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愛發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心外科護理論文8篇

時間:2023-03-28 14:58:5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心外科護理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心外科護理論文

篇1

1心血管手術的標準(常規)

切口以胸部正中、胸部后外側或腹部聯合切口是常規標準切口。優點:視野寬廣,操作方便,可以處理任何復雜心血管病手術(包括術中發現的意外畸形的處理)、手術安全系數高。缺點:切口大,創傷大,滲血多。(1)小兒胸部正中切口破壞了胸廓的穩固性,術后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胸廓變形(醫源性雞胸、漏斗胸),部分病人胸骨切面的骨蠟不斷向外排出,致皮膚切口經久不愈,愈合的皮膚高高隆起并且痛癢,患者為了掩飾胸部正中切口瘢痕,在炎熱的夏季穿高領衣服,苦不堪言。(2)胸部后外側切口長,對病人的創傷也大,肋間神經被切斷,神經支配區麻木,刺痛在所難免,盡管矯正了心血管病,同時又給病人造成了新的痛苦-由此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創小切口。

2微創胸部小切口

心血管手術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心血管外科領域有人在臨床上探索性地設計并率先在臨床上用微創胸部小切口完成心內直視手術以來,在我國各醫院如雨后春筍紛紛采用了各種小切口入徑。但是,微創的標準至今未有明確的界定。近幾年來,采用這種切口也遇到了麻煩,有沉痛的教訓,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面是目前胸部常采用的小切口。(1)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手術。(2)胸骨下部小切口-可完成大部分心內直視手術(胸骨角以下切口或在此平面)斜向右側橫段部分胸骨。(3)右胸前外側小切口-經右心可直視的心內手術。(4)右胸骨旁小切口-經右心可直視的心內手術。(5)左胸第二肋間小切口-PDA結扎術。(6)右腋下橫/縱小切口-可完成右心直視手術。

3微創胸部小切口要求

3.1胸骨上段小切口僅適用小兒主動脈瓣、肺動脈瓣手術,保持了胸廓的部分穩定性,在顯露心臟時、懸吊心包很關鍵。雖然此種切口較小,但不隱蔽。

3.2胸骨下部小切口(1)切口小,長度僅為常規切口的1/2~2/3,美觀;(2)僅劈開胸骨體,創面小,滲血少,避免了胸骨上窩出血、止血困難和術后感染。(3)可以較好地顯露升主動脈、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房。(4)遇到意外情況隨時可擴大切口。(5)胸廓的穩固性未被完全破壞,減少了術后胸廓變形的可能,亦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復。操作要點:切口上端在胸骨角之下,插主動脈管時稍顯不便利,所以,心包要向下牽拉懸吊,結扎心耳牽向下方,鉗夾主動脈外膜下拉,可以較好地顯露升主動脈,為了心內直視手術便利,上下腔靜脈以直角插管為宜。

3.3右胸前外側弧形切口(1)不切斷肋骨和胸骨,保持了完整的胸廓。(2)出血少,不輸異體血,恢復快。(3)切口在女性比較隱蔽,皮切口略顯長。(4)適當懸吊心包,可以比較好地顯露右心。(5)適用于ASD、VSD、MVR、AVSD等。(6)以下情況慎用此切口:合并PDA或其他畸形,心臟畸形診斷未完全明確;心胸比值>0.6;年齡>40歲,胸膜粘連重的,右前胸壁有病變者。技術要點:通過X線胸片定切口及進胸肋間(3~4肋間),心包懸吊和助手配合是關鍵。

3.4右胸骨旁小切口顯露情況與右胸前外側弧形切口相同,但是需切斷1~2根肋骨,術后呼吸時傷口較痛,影響呼吸,所以現采用此切口比較少。

3.5左胸第二肋間小切口與左腋下小切口胸膜外結扎PDA,對術者的技術要求高。

3.6右腋下橫/縱小切口在腋下背闊肌與胸大肌之間切口,長約6cm,僅切斷肋間肌,一般經3~4肋間入胸,切口隱蔽最佳的一種,是目前ASD、VSD、MVR常用的一種切口。慎用與右胸前外側弧形切口近似,如巨大心臟,廓,胸膜廣泛緊密粘連等。技術要點:要胸器。

篇2

1.1一般資料

浙江省紹興第二醫院為一所綜合性醫院,肛腸外科是浙江省紹興第二醫院護理管理中重點關注的部分。共計固定床位42張,每年累計收治患者1500名左右,肛腸科室有全科護士10名。護理工作主要采取輪班制,以7日為一個周期。白天設置輔助治療護士與管床護士,晚上則分為上、下夜,各設置值班護士1人,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對肛腸科住院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將2012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肛腸外科接受治療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齡16~62歲,平均年齡(43.7±2.3)歲。

1.2“五心”工作法內容與組織實施方法

①內容:熱心接待住院患者,對其病癥情況進行細心評估,細心計劃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耐心為患者解答治療疑慮,與患者進行暖心溝通。

②工作培訓:對所有肛腸外科護士進行工作培訓,轉變其服務觀念,幫助其掌握“五心”工作法的實際意義與操作方法,在醫院內部組織有關職業道德及工作守則的相關培訓,由醫院內部有專業培訓經驗的護士長進行培訓,講授與患者的溝通方式、技巧、相關禮儀,開展以“五心”工作法為核心的演講活動。

