研究組選擇經過專業訓練的護士進行整體護理,護理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與產婦建立良好關系,并對產婦心理進行評價,以此來制定科學合理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健康教育:選用宣講、多媒體影像播放等形式對產婦進行產后注意事項教育,如飲食、性生活、自身清潔、母乳喂養以及避孕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以提高產婦掌握孕產知識的程度;③環境護理:營造舒適、安靜且和諧的病房環境,以保障母嬰睡眠質量。

1.3觀察指標

采用SDS、SAS對產婦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定,有抑郁癥狀為SDS標準分≥50分,有焦慮癥狀為SAS標準分≥50分;統計兩組產婦自身保健、母乳喂養以及新生兒護理等孕產知識掌握率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孕產知識的掌握情況比較

研究組產婦孕產知識掌握率86.96%高于對照組66.67%,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SDS、SAS評分情況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產婦的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產科護理是醫院日常診療以及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產婦及嬰兒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還對產婦及其家庭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圍生期對產婦予以科學合理的整體護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可得護理后兩組產婦的SDS、SAS評分以及產婦對孕產知識掌握率兩項結果,其中分析兩組產婦對孕產知識掌握率情況,可知研究組產婦對孕產知識掌握率為86.96%,顯著高于對照組66.67%,說明予以整體護理干預可促進產婦對自身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以及新生兒護理知識方面掌握程度的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整體護理干預除對產婦進行常規護理外,其選擇受過專業培訓的護士進行護理,可有效為產婦提供更為專業的孕產信息以及護理。此外,通過宣講、多媒體教學等形式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即飲食健康教育、性生活教育、自我保健教育以及母乳喂養教育等產后注意事項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可有效消除初產婦產后的困惑和疑慮,進而實現提高產婦對孕產知識掌握率的目的。同時進一步分析兩組產婦護理后的SDS、SAS評分情況,可知經護理后研究組產婦SDS評分為(36.57±2.53)分、SAS評分為(37.58±2.24)分,顯著優于對照組(45.77±2.01)分、(47.76±2.65)分。該結果表明予以整體護理后產婦未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本研究結果與鄭巧玲等的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產婦產后由于性激素、社會角色以及心理變化給身體、情緒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變化,產婦可能會出現產后憂郁癥,其不僅對產婦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產婦及其家庭生活質量造成影響。整體護理干預及時地對產婦進行心理評價,并針對產婦的性格特點、心理狀態等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可以為產婦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進而對產婦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調節。

4總結

篇5

1 臨床資料

我們護理小組自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對62名產褥期產婦進行跟蹤保健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 產褥期的護理指導

2.1 飲食營養指導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產后第一天進清淡易消化飲食,以后飲食以營養豐富,高熱量,易消化為原則,多進湯汁及含鈣、鐵、碘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骨頭湯、豬蹄湯、海帶湯等。主副食合理搭配,每日要有適量的蔬菜補充維生素和鐵劑,為嬰兒提供豐富的營養,防止偏食或進食過量,宜少食多餐,夜間可加餐1~2次,多飲水,多進粗纖維、水果以促進腸蠕動,預防產后便秘。忌食酸辣,過冷或過硬食物及含酒類飲料。

2.2 休息與活動的護理指導

自然分娩的產婦產后24 h臥床休息,24 h后應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子宮復舊,惡露引流,大小便通暢,并能防止盆腔及下肢靜脈血拴形成,剖宮產者術后1 d導尿管拔出后可下床輕微活動,當天不能下床活動的產婦應在麻醉清醒后協助其在床上翻身。此外,產褥期應保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每天8~10 h睡眠,以利于乳汁分泌和產后康復,自然分娩者2周后可從事少量家務活動,剖宮產術后全休1個月,活動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蹲位,提、擔重物和重體力活動,以防子宮脫垂的發生。

2.3 大小便指導

產后2~4 h應鼓勵產婦排尿,如產后6~8 h仍不能自行排尿,應采取以下措施:①解除產婦怕排尿會引起會陰疼痛的顧慮,鼓勵和幫助下床排尿。②用溫開水沖洗會陰,或用熱水袋置于產婦下腹部,刺激膀胱收縮。③必要時給與導尿。

