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愛發表,線上期刊服務咨詢

單片機實習報告8篇

時間:2022-04-09 03:24:3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單片機實習報告,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關鍵詞: 專業綜合實習 項目驅動法 實踐教學

專業綜合實習是順應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而設計的一個教學實踐環節,一般安排在第7個學期,為期6周,旨在引導學生總結3年來學習的專業知識,以及如何靈活運用于實際工程,以期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電子設計能力。

項目驅動法是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其主要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1]。

1.實習項目的確定實施

專業綜合實習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本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要實現這一目標,首要任務是確定一個合適的項目[2]。設置一個覆蓋大部分專業課程、又有連貫性的項目既是挖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工具,又能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提高實踐能力,增強自信心,培養協作精神[3]。

1.1實習項目的確定

設置一個合適的項目是“項目驅動法”實踐教學的前提[4]。從對信號的處理角度分析,實習前專業課程包含信號采集、加工、放大、計算、處理、顯示、傳輸、控制等環節。通過研究、調研和討論,專業綜合實習項目圍繞信號的處理確定。

第一,選擇信號處理核心器件,學生的儲備知識有計算機、單片機和DSP,由于實習周期短,要實現實習目標,選擇可擴展性強、規模不大并且實用的單片機作為項目的核心處理器件;第二,選擇處理什么信號,因為項目的實施辦法確定為Proteus仿真,其元件庫當中常用的信號采集元件是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由于學生對溫度有比較深刻的感官認識,因此選擇溫度信號作為項目的處理內容;第三,選擇顯示方式,由于采集的是溫度信號,因此確定為數碼管動態顯示溫度;第四,選擇控制方式,輸入控制采用按鍵,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輸入控制方式,對應的輸出顯示采用不同顏色的LED提示燈;第五,選擇傳輸模式,由于此項目僅用于教學,不會在復雜環境下使用,因此設計為應用串口通信傳輸給PC機,PC機接收信號、顯示并給出相應指令。

基于以上分析,擬定了一個接近實際應用的實習項目“電熱水器自動控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項目的具體要求是:(1)由按鍵設置四個對應不同溫度范圍的溫度檔位,同一時刻只有一檔有效;(2)由溫度傳感器采集水溫信號,經過濾波處理、幅值運算、A/D轉換之后送到單片機,與此刻有效的檔位溫度相比較;(3)單片機根據比較的結果發出加熱或者等待的命令;(4)溫度信號經過單片機計算、處理之后,由LCD或者LED顯示溫度值;(5)除了設置按鍵調節檔位之外,還設置了語音調節和PC機調節,應用VB工具制作的人機交互界面上也有相應的按鈕,通過串口通信可以控制檔位,通過語音調節模塊控制檔位,這一部分是由matlab仿真完成的;(6)擴展自動恒溫模塊,通過開關控制電路控制出水溫度恒定。

1.2實習項目的實施辦法

針對項目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實施辦法,是“項目驅動法”實踐教學的主體[5]。

1.2.1知識檢查與小組劃分

知識檢查有兩個途徑,一是調取歷史資料,二是現場考試。實習之前指導教師調取每一個學生三年來所有專業課的成績,并按成績分類;根據項目所需知識點出一份試卷,組織學生考試,按照此次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分類。

試卷中除了包含如“單片機的種類、TTL電路與CMOS電路的特點”等常識性知識點之外,還包含如“描述‘單片機控制交通信號燈’的設計思路”等綜合分析題目,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全局意識。另外,為了考查學生人格、心理素質、協作能力等方面,出一部分相關測試題進行測試,作為教師進行指導時的參考。

項目的實施采用分組教學制的方法,分組方式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按照三年來的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高水平類、中偏高類、中偏低類、低水平類四類,然后每一類選擇1到2人作為一組。第二種是根據實習之前摸底考試的成績將學生分為高水平類、中偏高類、中偏低類、低水平類四類,每一類選擇1到2人作為一組。第三種是隨機分組方法,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結組,指導教師做適當調配,各組人數定為3到5人。

采用不同方式進行分組的目的是找到一種理想的分組方式并沿用。選取2009的三個班分別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種方式進行分組,對其首次考試與末次成績差值進行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顯示分組方式不是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的顯著因素。為了避免偶然性,2010年選取了三個班分別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種方式進行分組,對其首次考試與末次考試成績差值進行統計分析,如表2所示,同樣顯示分組方式不是促進學生成績提高的顯著因素。因此,專業綜合實習的分組方式可以視情況選取三種當中的任意一種。

表1 2009年成績差值方差分析表

取a=0.05,F=3.15;1.77419

表2 2010年成績差值方差分析表

取a=0.05,F=3.23;0.822222

1.2.2項目分析與模塊分配

通過對項目“電熱水器自動控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的分析,可以將該項目分為五個模塊分別設計和實現,分別是:溫度采集模塊、顯示模塊、通信模塊、語音識別模塊、自動恒溫模塊,五個模塊既相互獨立又有聯系,實現各模塊功能所需知識點對應的主要專業課程,如表3所示。