③對所有肛腸外科護士進行禮儀考評,經考核后確定上崗。

④成立專業考評小組,評價護理人員的服務流程,內容包括患者的滿意度評價、護理效果、健康教育、住院氛圍等方面。

1.3“五心”工作法在肛腸外科的具體實施

根據肛腸外科科室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計劃,在我院肛腸外科試行。

①熱心接待:由助理護士負責,對每位肛腸外科入院新患者微笑迎接,介紹病區的基本環境與科室特點,規章制度,在入院后由責任護士進行健康宣教。

②精心診療:在與肛腸外科患者接觸的過程中,做到有禮貌、有溫暖。開口時指定稱謂,善用禮貌用語,開展親人式的溝通、交流模式,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訴求,時刻注意引導、關心患者。

③細心規劃護理流程: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制定恢復期的護理計劃。為其創造良好的休整環境,利用溫鹽水擦拭患者創口殘留的血跡與消毒液體,緩解患者心理上的緊張情緒,告知術后注意事項及創口防感染措施,做好對患者的飲食護理。

④耐心治療:將耐心解答與服務貫穿于患者入院后的整個治療過程中,關心患者、尊重患者,為其講述治療方案,確保治療技術的嫻熟、準確,滿足患者心理訴求及生理需要,包括協助進食、安撫患者、鼓勵與關心患者、解答其疑慮等。

⑤暖心溝通:積極做好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并發放調查表格,統計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價,協助患者及其家屬辦理出院手續,發放健康指南,與患者微笑道別。

1.4統計學方法

選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五心”工作法實施前后肛腸外科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結果。對比“五心”工作法實施前后,我院肛腸外科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評價,實施后評分為(40.12±5.62)分,顯著高于實施前的(34.09±4.32)分,差異有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

2.2“五心”工作法實施前后護理效果比較對比實施前后肛腸外科護理效果,實施“五心”工作法后,護士被點名表揚人數為53名,顯著高于實施前的27名(P<0.05)。

3討論

篇3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1級護理3班和4班護生100名,均為女性,年齡18歲~21歲,平均年齡19.3歲。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名。兩組護生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兩組護生均于入校后第3學期學習《外科護理學》,采用由熊云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為了排除其他可變因素的干擾,兩個組的課時數和授課教師相同。觀察組護生采用以循證護理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對照組護生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課前預習、理論知識講授和課后復習等相應的教學環節。

1.2.2具體教學實施

1.2.2.1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

觀察組護生在網絡環境下多媒體教室上課。多媒體教室提供外科護理課程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及自主學習網站,包括課程簡介、教學方法、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實驗報告及考核范圍等。此外,學院圖書信息中心提供護生國內外檢索網站,如萬方中華醫學會雜志數據庫、中國知網、維普資訊和EBSCOhost等。

1.2.2.2教學步驟

觀察組護生隨機分配任務小組,每組4名~6名護生。課前專業課教師與臨床兼職教師集體備課設計教學方案。任課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如E-mail、飛信、微信等布置討論任務,提供護生檢索文獻的方法及循證護理證據的等級分級。課上教師合理運用任務引領、案例導入及小組討論等激發式教學方法,并輔以教學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中重難點的講解。課后任務,安排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論文,并要求護生在論文中標注論點資料獲得的來源和循證護理證據的等級。

1.2.2.3評價方法

教學結束后,研究者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觀察組護生對基于循證護理的信息化教學的評價,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對兩組護生進行教學多階段性、全方位的理論知識考核,考核內容包含主觀題和客觀題。統一進行考核,教研室教師按照評分標準統一閱卷。

1.2.2.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分析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描述和t檢驗,檢驗水準α=0.01。

2討論

2.1以循證護理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可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材是護生知識學習的主要來源,而教材往往落后于臨床。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和臨床的知識沖突會使護生困惑,而又無法尋找正確的解決途徑,以循證護理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很好地彌補了教學和臨床的脫節。護生通過該教學模式掌握了解決臨床問題的一條可靠的網絡途徑,而不僅僅依靠教師和臨床帶教護士來尋求答案,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培養了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此外,護生通過資料檢索、采集和分類等,提高了文獻檢索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護生在學習中不再單純地接受,而是學會了思考和判斷,從而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客觀化理論考核成績的支持,觀察組護生主觀題考核分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護生很好地將此種教學法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理論考核中,極大地提高了解題能力。

2.2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教學展望

問卷調查顯示,部分護生保持中立觀點,還有極少一部分護生不贊同以循證護理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方式,他們認為傳統教學法獲得知識的途徑更便捷,而且他們已經習慣了傳統教學方法,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教學改革。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他們不愿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以循證護理為依托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在他們的學習中并沒有真正意義的實施。此外,研究發現兩組護生理論考核中客觀題部分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新型教學模式不吻合有關,護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沒足夠的能力將自己所獲取的資源進行分層構建,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導致在做客觀題時,干擾選項的出現使護生產生迷茫、困惑等現象。在以后的教學中,授課教師應該針對性地加強護生的學習能力,適時指導護生進行知識的再構建,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添加趣味性學習環節,激發護生的學習欲望,幫助護生渡過新舊交替的教學磨合期。

3結語

篇4

論文關鍵詞:胸椎結核,椎旁膿腫,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圍手術期,護理

脊柱結核的發病率在全身骨與關節結核中最高,而胸椎結核在脊柱結核中較為常見,可引起嚴重畸形和較高的致殘率。經前方入路手術是徹底清除胸椎結核病灶及治療神經功能障礙的主要方法[1]。我科自2006年1月~2011年4月對18例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患者進行了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經給予精心護理,患者病情穩定,無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現總結如下:

一、臨床資料

本組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齡20歲~78歲,平均年齡49歲,合并截癱1例。

二、圍手術期護理

1 術前護理

1.1 心理護理

患者常因病程長,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喪失,擔心手術療效和費用高而產生焦慮、悲觀的情緒。護士因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護理論文,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和信心,在行動上主動幫助患者做好一切生活所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通過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地配合治療和護理。

1.2 抗癆治療護理

胸椎結核術前要求正規抗癆2周,以防止結核擴散。服藥期間密切觀察不同抗癆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反應,如惡心、嘔吐、視力障礙、關節疼痛等。定時復查血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如果患者胃腸道反應重,應鼓勵患者堅持抗癆治療,并遵醫囑加服維生素B6以減輕癥狀。

1.3 一般護理

臥床休息,可用胸帶局部制動,既可減輕疼痛,又能防止病變的擴散。加強營養,提高機體對手術的耐受力。加強皮膚護理,告知患者翻身的重要性,防止褥瘡發生。搬動患者時動作應輕柔,呈軸線翻身,防止病理性骨折和脫位。

1.4術前常規準備

訓練床上大小便;注意保暖;囑患者戒煙,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減少術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術前一日指導患者術前禁食10小時,禁飲6小時,行常規備皮、配血;使用開塞露塞肛或清潔灌腸協助患者排大便,以減輕術后早期腹脹或便秘等并發癥的發生。

2術后護理

2.1:絕對臥硬板床休息,在取髂骨處患肢的膝下墊一軟枕,以減輕其切口張力。局部制動護理論文,使胸椎病變處活動減少,有利于組織修復。

2.2 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提高機體抵抗力和術后組織修復能力。如果患者食欲差,可遵醫囑給予腸外營養支持,必要時靜脈補充白蛋白、新鮮全血或血漿。

2.3病情觀察:

2.3.1監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 使用心電監護儀,每小時記錄一次。常規給予吸氧,2~4L/min,注意呼吸頻率、節律與深淺度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給予相應處理。

2.3.2觀察前路切口和髂骨取骨處切口敷料的滲血情況。如滲血過多,應及時換藥處理。

2.3.3胸管觀察及護理: 經胸病灶清除者,常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以引流胸腔內積血、積液和積氣。注意保持呼吸道和胸腔閉式引流管通暢,經常用手順管向下擠壓,以防血凝塊或纖維素凝塊堵塞管腔。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及深呼吸,讓患者練習吹氣球,以幫助肺擴張,消滅無效腔,每日2~4次。觀察水封瓶內水柱波動情況,嚴防引流管扭曲、受壓、堵塞和脫落。每日更換水封瓶內液體,注意無菌操作和夾閉引流管上段,嚴防空氣進入胸腔。如每小時引流液在100ml以上,呈血性持續3小時,提示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護理論文,應及時報告醫師。

2.3.4用藥觀察: 術后繼續服用抗癆藥,觀察有無用藥后反應。如果患者出現四肢皮膚有麻木和針刺感、視力模糊或下降、關節痛、肝功能損害、貧血或白細胞減少等,應及時報告,并調整用藥方案。

2.3.5神經系統癥狀的觀察 由于病灶清除術中有可能傷及脊髓或神經根,術后也可能因血腫、水腫壓迫脊髓而發生神經癥狀。因此,麻醉清醒后要密切觀察患者雙下肢的感覺、運動情況及括約肌功能,并與術前作比較。不主張使用一次性鎮痛泵,以免影響疾病的判斷。

3.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3.1預防褥瘡 實驗表明,溫度每升高1℃,組織代謝增強,需氧量增加10%。組織在持續受壓缺氧情況下,溫度升高,發生壓瘡的危險性增加[2]。水墊柔軟,可起到緩沖力的作用;而且水墊內的水溫與人體溫度有差異,通過熱傳導,能有效降低局部組織的溫度;同時水墊較薄,不影響病人的功能及治療。保持床鋪整潔及皮膚清潔,骶尾處皮膚使用水墊,每2~3h改變或更換水墊,翻身時動作應輕柔,脊柱要保持平直,勿屈曲、扭轉,避免拖、拉、推等動作。10例病人無一人發生褥瘡。

3.2預防尿路感染 囑患者多飲水,每日用0.9%生理鹽水清潔尿道口2次。保持導尿管通暢,定時開管訓練膀胱排尿反射護理論文,并注意觀察尿色及尿量的變化。

3.3預防肺部感染 患者因手術時采用了氣管內插管全麻的方式及術后病人往往因疼痛不敢咳嗽,故容易發生肺不張和肺部感染。因此,術后應鼓勵患者做抬頭、擴胸、深呼吸和上肢運動。霧化吸入是促進胸部手術患者術后恢復的一項必要措施之一[3]。給予霧化吸入2次/d,以稀釋痰液,有利于排痰。

3.4預防便秘 長期臥床導致腸蠕動減慢,常常發生腹脹和便秘。應鼓勵患者多飲水和進食粗纖維食物,忌油膩和酸辣食物。每日定期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若術后3~5天無大便者,遵醫囑給予口服果導片或使用開塞露塞肛處理,必要時行清潔灌腸,協助病人排便。

3.5預防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 術后第1天即可指導患者做四肢各關節的運動,包括主動練習直腿抬高、髖關節伸屈、外展、內收及膝踝關節伸屈等運動,可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肌肉萎縮和關節強直。截癱患者可指導家屬協助進行床上被動功能鍛煉。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