產后腸蠕動減弱,又因臥床,會陰傷口疼痛,常有便秘。為預防其發生,應鼓勵產婦早下床活動,除飲食、水果、蔬菜外,必要時可給緩瀉劑,或肥皂水灌腸。

2.4 個人衛生指導

2.4.1 因產婦產后出汗多,應常用溫水擦浴,可洗發,勤換內衣及床單,使用消毒衛生會陰墊,保持皮膚及會陰清潔,但沐浴后應立即用浴巾擦干,注意保暖以防受涼。產婦大小便后及喂奶前均應洗手。

2.4.2 自然分娩后應鼓勵和督促患者多飲水,保證在2~4 h內自行排尿,避免膀胱過度充盈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

2.5 會陰護理指導

2.5.1 觀察和記錄惡露量、性狀、顏色及氣味。

2.5.2 血性惡露:持續3~7 d,量多鮮紅。

2.5.3 漿液性惡露:約7~14 d,血量減少,成褐色漿液。

2.5.4 白色惡露:約14~21 d,粘稠色澤變為黃白色。

惡露產后三周左右基本消失。以上三種惡露的出現是一個連續過程,是子宮出血量逐漸減少的變化規律,惡露僅有血性氣味,如各期惡露時間延長或有氣味,說明子宮復舊不好或宮腔感染,應及時治療。

2.6 心理調節的指導

鼓勵產婦產后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并說明好的心情能更好地促進乳汁的分泌及抗體恢復,特別是一些生男生女不如意的產婦,更應注意心理方面的開導,同時要求家屬配合我們的工作,避免因精神因素導致宮縮不良,而引起產后出血及產后抑郁癥。

2.7 父母的教育

所有產婦皆有學習,掌握衛生知識的需要,如嬰兒喂養及護理技術等。為此我們制作了各種宣傳資料和小冊子,責任護士從產婦入院起便將產婦產后各系統的變化及護理事宜詳細教給產婦及家屬。并在執行護理時示教給嬰兒換尿布、洗澡、喂奶、臍帶護理等。嬰兒出生后就有感覺,故在給嬰兒做事時,要同嬰兒講話,并看著孩子的眼睛,多撫摸孩子,以交流感情,促進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發展。教給預防疾病的知識等。

2.8 居室環境指導

告訴產婦室內最適宜溫度為26~28度,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注意開窗通風。冬天也不要緊閉門窗。如使用空調應注意定時開窗通風,避免出現產后發熱和受涼。

2.9 護理指導

護士檢查前首先評估其胸罩是否合適,并提出建議。觀察大小,有無凹陷,有無紅腫;輕輕觸診,檢查有無發熱,腫脹及硬塊,詢問有無壓痛;觀察有無皸裂。輕輕擠壓乳暈,可有乳汁溢出,觀察乳汁性狀,然后擦干。在進行檢察時,可向產婦講解衛生護理技術。

產后1 h可以開始哺乳,此時可能無乳汁或很少,但亦應讓嬰兒吸吮,因吸吮刺激泌乳及子宮收縮。以后2 h一次,夜間3~4 h一次,每次15~30 min。開始哺乳前,護士應幫助產婦清洗、。

3 性生活及避孕指導

產后6周內禁止性生活,因產褥期生殖器官未完全復舊,不宜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排卵可在月經復潮前恢復,應采取避孕措施。正常分娩后產后三個月可放宮內節育環,剖宮產避孕三年方可再妊娠。如過早妊娠,因子宮有瘢痕,行人工流產有穿孔的危險。妊高征產后42 d起應采取避孕措施。

4 產后健康檢查指導

囑產婦及家屬,分娩后42 d一定來院檢查,以了解產婦全身及生殖器官恢復情況,檢查情況。產后要堅持母乳喂養,即使乳汁不多,也要堅持讓嬰兒經常吸吮,這樣才能刺激分泌乳汁,同時也利于子宮的恢復和減少產后出血,還有利于恢復體形。同時對嬰兒進行全身檢查,了解生長發育情況,進行保健咨詢。