表3 項目各模塊所需知識點對應的專業課程

將項目的上述分析公布給學生,同時安排相應的講座,讓學生開始“認識項目”;給學生時間思考和查閱資料,繼而“了解項目”;最后學生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選擇項目中的一個模塊作為主要任務,達到“完成項目”的目的。

1.2.3實習期檢驗與考核

每一個模塊的完成無外乎“系統分析、繪制原理圖、程序流程、程序編輯、仿真調試”,因此對于實習期的檢驗采取“分階段單項檢查”的方案。對于各個模塊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知識點與實踐方案,所以采取“分散考核”的考查辦法。對考核當中出現的共性問題,組織專題講座解決。每一次考核的分數在綜合考評中都占有一定比例。實習期的檢驗考核辦法對學生既有約束作用,又有激勵作用,有利于學生回顧舊知識、掌握新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1.2.4成果檢驗與報告檢查

對項目成果的檢驗,既是檢驗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是檢驗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檢驗時要求每一個學生介紹本人負責的模塊是怎樣實現的,有什么重要的技術指標,在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介紹本模塊與其他模塊之間制約關系、本模塊的功能強弱對其他模塊的影響等與組內其他成員的工作相關的內容。指導教師給每人判定一個分數,同時給這個組判定一個分數,按7:3的比例給出檢驗總評成績。

實習報告的撰寫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指導教師會給出報告的具體格式,會組織針對實習報告撰寫的專業講座,有時還會請一些公司的工程師來講座或者輔導。對實習報告的檢查遵循“形式為主、內容為輔”的原則,實習報告判定的分數占總評成績的比例比較小,通常在10%左右。

2.項目驅動作用的分析

通過總結四年近30個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綜合實習的實施效果,顯示應用項目驅動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專業課程的大部分知識點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每次完成實習之后都對實習效果做一系列跟蹤調查。首先考查學生的知識鞏固情況,做一次與實習前的“知識檢查”類似的考試,兩次考試成績相比較,對成績增量情況進行統計的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專業綜合實習首次與末次知識檢查成績增量統計表

上表顯示,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說明通過項目的實施,學生能夠進行專業知識的查漏補缺,增加知識儲備。

其次,利用問卷調查學生對專業綜合實習的主觀認識、看法與建議。調查表都是主觀問題,例如:“你認為專業綜合實習項目是否有利于鞏固專業知識,為什么?”、“專業綜合實習對你找工作是否有幫助?”、“你希望做幾次專業綜合實習,分別是什么時間?”,等等。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甚至有回答“我希望每個學期都有一次實習”的。大部分學生認為這樣執行專業綜合實習環節對于自身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最后,跟蹤畢業設計和就業兩個環節,客觀分析其“長效作用”。帶畢業設計教師普遍反映做過專業綜合實習的四屆學生和以前沒有參加過此環節的學生比較,實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都有所提高。來我校招聘的很多企業在看簡歷時都很留意“實踐經歷”這一欄,學生也將專業綜合實習的項目顯示,因此獲得了就業機會。對部分錄用我校學生的企業和單位進行了調查,普遍認為這些學生有較高的綜合技能、較強的自學能力,并且能夠很快適應工作環境。

3.總結與展望

項目驅動法在專業綜合實習中的成功運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知識,在工作中積累了經驗,懂得了“團隊精神和大局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具有從學校到就業的“長效作用”。同時為教師的實踐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個模板,有利于教師在其他教學實踐環節借鑒經驗。

參考文獻:

[1]童相海,顧健.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6):156-157.

[2]宋菲,智海素,張翠明.高職電類專業技術基礎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3):149-150.

[3]陳遇春,王軍.高等學校教學任務約定制度的實踐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11(3).

[4]艾月霞.高等教育專業實習教學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

[5]宋菲,智海素,張翠明.高職電類專業技術基礎課程項目教學法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2(3).

篇2

一、實習目的

一個禮拜,不長不短的實習很快就結束了,但我卻受益匪淺,實習過程中酸甜苦辣,點點滴滴,也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校為了使教學更好地與生產相結合,以理論聯系實際,加深我們對專業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及實踐技能的培養,范文之實習報告:預算實習生的概預算實習報告。生產實習必須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行實際的鍛煉。在實習過程中,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檢驗并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時,在實際生產中學習掌握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識。

二、實習內容

(一)、熟悉并掌握的內容

I、工程量計算與審核實習

1、熟識圖紙,收集資料(包括施工規范、設計文件、勘測資料和各種定額、驗收規范等)。

2、在計算相應分部工程量時必須熟讀定額,掌握相應定額工程量的計算內容及方法和調整系數的關系等。

3、掌握建筑面積的構成內容,準確地計算出建筑物、構筑物等的建筑面積。(掌握什么情況下不計建筑面積,什么情況下計建筑面積,什么情況下計一半,特別注意雨蓬、陽臺、挑檐、站臺、走廊、臺階、門廳、樓梯等特殊部分建筑面積計算)。