4.康復指導:

4.1視植骨愈合與脊柱穩定情況,確定下床活動時間。一般術后臥床休息3~6個月,臥床期間繼續預防并發癥。下床活動時要佩帶胸圍或支具,避免胸椎過早負重而導致病變復發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加重病情。

4.2 做好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使患 者充分認識到全程、規律化療的重要性,耐心講解抗結核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做到定期復查,有變化時隨時復查[4]。讓患者遵醫囑繼續服用抗癆藥1~2年護理論文,定期查肝功能。不可隨意更換藥物、停止或減少藥物劑量,以防止結核病灶復發。如期間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末梢神經炎等征象時應立即停藥,及時就診。

討論 胸椎結核合并椎旁膿腫行手術清除病灶,植骨內固定術,可有效地改善脊柱功能,避免脊髓、神經根損害引起的肢體功能缺失。成年病變易發生在椎體上下緣,以溶骨破壞為主,引起椎間隙變窄。當病變椎體受到外力作用后,可導致病理性壓縮骨折,嚴重者甚至可致高位截癱。在正規抗癆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和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是保證患者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恢復脊柱的穩定性,矯正畸形,縮短治療周期,而且減少患者臥床時間和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術前飲食護理、抗癆護理和術前常規準備是手術成功的基礎。術后要求、病情觀察、飲食指導、并發癥的預防護理以及康復指導是患者康復的保證。

參考文獻

[1]金大地.脊柱結核治療若干問題探討.脊柱外科雜志,2005,3(6):186-188.

[2]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3]許慶珍,儲愛琴,單麗梅.霧化吸入對老年胸部手術患者血氧飽和度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4(14):905-906.

篇5

下午好!出于個人理想的追求,出于對醫院改革的積極參與,出于對外科的深厚感情我來到了今天的競聘現場,我竟聘的崗位是外科護士長.在此謝謝院領導給我這次展示的機會.

我是外科護士xx,生于19xx年,黨員,大專學歷,于1990年7月畢業云南省衛生學校, 1990年7月31日分配到本院外科開始護士生涯至今20年.期間六次評為最佳護士,兩次履職優秀,1996年論文護士應謹慎語言,1997外科應該加強tcu病房質量管理獲院三等獎,xx年前列腺等離子切割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三腔球囊尿管用于膀胱造瘺術的護理兩篇論文獲院2等獎。1997年曾被科室派往云大醫院外3科進修重癥監護.回來后積極投入外科臨床護理中, 隨著臨床護理的迅速發展,唯有不斷學習才不至落后,于xx年通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三年專科護理,取得大專***,xx年通過了中級職稱考試,取得主管護理師資格.通過學習從中找到了樂趣用理論指導實踐,也升華了我的服務理念和對專業的濃厚興趣。

長達20年的磨練我已經成為具有豐富經驗的護師,能熟練掌握外科各項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能熟練應用外科現有的儀器,熟知外科每個人的脾氣性格,能和大家和睦共處。工作期間曾協助護士長帶教護生,目前還協助護士長管理科室帳目.積極參加醫院組織各種活動,豐富醫院文化的過程中,我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協調溝通和組織管理能力。

在院黨委,外系支部的幫助關懷下,我由一個靦腆,沉默寡言,不管閑事的人,變成了一個有思想,有行動有主見的人,我覺得自己真的成熟了,對外科的愛超越了一切,外科興旺的時候我為它高興,衰退的時候我難過.目前外科精神渙散,護士付出得不到回報,工作積極性不高,但依然能履行各班職責,我希望改變這種現狀,通過努力創造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和睦的大家庭,我想是黨考驗我的時候了,我應該站出來,說我能行.

如果我當選,我將做好各方面、各層次的溝通和協調工作,盡力化解科室、醫護、及護患間的矛盾;以謙虛、謹慎和積極工作的態度對待領導;以和睦相處、取長補短的態度處理與兄弟科室間的關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對待病人及家屬;以博愛之心和心理感悟來體察、理解科室的每位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我知道,只有關心、體貼、理解護士,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她們的潛能和創造性。也只有做好溝通與協調、團結工作,才能把科室方方面面有限的資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我的新浪博客里的座右銘是認真去做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每一人,別計較得失.

如果我當選,我將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在外科科主任業務指導下,按照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具體工作,認真履行護士長職責和義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文明服務”的服務理念,把好入院宣教與出院指導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出院訪視工作。

2提高科室凝聚力,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參與管理。挖掘護士潛能,調動科室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為科室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友愛的環境。(1)記住每個人的生日,送一份小禮品.(2)手術延長保證手術醫生吃到熱菜熱湯.(3)科室成員生病住院全科探望給予關心.(4)每月一次工會活動,勞役結合.(5)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讓矛盾過夜。

3不斷加強醫護,護患溝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見,及時采取整改措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親情服務。

4.重點管理護理安全,杜絕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開展法律意識教育,防范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崗位責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責罰分明。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及時完成各種有效記錄,把好護理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關。

5,增收節支,創造科室效益的同時節約不必要的開支,降低醫療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續發展的道路。(1)控制藥比,(2)增加純收入.(3)嚴格管理科室各種儀器,專人管理.(4)專人把好領用耗材,結帳關

6科室做到年有目標,月有計劃。鼓勵護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論文。定期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隨著科室腔鏡發展,護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加強學習,可外出學習,或通過網絡等學習術后護理,病情評估,措施實施.