5 產褥體操指導

篇6

【關鍵詞】婦產科;產后尿潴留;護理工作

產婦產后尿潴留是一類常見的產褥期并發癥,指的是再產婦生產后6到8小時以內并不能進行排尿或者沒有尿意,而導致膀胱尿液不可以排掉的臨床癥狀。它不僅會使產婦更加痛苦,影響其乳汁的正常分泌,同時也會導致宮縮無力,使陰道內出血量大量增加,是泌尿系統疾病感染的重要原因,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通過觀察產婦的排尿情況,分析了產后尿潴留的病因,并總結了臨床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誘發產婦產后尿潴留發病的病因分析

1.1產婦心理原因

一般產婦對于分娩并沒有經驗,認識度不足,產婦臨產之后,并未進行膀胱尿液清空處理,而使胎頭下降,延長了生產過程,會誘發產后尿潴留。

1.2 體內內分泌激素原因

產婦會因妊娠時自身內分泌激素變化,子宮會增大,使盆腔組織受壓,其中尿道和膀胱會有水腫和充血現象,膀胱尿道就會被抑制,使膀胱三角處與尿道口發生水腫,引發尿潴留。

1.3 壓迫原因

產婦在分娩時,膀胱長時間受胎頭壓迫,且子宮的下段和子宮底韌帶及主韌帶因過度伸張,也會伸拉膀胱,膀胱充血會更嚴重,引發尿潴留。

1.4 藥物使用原因

產婦若患有妊娠高血壓癥在其產前及產中,都會使用解痙藥如硫磺鎂等,來緩解膀胱的收縮及張力。產后也會使用大量宮縮劑,子宮因收縮在直腸的子宮凹內,尿道會受壓迫,引發尿潴留。

1.5 產婦態度原因

產婦會因為的撕裂及縫合,擔心傷口的疼痛及裂開后受感染而不敢排尿,再加上產婦自身分娩疲勞,膀胱張力偏差,抑制了尿道括約肌的痙攣,引發尿潴留。

1.6 尿道損傷原因

因產婦生產中膀胱充盈,在其宮縮時需插入導尿管,若操作失誤會使尿道內黏膜受損,而拔管卻仍不注意而刺激到尿道黏膜,使其水腫,引發尿潴留。

2 產婦產后尿潴留的護理措施

2.1 加強對產婦尿潴留預防意識的宣傳

依據產婦產后的心理和臨床表現差異,給予產婦針對性分娩致使的宣教。對于臨床內不同產程生理變化和正常分娩過程進行講解,以及尿潴留預防的指導。在生產過程中,囑咐產婦每隔2小時排尿一次,教其如何在病床排尿,預防膀胱的充盈及胎頭的下降。如果產程中需給予導尿處理,要嚴格控制操作過程,防止導尿管的插入損壞尿道黏膜。在產后應叮囑產婦多喝水,產后盡量2小時之后排尿處理,促進其排尿功能的恢復。如果產婦因精神太過緊張,不可以有效的排尿,護理相關人員應針對性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恐懼緊張的心理,誘導其順利排尿。

2.2 有效誘導產婦排尿的處理方法

如果產婦排尿比較困難,可指導其通過按摩子宮和外陰清洗和來進行改善處理。步驟如下:第一,用手將產婦的宮底內部壓住,手掌力朝下腹部位置朝腹壁方位輕柔性按摩,以患者的耐受程度調整,持續性按摩15分鐘;第二,用消毒溫水清洗尿道口及外,用來緩解尿道括約肌的痙攣。這兩種措施可以幫助產婦的婦膀胱充盈內狀況,腹痛感有無,而減少膀胱的受損。

2.3 針對產婦合理生活的護理工作

對于產婦排尿困難的生活習慣應得到改善,飲食結構相應調整,并保證足夠的睡眠等,對于產婦的尿量及色澤進行觀察,及是否有尿液殘余量和腹痛,幫助病患順利排尿。必要情況下刺激其相關穴位處理,在中醫范圍內,如氣海、中級、關元等都是利尿穴位,進行逆時針方向按摩,使膀胱受到擠壓,誘導性使膀胱收縮有利于其排尿。