篇6

下午好!出于個人理想的追求,出于對醫院改革的積極參與,出于對外科的深厚感情我來到了今天的競聘現場,我竟聘的崗位是外科護士長。在此謝謝院領導給我這次展示的機會。

我是外科護士XX,生于19xx年,黨員,大專學歷,于1990年7月畢業云南省衛生學校, 1990年7月31日分配到本院外科開始護士生涯至今20年。期間六次評為最佳護士,兩次履職優秀,1996年論文護士應謹慎語言,1997外科應該加強TCU病房質量管理獲院三等獎,2002年前列腺等離子切割術后并發癥預防及護理、三腔球囊尿管用于膀胱造瘺術的護理兩篇論文獲院2等獎。1997年曾被科室派往云大醫院外3科進修重癥監護。回來后積極投入外科臨床護理中, 隨著臨床護理的迅速發展,唯有不斷學習才不至落后,于2006年通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三年專科護理,取得大專文憑,2007年通過了中級職稱考試,取得主管護理師資格。通過學習從中找到了樂趣用理論指導實踐,也升華了我的服務理念和對專業的濃厚興趣。[長達20年的磨練我已經成為具有豐富經驗的護師,能熟練掌握外科各項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能熟練應用外科現有的儀器,熟知外科每個人的脾氣性格,能和大家和睦共處。工作期間曾協助護士長帶教護生,目前還協助護士長管理科室帳目。積極參加醫院組織各種活動,豐富醫院文化的過程中,我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協調溝通和組織管理能力。在院黨委,外系支部的幫助關懷下,我由一個靦腆,沉默寡言,不管閑事的人,變成了一個有思想,有行動有主見的人,我覺得自己真的成熟了,對外科的愛超越了一切,外科興旺的時候我為它高興,衰退的時候我難過。目前外科精神渙散,護士付出得不到回報,工作積極性不高,但依然能履行各班職責,我希望改變這種現狀,通過努力創造一個積極,進取團結和睦的大家庭,我想是黨考驗我的時候了,我應該站出來,說我能行。

如果我當選,我將做好各方面、各層次的溝通和協調工作,盡力化解科室、醫護、及護患間的矛盾;以謙虛、謹慎和積極工作的態度對待領導;以和睦相處、取長補短的態度處理與兄弟科室間的關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對待病人及家屬;以博愛之心和心理感悟來體察、理解科室的每位護士和其他工作人員。我知道,只有關心、體貼、理解護士,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她們的潛能和創造性。也只有做好溝通與協調、團結工作,才能把科室方方面面有限的資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我的新浪博客里的座右銘是認真去做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每一人,別計較得失。

如果我當選,我將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在外科科主任業務指導下,按照護理質量標準,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具體工作,認真履行護士長職責和義務。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文明服務”的服務理念,把好入院宣教與出院指導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出院訪視工作。

2、提高科室凝聚力,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參與管理。挖掘護士潛能,調動科室人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為科室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友愛的環境。(1)記住每個人的生日,送一份小禮品。(2)手術延長保證手術醫生吃到熱菜熱湯。(3)科室成員生病住院全科探望給予關心。(4)每月一次工會活動,勞役結合。(5)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讓矛盾過夜。

3、不斷加強醫護,護患溝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見,及時采取整改措施。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親情服務。

4、重點管理護理安全,杜絕護理糾紛和護理差錯。開展法律意識教育,防范安全隱患。制定切實可行的崗位責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責罰分明。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及時完成各種有效記錄,把好護理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關。

5、增收節支,創造科室效益的同時節約不必要的開支,降低醫療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續發展的道路。(1)控制藥比,(2)增加純收入。(3)嚴格管理科室各種儀器,專人管理。(4)專人把好領用耗材,結帳關

6、科室做到年有目標,月有計劃。鼓勵護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論文。定期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隨著科室腔鏡發展,護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加強學習,可外出學習,或通過網絡等學習術后護理,病情評估,措施實施。

篇7

作者單位:537400北流市廣西北流市人民醫院科教科

駱書秀:女,大專,副主任護師,科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09

護理論文是護理實踐的總結,是護理人員將理論和專業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的升華,體現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理論能力、思維方法及科研創新能力。由于基層護理人員起點低,認為護理工作簡單、重復,加上常常超負荷工作,外出學習機會較少,缺乏寫作經驗,從而妨礙了論文的撰寫質量。有文獻調查60%以上的基層護理人員認為論文撰寫有困難[1],認為工作太忙的占63.2%,有想法而不知怎樣寫的占59.5%[2]。為提高基層護理人員撰寫論文的寫作能力,本文就撰寫論文相對固定格式的要領綜述如下。

1護理論文撰寫格式的要領

1.1選題要求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要注意4個原則:科學性、可行性、實用性、創新性[3]。文題應醒目、簡短明了,好的文題既能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又能恰當反映論文的內涵,使讀者迅速獲得全文的中心思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就是有人常用“題好文一半”來描述題目的重要性。文題一般不設副題。

1.2署名的原則論文署名表示成果的所有者,署名是文責自負的承諾,愿意承擔責任,署名者擁有著作權的聲明。署名必須是作者的真實姓名,一般按實際貢獻大小排列,原則上署名不超過6人[4]。頁腳附上工作單位名稱、郵編、通訊地址、聯系電話,以方便編輯部因稿件問題如修改、補充資料等和作者聯系。也便于讀者與作者聯系,達到交流學習的目的。

1.3摘要摘要是論文的靈魂和縮影,以提供論文內容概括為目的的, 不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 也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是簡明扼要、高度概括文獻核心內容的短文[5]。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用黑體標注醒目使讀者易找到所需內容。摘要用第三人稱寫[6]。在寫目的時一般多用“了解、觀察、探討、總結、分析”等開頭;在寫方法時重點介紹研究對象、方法、分組和主要觀察指標;結果是摘要的核心部分, 重點寫出實驗的數據和統計學處理的結果;結論是對全文內容或圍繞摘要中的“目的”下結論,反映一個研究課題的價值,要注意其真實性、客觀性以及可重復性。

1.4

關鍵詞 的選取

關鍵詞 是專門為標引和檢索文獻的一種人工語言[7],

關鍵詞 的選取和標引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到文章被檢索的概率和被引頻次,甚至關系到刊物影響因子。因此,應選擇能全面反映論文主題、提高文獻檢出率的專業性規范化的在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名詞或名詞詞組作為

關鍵詞 ,有文獻統計

關鍵詞 的出現率在85%以上[7,8]。

關鍵詞 既可從文章的題名、摘要中選取,也可從正文各級小標題中選取,李華[7]認為選取

關鍵詞 要以全文為依據,以結論和摘要為重點,以標題為首選。

1.5引言引言是寫在論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 也就是論文的開場白,要求有層次感和邏輯性,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介紹論文的寫作背景及其密切關聯的現狀, 說明研究目的和意義,指出存在問題,從而提出本文所需解決的問題和目標。引言對正文起到提綱挈領和引導閱讀興趣的作用[9]。

1.6臨床資料與方法論文中的數據資料來自于臨床,收集資料時應遵循完整性、時效性、準確性、真實性4個原則[10],因此要說明論文臨床資料的出處,包括研究時間范圍、對象的一般信息(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病程長短等),樣本量、入選標準、排除標準和療效判斷標準,分組是隨機抽取還是隨意選擇,使用何種統計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中用法要具體到劑量、療程。“方法”部分僅包括研究方案開始實施前的信息,研究過程中獲得的信息應歸入“結果”部分。

1.7結果結果是對科研設計目的的直接回答[11],常以數據或圖表表示。這是論文的核心部分,醫學論文要求對結果進行客觀如實地報道,無論陽性和陰性的結果都交待清楚,避免發表偏倚。避免就其意義、價值等問題進行議論,注意結果部分不要與討論部分重復,以免顯得累贅。

1.8討論討論是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是判斷論文水平,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是對結果的解釋和理論說明。討論的撰寫格式可多種多樣,但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圍繞研究的本身展開[12]。可根據研究的內容、結果、創新點或針對某一現象、某一數據等從理論與事實方面進行展開論述,可借助

參考文獻作為論據證明論點。有學者[13]認為經驗論文討論部分應注意呼應引言、解釋結果、說明偏倚、比較利弊、說明結論實用性等。

1.9

參考文獻的引用

參考文獻是對論文、期刊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更是科學規范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要求,與正文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能對正文起到補充和佐證作用[14,15]。作者在寫論文引用他人數據或觀點時引用

參考文獻,既體現科學的繼承性,也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引用的

參考文獻作者應親自閱讀過,選擇最重要、關鍵且與論文主題密切相關的能反映新觀點、新經驗、新方法、新技術的文獻為主。有學者[16]認為引用學術權威性高和影響力強的核心、精品、優秀等期刊和名家文獻,不僅可增加自身研究的可信度和說服力,還可借鑒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表明:

參考文獻越新穎,論文、刊物影響因子越高[17];引用的文獻一般以近3年為主,5年之前的文獻盡量少引用[15],以10~15篇為宜[18],綜述一般20~30篇。規范著錄

參考文獻既體現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也反映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在一定程度影響著論文的質量[14,16]。因此,

參考文獻要以GB/T7714-2005《文后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為標準,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用上標的形式標于引用內容的末尾,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依次著錄,文獻的前3名作者應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在第3名后加逗號再加“等”[19],著錄文獻后要逐一核對以保證其正確性。

1.10志謝作者可把在研究設計、資料收集、數據分析或稿件準備方面得到過幫助的人或單位在中致謝,并描述其作用或貢獻,如“學術指導”“審閱研究方案”“統計學分析”等。對資金和物質支持者也應予以致謝[20]。但必須征得致謝者的同意。

1.11撰寫論文的注意事項

1.11.1撰寫論文前善于積累收集資料實踐是獲取知識、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文章素材來源的基礎。靈感來自于對從事臨床工作的投入和追求,在臨床中注重病人細小的變化,捕捉每一個新苗頭,通過頭腦震蕩法而出現的“一閃念”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包含有創新內涵,要及時記錄下來,將會積累成為撰寫論文的第一手資料。通過閱讀綜述,往往會收獲包含某個專題的信息,可采取“滾雪球”的辦法掌握某專題新的進展動態[21]。在實踐中找題材,克服定勢思維,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問題,尋找新突破,及早帶著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和向專家請教,查找理論支持,并付諸于行動實施進行臨床觀察。收集資料盡量詳細記錄,以便于統計分析其相關性。