2.4 針對產婦的合理藥物的護理工作

若對產婦誘導性排尿處理失效,而引發尿潴留病癥,可以使用“新斯的明”對其肌內注射。讓病患平躺床上,小腿處屈曲,找到其足部三里處穴位,注射0. 5mg 新斯明針,對三里穴位做邊注射邊刺激處理,用來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促進排尿。也可以依據產婦的排尿神經發射性機制,采取溫性肥皂水灌腸處理和開塞露,促進膀胱括約肌的收縮,并采用腹壓方式排尿。

2.5 針對產婦的儀器促尿護理工作

產婦產后可使用及紅外線燈以及多功能的電腦治療儀器來促使產婦順利排尿,先使用紅外線燈對產婦排尿困難的膀胱區域照射20分鐘左右,再使用多功能的電腦治療儀器放置在產婦的恥骨部位。電磁波可以有效的緩解平滑肌的痙攣,恢復其神經的傳導功能,膀胱的擴張敏感度會增強,然后再使用紅外線對產婦腹部熱敷,使其平滑肌得到松弛,用此可以有效的緩解膀胱括約肌的痙攣現象,如果措施使用過后,可對產婦進行排尿指導。

2.6 針對產婦早期拔管處理工作

引發尿道括約肌因素主要有炎癥、麻醉、藥物及手術的作用,與此同時導尿管也會引起尿道括約肌的痙攣,因此有必要及時過早將尿管拔除,有效預防尿潴留。這么做的原因是在早期導尿管的拔出可以減少導尿管對于尿道過長時間內的刺激,從而防止尿路的感染,促使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復。

2.7 針對產婦導尿術應用的護理工作

如果一系列的促尿措施采取之后,產婦還是不可以順利自動排出尿液,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導尿術處理。留置內導尿管,防止子宮收縮比較困難,而引發產后出現大出血現象。且通過導尿管的留置,可以使膀胱的壓力減輕,有效的促使膀胱張力功能的恢復,每間隔3小時產婦可1次,在12小時之后可將導管拔除,再過2小時,就可指引產婦進行排尿處理。

3 對于產婦產后尿潴留的護理體會

對于因心理因素害怕傷口疼裂而引發尿潴留病癥的產婦可以采取條件反射的方法促進其排尿,對其耐心鼓勵和開導。而尿道口有擦傷類產婦因對疼痛太過敏感,應采取通便排尿方法。

陰道助產產婦因其產程長膀胱受胎兒的壓迫時間長,可采取針灸或穴位按摩方法,使膀胱括約肌松弛痙攣,改善膀胱黏膜的充血,使產婦順利排出尿液。臨床上經常采用無菌導尿技術留置導尿管進行導尿,但是此操作卻是最嚴重及最直接的尿路感染因素,因此引發的如拔尿管難使尿道受損,雖然預防了尿潴留但是也額外增加了患者痛苦。近年以來對于產婦產后尿潴留的護理方法有了許多新進展,尤其是中醫穴位的治療方法具有無不良類反應及療效顯著等特點,但是掌握穴位療法對于臨床護理人員來說也有定位及下針等難度,所以,相關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穴位療法的知識,對于產婦產后尿潴留護理工作的進展有很大意義。

4 結語

總之,對于產婦產后的尿潴留,應盡早預防督促并指導產婦進行排尿,觀察產婦膀胱的充盈及時性處理其排尿困難狀況,有效的預防產后尿潴留發生。同時,應針對性的對于不同病癥給以合理的護理,及時有效緩解產婦產后尿潴留,防止嚴重后果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彭玉霞.產后尿潴留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26:647-648.

[2]吳一軍,鄭燕飛,鄭聰霞.不同助產方式產后尿潴留的護理及原因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02:211-212.

[3]高衛娥.產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3,15:2017-2018.

[4]陳萍英,蔡麗娟,霍秀麗.產后尿潴留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7:104-105.