1.11.2撰寫技巧“創新”是論文的靈魂,包括新概念、新方法、新技術、新資料、新發現、新理論等。初學者通過臨摹法和經驗法等模仿他人文章格式的寫作,既是容易掌握寫作的方法,又能及時了解雜志對書寫格式、表達方式的要求。書寫論文時語言表達準確,通俗易懂,文字措辭不能模棱兩可,結構嚴謹。投稿前要認真閱讀稿件反復推敲,有學者[22]認為修改論文后需要通讀2~3遍,投稿前還需反復朗讀論文校對3次以上[23];注重論文的整體布局和論文創新點、亮點的段落,梳理論文的觀點、逐段推敲表述準確性和科學性,同時有必要向學科帶頭人或專科老師請教。要有較強的時間意識,早日發表可以搶先擁有研究成果,所以論文成文后爭取早日獲得發表的機會。

1.11.3文章字數要求遵照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制定的《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第5版) [24]一般論著字數在2500~5000字,綜述字數在4000~6000字,病例報告字數在1000~1500字左右,題目20個字內,結構式摘要(200字左右),

關鍵詞 3~10個,引言200~250個字[9]。各種刊物對文章字數、摘要、

關鍵詞 、

參考文獻數目均有具體的要求。

2小結

護理人員的論文寫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體現,基層護理人員未受到系統的培訓,其綜合、分析、邏輯、寫作能力有所欠缺。但只要不斷學習,廣泛閱讀文獻,了解學科發展動態,借助文獻提供的信息和靈感,繼續思索和總結,在自己熟悉的實際工作領域中進行創新,或在繼承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或在重要節日領導致辭中提出的研究方向選擇題材[25]。同時了解論文撰寫的格式和技巧,認真理順寫作論文的思路同樣可以寫出立題新穎和格式規范的稿件。還要注意論文類型、格式、提交方式、審稿周期等稿約要求,在撰寫論文前事先閱讀目標刊物的投稿須知,可提高中稿率。

參考文獻

[1]趙芳,陳梓惠,趙清平.二級綜合性醫院護理科研現狀分析及對策[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5):56-57.

[2]周厚秀,張佳思.初級職稱臨床護士論文撰寫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重慶醫學,2010,39(10):1274-1275.

[3]孔琪,秦川.SCI論文的寫作及常見退稿原因分析[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08,11(11):71-76.

[4]次央.醫學論文的撰寫與基本要求[J].西藏科技,2007(6):27-31.

[5]李恩昌.醫學倫理學論文寫作的依據、類型及若干方法[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4):121-123.

[6]陳浩元.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74-75.

[7]李華.醫學論文

關鍵詞 的選取和標引[J].中醫學報,2012,25(6):1109-1110.

[8]許卓文.醫學論文中的

關鍵詞 和主題詞[J].臨床薈萃,2012,27(20):Ⅳ-1784.

[9]《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 電子版)》編輯部.如何撰寫論文前言[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13,7(2):152.

[10]蘆殿榮,李冬云,陳信義,等.臨床研究課題資料收集過程中的數據管理及其質控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10):753-755.

[11]田翠華,陳煒明.醫學論文寫作與發表[M].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19.

[12]于雙成,李正紅,李玉玲.醫學論文討論部分的寫作原則與技巧[J].醫學與社會,2009,22(2):71-72.

[13]Dighe M,Luo S,Cuevas C,et al.Efficacy of thyroid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mall thyroid nodules[J].Eur J Radiol,2013,82(6):274-280.

[14]謝二娟.科技期刊

參考文獻著錄常見錯誤及編校對策[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0(4):182-183.

[15]潘明志.科技期刊編輯應重視文后

參考文獻的審核加工[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1(2):236-237.

[16]王銀平.編輯應重視對作者著錄

參考文獻的引導[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4):147-149.

[17]李恩昌.醫學倫理學論文寫作的依據、類型及若干方法[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23(4):121-123.

[18]丁春.論

參考文獻的引用原則、著錄要求及編輯審稿要點[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32-534.

[19]《醫學與社會》編輯部.《醫學與社會》

參考文獻著錄規范[J]. 醫學與社會,2011,24(10):83.

[20]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生物醫學期刊投稿的統一要求-生物醫學論文的寫作與編輯(一)[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10):901-905.

[21]陳廣信.醫學論文撰寫方法與技巧[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09,15(5):363-365.

[22]倪東鴻,馬奮華,王小曼.大氣科學類論文的撰寫、投稿和修改[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004,27(5):707-716.

[23]《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編輯部.如何向SCI收錄的優秀期刊投稿:投稿前反復校對,細節決定一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2):367.

[24]秦慧,張品南.醫學論文寫作與投稿技巧[J].中國醫療前沿,2008,3(6):51-52.

[25]周燕平.護理論文如何選題[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8):93-95.

篇8

[論文摘要] 目的探討外科臨床帶教流程的規范化建設對護生實習效果的作用。方法結合多種臨床帶教手段對外科實習護生進行規范化帶教。結果外科實習護生對臨床帶教的滿意度均在95%以上;通過理論和實踐考核,89%實習生成績優異,11%成績良好。結論臨床帶教流程的規范化建設對于提高外科實習護生的綜合素質和臨床實踐能力作用明顯。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student nurses. Method:utilized the multiple clinical teaching fashions to the student nurses. Outcome:Surgery student nurs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up to 95% degree,and in th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test 89% of them scored “A” and 11% scored “B”. Conclusion: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was very effective to improve surgery student nurses’ all-around diathesis and competence.

Keyword:clinical teaching;student nurse;standardization。

臨床實習期是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轉折點,是理論聯系實際,走向獨立工作的第一步。帶教老師是護生進入護士角色的指導者,科學的帶教對護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的工作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醫院護理工作、護理事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1]。近年來,我們對實習單位的外科臨床帶教過程進行了總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實施時間

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

2實施對象

外科畢業實習護生,包括大專生12名、本科實習生95名。

3實施方法

對外科實習護生進行規范化帶教,按照《外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制作多媒體,結合《外科實習手冊》及帶教老師現場帶教、情感帶教方案對每個護生進行因材、因人施教,以保證圓滿、出色地完成實習計劃。

3.1規范化帶教

臨床實踐過程對護生的護士職業角色的形成、工作責任感的建立起重要作用。臨床帶教老師或臨床護士通常是護生的角色榜樣。為此,我們健全外科教學管理組織,規定帶教老師學歷必須在本科以上,同時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通過選拔、考核才能進入臨床帶教老師隊伍,為高質量的帶教工作奠定基礎。

3.2基于網絡環境的臨床教學——多媒體

網絡環境的臨床教學是以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評估模式,最大的優點在于實現了臨床教學的網絡化管理,使護生可以迅速、準確、多方面的得到學習[2]。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教師寫板書的時間,一則對重點和難點可以反復重放,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二則可增加護生的前沿知識,擴大護生的視野。增加護生的知識面,有利于護生各種得到發揮。護生可以利用局域網上的任何一臺計算機,登陸外科護理網頁,隨時進行學習和疑難查詢。網絡環境中的臨床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外科整體環境的介紹、各項基本操作的基本步驟及圖解、外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外科常見檢查和治療的方法和護理配合等。

3.3操作演示及強化訓練

針對外科護理過程中的常見操作,帶教老師在對理論知識清楚解釋后,進行標準演示。然后選擇一名護生根據示范進行操作演練,其余護生提出其錯誤所在,并回答正確的操作方法。根據反映的共性問題,再由帶教老師進行規范的操作,對剛才出現的錯誤或容易出現的操作,進行重點講解、分析和演示,最后抽查個別護生。護生們存在的常見問題如:外科更換引流袋操作,護生存在的共同問題就是容易跨越無菌區、引流管接口消毒不到位等。針對這些情況帶教老師進行重復演示和原理講解,以矯正護生的錯誤動作和不良習慣。在課余時間,護生應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進行強化訓練,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由模仿階段過渡到熟練應用階段。

3.4《外科實習手冊》的應用

由于外科疾病種類繁多,帶教老師的素質不同,護理學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實習單位根據多年臨床帶教經驗和外科護理最新進展編寫了《外科實習手冊》。包括外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和護理流程、外科常見檢查和治療的方法及護理配合、外科常見病的健康指導、外科護士的工作職責等,使護生對外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作到心中有數、忙而不亂,縮短了護生適應外科護士角色的時間,激發了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參與外科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

3.5言傳身教,實施現場教學

對于首次進入外科病房的實習生,尤其是在進行外科技能的專項應用時,臨床帶教老師均實施現場教學。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熟練精確的操作動作,言簡意賅的健康指導等,對于護生進入專業護士角色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除了“傳”與“教”,臨床帶教老師對于護生提出的疑惑給予耐心地解答。對于不能在現場及時解決的一些問題,如涉及到患者利益或隱私的話題,應該避免當著患者的面解答。現場示范教學方法是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實踐中鞏固理論,達到教與學的統一,為護生的獨立當班做好充分準備。對于護生單獨操作時,帶教老師應給予必要的鼓勵,使其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定位,存在的不足之處,應用緩和的、易于接受的語氣給予指導,使之能更好、更準、更快的進入外科護士的角色體驗過程。

3.6實施情感帶教方案[3]

入科室當天通過摸底測試了解實習生心理及專業知識認知程度,因人施教,便于制訂臨床帶教計劃。指導護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他們隨身攜帶筆記本,及時記錄實習相關的知識點、注意事項等。帶教老師除了關心護生的業務知識,還要關注護生的心理情緒和社會生活事件等,避免一些不良刺激影響護生的實習過程。

4結果

臨床實習結束后采用雙向教學評價方法,即定期發放評價表由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評價。實習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均在95%以上;通過理論和實踐考核,89%實習生成績優異,11%成績良好。決大多數護生能適應外科環境,勝任日常外科護理工作,掌握外科常見病的護理程序,能有效地與外科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少部分護生對外科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一時難以適應,經過帶教老師的及時糾正和解釋,很快的投入正常工作。外科臨床實習過程護生未發生一例差錯事故。

5體會

臨床教學管理工作是高校和實習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醫學教育擔負著培養21世紀既有臨床專業理論和技能,又具有循證醫學思想的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的任務[4]。我們理應重視教學工作的關鍵----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帶教老師的學歷和經驗密切相關。

帶教老師應根據畢業實習計劃大綱提前備好課,結合臨床護理實踐及護生的需求,深入淺出地講解基礎知識及各項操作程序,定期組織小講課、實習生座談會,并共同商討,從實習生的角度和立場發現帶教問題、合理化建議和要求。臨床帶教流程的規范化建設對于提高實習護生的綜合素質、臨床實踐能力都是效果顯著的。臨床帶教老師應努力鉆研業務,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時時關注國內外護理動態,提高教學質量,以更系統、有意識、全面地培養新一代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春燕.臨床帶教護士與實習護生的人際矛盾分析與處理[J]. 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5,18(22):1717~1718.

[2] 謝世榮,曹利力,韓濱,等.急救用藥與護理網絡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研制與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4):71~72.

推薦范文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 亚洲a级在线免费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 日本最新免费观看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