作者簡介

篇7

1.1產褥期自我檢查

分娩后一周內,檢點包括:

1.1.1子宮收縮情況產褥期第一天子宮底為臍平,以后每天下降下1~2cm,產后10~14天降入骨盆,經腹部檢查觸不到宮底,并檢查有無壓痛。

1.1.2惡露的性狀惡露由血液、壞死膜組織及粘液組成。分為:

①血性惡露約持續3~7天

②漿液性惡露約7~14天

③白色惡露約14~21天

產后3周左右干凈,血性惡露持續兩周以上,說明子宮復原不好。除看形狀外要聞惡露有無臭味,如有臭味說明可能有產褥感染。

1.1.3腹部、會陰傷口愈合情況:檢查傷口有無滲血、血腫及感染情況,發現異常動員產婦到醫院診療。

1.1.4全身情況了解一般情況、精神、睡眠、飲食及大、小便等。

測血壓:初次與第二次訪視中均測血壓,發現產后血壓升高應給予處理。

測體溫:產婦產后24小時內由于分娩疲勞,體溫輕度升高,一般不超過38度。產后3~4天,因腫脹,體溫有時可達39度,持續數小時,最多不超過12小時,如產后體溫持續升高,要查明原因并與產褥感染鑒別。

測脈搏:由于胎盤循環停止、循環血量變少,加之產褥期臥床休息,產婦脈搏較慢但規律,為60~70次/分。

測呼吸:因產后腹壓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約為14~16次/分,當產婦體溫升高時,呼吸和脈搏均加快。

產后排尿功能的檢查:經產鉗、剖腹產、滯產的產婦要特別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暢,預防尿路感染,指導產婦多飲水。

1.1.5的檢查檢查有無皺裂,乳腺管是否通暢,有無紅腫、硬結,乳汁分泌量是否正常。

1.2產褥期的護理及衛生指導

1.2.1外陰的清潔衛生每日應沖洗外陰。用消毒會陰墊,保持會清潔,預防感染。如傷口腫脹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紗布濕敷,還可用0.01%~0.02%高錳酸鉀水坐浴。

1.2.2注意個人衛生每天用溫熱水漱口、刷牙、洗腳、攛澡。

2剖宮產術后家庭護理

飲食指導:因手術創傷及母乳喂養,身體能量消耗大,出院后要增加營養,排除陳舊觀念,合理安排膳食。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為盡快恢復體力,防止營養過剩,產婦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做保健操,經常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不要用肥皂水和酒精擦洗,以防皺裂。

對手術刀口局部的護理:出院后一期愈合的傷口,可在疤痕處用食指輕輕按摩,促使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疤痕牽拉的不適感;刀口處發癢時,禁用手抓。

要堅持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可以促進惡露盡快排出,有利于子宮復位,使產婦加快康復。

3產后恢復需注意的事項轉產婦忌不刷牙產婦在月子里不刷牙危害很大。產后的頭幾天,為了補充營養,促進體力恢復,常給產婦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每天多達6~7餐,大量的食物殘渣留在口腔內、牙縫里,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變成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使齲、牙周炎、口腔炎等發病率大大增加,甚至鏈球菌感染誘發風濕熱、腎炎、心臟病。

4產婦在分娩后3個月內忌多吃味精

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無害的,而嬰兒、特別是12周內的嬰兒,如果乳母在攝入高蛋白飲食的同時,又食用過量味精,則對嬰兒有不利影響,過量的谷氨酸鈉能與嬰兒血液中的鋅發生特異性的結合,生成不能被機體吸收的谷氨酸,而鋅卻隨尿排出,從而導致嬰兒鋅的缺乏,這樣,嬰兒不僅出現味覺差、厭食,而且還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發育遲緩等不良后果。

5產婦忌不洗澡、不梳頭

按科學規律,產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腳、及時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保持汗腺孔通暢,有利于體內代謝產物通過汗液排出。還可調節植物神經,恢復體力,解除肌肉和神經疲勞。一般產后一周可以擦浴,一個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內洗盆浴,以免洗操用過的臟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時室溫要保持在34~36℃,水溫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涼。梳頭不僅是美容的需要,而且通過木梳剌激頭皮,還可促進局部皮膚血液循環,以滿足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防止脫發、早白、發絲斷裂、分叉等。產后梳頭有益無害。

6產婦急于服用人參

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這些成分能對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應。而剛生完孩子的產婦,精力和體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臥床休息,如果此時服用人參,反而因興奮難以安睡,影響精力的恢復。人參是補元氣的藥物,服用過多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的流動。這對剛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十分不利。因為產婦生孩子的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服用人參,有可能影響受損血客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產婦在生完孩子的一個星期之內,不要服用人參,分娩7天以后,產婦的傷口已經愈合,此時服點人參,有助于產婦的體力恢復。但也不可服用過多。此藥屬熱,會導致產婦上火或引起嬰兒食熱。產婦食用多種多樣的食物來補充營養是最好的辦法。

篇8

【關鍵詞】

產后尿潴留;原因;預防;護理

作者單位:136200遼源市婦嬰醫院

產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約14%,既增加產婦的痛苦,又因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而導致產后出血。所以必須向產婦解釋產后及時排尿的重要性和取得配合。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效果不甚滿意,而迫不得已實施導尿術,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機會,護理工作者為尋找有效的處理方法,進行的大量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許多經驗,可使患者免除導尿之苦,現做一綜述,以供同仁參考。

1 原因

由于產后疲乏,產婦急于入睡,而不愿意排尿,引起尿潴留。由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膀胱三角區受胎頭先露部的壓迫時間過久,引起膀胱張力低,導致尿潴留,會的腫脹疼痛,陰道的損傷,可在排尿時引起疼痛。由于疼痛反射可導致尿道括約肌反射性痙攣,可造成排尿困難,還有不習慣平臥床上排尿等因素。

2 預防

產后部分產婦會發生排尿困難。有的是膀胱脹滿,積尿已達500~1000 ml,而產婦并無脹滿需要排尿的感受。另一種情況是產婦感覺膀胱脹滿,急欲排尿,但苦于努力無效,不能自行排出尿液。這兩種情況均屬排尿困難,都會影響子宮收縮復舊,增加產后出血及泌尿系統感染的機會。

預防產后排尿困難的方法是最好在產后6~8 h主動排尿,不要感到有尿意再解。

排尿后仍應定時檢查恥骨上方膀胱是否脹滿。應鼓勵產婦定時排尿,不可憑尿意,靠感覺來決定是否排尿。因產后腹壁與膀胱松弛,產婦對膀胱容積的變化不敏感,如僅憑感覺可能會造成膀胱過度膨脹,進一步加劇排尿困難。

3 護理

3.1 產后2~4 h內鼓勵產婦多喝溫熱飲料,下床排尿,促使盡早排尿,每3~4 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過度膨脹引起排尿困難。對產婦6~8 h不能自解小便者,應積極采取措施協助排尿,以免發生尿潴留。

3.2 營造安靜溫馨舒適的排尿環境,擋窗簾、屏風,如病房內有其他男家屬可讓其回避,減輕心理緊張,樹立信心,采取產婦自己習慣的排尿。把產婦排尿問題做為產后24 h交班重要內容,鼓勵產婦多飲白開水或紅糖水,同時也可補充產時體力消耗,在產后4 h內必須排尿。對產后不能自行排尿,產生尿潴留者,可輕輕按摩下腹部再用溫水緩慢沖洗尿道口和外陰,聽流水聲,產生條件反射,以解除尿道括約肌痙攣,協助患者坐起或由他人扶助下床排尿,針灸三陰交、關無、氣海等穴位,刺激膀胱收縮排尿。

3.3 如在病室內仍無法排尿者,囑患者穿好衣褲,扶行去公共衛生間排尿。一般在環境的誘導下,很多產婦能反射地自行排尿,治療尿潴留有效率達80%以上。

3.4 熱療法與熱滾動按摩療法

3.4.1 熱敷尾骶部法 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對產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物理方法誘導,再配合熱敷尾骶部可大大提高排尿效果。其方法是將毛巾浸于45℃~50℃的溫水中,擰至半干,迅速敷于尾骶部,持續5~7 min,直徑范圍10 cm左右,1次效果不佳,可重復3~4次,熱敷該處可興奮骶髓排尿中樞,促使膀胱產生有力收縮。

3.4.2 紅外線燈或周林頻譜儀照射排尿法 有學者報道,對產后7 h未排尿而膀胱區較脹者,用紅外線燈或周林頻譜儀在膀胱區照射15~20 min,也能自行排尿。溫熱的照射可消除三角區水腫,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縮力,緩解尿道括約肌痙攣,使膀胱黏膜充血得到改善而順利排尿。

3.4.3 熱滾動按摩療法 取500 ml鹽水瓶一個,內盛60~65℃熱水,裝入布套,然后囑產婦平臥,雙下肢伸直,將熱水瓶橫放在膀胱(恥骨聯合上四橫指)部位,上下輕輕推轉15~30 min,若仍不能排尿,則可再熱按摩1~2次,有效率(自行排尿)分別達到97%與98%,而且此法對產后尿潴留的預防效果滿意。

3.5 新斯的明、縮宮素、慶大療法

3.5.1 用新斯的明1 mg進行肌內注射,興奮膀胱肌,加強膀胱收縮,促使尿液排出,此藥禁用于心絞痛、支氣管哮喘、機械性腸梗阻及尿路梗阻患者。

3.5.2 取0.9%氯化鈉注射液200 ml(38℃~39℃)加入縮宮素20U,慶大霉素8萬U,導尿完畢后,灌入膀胱,讓患者自行排尿。

3.6 滿腸通便排尿法根據排便和排尿的初級中樞都在脊髓的腰骶段,且排便和排尿的過程都有盆神經參與的原理,灌腸后,隨著排便動作,即盆神經興奮引起膀胱通尿肌收縮,內括約肌松弛。神經沖動減少,使膀胱外括約肌開放,而促使排尿。常選用:①開塞露灌腸通便排尿法:有學者報告,應用開塞露40 ml(2支)內注入保留,有大便急迫感后再行排尿,有效率分別為94.4%、94%以上及100%,而且此法操作簡便,患者無痛苦,易接受。②生理鹽水灌腸通便排尿法:對產后頑固性尿潴留患者采用此方法有效率達95%,其方法是用40℃~42℃的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行緩慢不保留灌腸,如出現便意,囑患者張口呼吸,以放松腹肌,降低腹壓,灌腸畢,讓產婦下床排便,在排便的同時順利排出小便。

3.7 酒精、紅汞膀胱沖洗法將患者導尿,導完尿液,排空膀胱后,將配制好的藥液通過輸液管、尿管灌入膀胱內(200 ml溫鹽水、15 ml紅汞、45 ml 75%酒精),使其直接發揮作用,灌入后拔出尿管。如有尿意,囑患者盡量保留。紅汞、酒精對膀胱的刺激反射性增強其收縮,減輕水腫,保留10~20 min后,自行排尿。如20 min后仍未排尿,導出藥液,繼續采用其他方法。此方法對產后尿潴留的一次性治愈率95%,臨床上已應用十余年,安全有效,無副作用。

3.8 中頻脈沖治療儀產科一種按摩儀,電腦模式中治療尿潴留,兩個電極片分別放在骶尾部和膀胱區,電極片下面放溫濕紗布,緊貼皮膚,包上腹帶,脈沖治療25 min,效果較好,適合于順產和側切產后的患者,術后患者因有切口,不適合此方法。

如采取以上措施30 min后仍無效,可在無菌操作下導尿,首次不超過800 ml,頑固者,應留置導尿管2~3 d,定時開放。

在婦產科工作中,時常遇到產婦發生產后尿潴留,特別易發生于產程較長者,患者十分痛苦。2000~2008年,我院婦產科產后尿潴留共發生了30例,采取了以上幾種措施后,27例治愈,其余3例頑固性尿潴留患者通過中醫針灸治愈,均治愈出院。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看 | 日本精品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