4、土石方量計算。(必須明白地坪平整、挖溝槽、挖地坑、挖土石方等挖方量區別,掌握他們對應的定額工程量和清單工程量計算方法。大型土石方工程量計算的橫斷面法和網格劃分法的應用。填方量計算和一些特殊挖方的定額調整)5、樁基工程量計算(包括打、壓預制方樁、管樁及其接樁;打鋼板樁及其安拆導向夾具;打或鉆混凝土灌注樁;人工挖孔樁;深層攪拌樁等以及他們對應送樁、截樁等工程量計算)

5、砌筑工程量計算。(包括磚砌基礎、磚砌墻、磚砌柱基和磚柱、磚砌煙囟;其他砌體所砌的墻、柱、基礎等)

6、鋼筋混凝土工程量計算。(包括現澆混凝土工程的柱、梁、板、及其他特殊部件的模板工程量計算、現澆混凝土制作量計算、現澆混凝土澆搗工程量計算;預制混凝土構件模板工程量計算、預制混凝土制作量、澆搗工程量、預制構件運輸量、安裝工程量計算;鋼筋工程量計算(包括墻體加固筋)、及一些預埋件工程量計算等。

7、樓地面工程量計算。(包括整體樓地面、石砌塊料樓地面、塑料和木質樓地面工程量計算。特別注意這三種樓地面計算范圍的不同)。

8、屋面工程量計算(包括面層、基層、保溫隔熱層、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漠等計算)

9、裝飾工程量計算(包括內、外墻、天棚、獨立柱、陽臺、樓梯、挑檐、雨蓬、零星工程、和各種裝飾線條工程量的計算)

10、門窗工程量計算(包括木門窗、鋼門窗、鋁合金門窗、卷簾門、型鋼門窗及其一些特種門窗的制作、安裝工程量計算)

11、腳手架工程量計算(包括室外綜合腳手架、里腳下手架、滿堂腳下手架、滿堂基礎腳手架、外墻單排腳手架、獨立柱、圍墻、特殊雨蓬、吊裝工程腳下手架、單獨裝飾工程腳手架、房屋加層腳手架、安全擋板、架空運輸腳手架、獨立筒倉腳手架、電梯井腳手架等工程量計算。)

三。實習成果與心得

篇3

在普通機床上采用適合現場實時控制的MCS-51系列單片機為控制器,以運行特性好,可靠性高的步進電機為驅動執行元件的數控改造方法。敘述了機床改造方案及系統的組成原理,并給出了系統硬件及軟件設計框圖。普通機床經數控改造后,其加工精度和生產率有較大的提高,是提高企業數控化率的1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本論文介紹了針對普通銑床X6325的數控化改造的設計過程,較詳細地介紹了X6325機械部分改造的方案及數控系統部分的設計。機械部分改造的方案,拆除原機床的手輪和絲杠的螺母副,選用滾珠絲杠螺母副。在原進給手動端增加帶箱,以便安裝同步帶及步進電機。數控系統部分的設計基本方案是采用以8051為CPU的控制系統對信號進行處理,由I/O接口輸出步進脈沖,經光電隔離電路,功率放大到步進電機,再經同步帶帶動滾動絲杠轉動,從而實現X,Y,Z3個方向的進給運動。

關鍵詞: X6325銑床;數控系統;改造;設計;單片機;

Abstract

NC improvement of general machine tool was introduced led by Single-Chip computer MCS-51 and drived by setp motoro The improvement plan of machine tool and composition principle of NC system were narrated,the hardware structure and design process of software were also provided after general machine tool have been rised in working precision and productivity. It is a feasible way for enterprise to raise the NC control rat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X6325 designing numerical control reform,and explicit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X6325 mechanical an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reforms。The desiger that the mechanical part transfmed,remove the handwheel of the former lathe and vice nut of the silk pole,select silk pole nut vice ball for nse,is entering to add to manual end and take the case originally.So that installation is being taken and walks into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in setp.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reforms which has 8051 as cpu to cope with the signal,and output the step pulse through the I/O interface。After transmitting and slowing down by force 1 gear, the step pulses drive the leading screw to roll。Thus achieve the vertical movement and the crosswise movement。X axis、Y axis andZ axis process togethe movement。

篇4

關鍵詞:工程實訓;光機電一體化;電機調速

中圖分類號:TH-39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工程訓練課程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專業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著其它課程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實訓內容較為單一刻板存在著照本宣科,依葫蘆畫瓢的現象,多數情況下學生只是跟著教學進度進行練習而已,學生個人的想象力和直覺思維沒有開發出來,不善于質疑、批判并超越教師和書本。為主動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主動銜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文通過多年教學實踐,試圖從電子工程實訓項目的內容出發,設計了一種集光、機、電技術于一體的直流電機調速控制實訓項目。項目內容豐富,合理并具有層次性,注重經典與先進性相結合,有較好的靈活性和拓展性,為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工程綜合能力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載體。

1 項目的基本工作原理與設計

1.1 PWM直流調速原理

我們知道直流電動機轉速n可表示如下:

n=(U-IR)/kφ (1)

式(1)中U為電樞端電壓,I為電樞電流,R為電樞電路總電阻,φ為每級磁通量, k為電動機結構參數。

從式中可知,改變U、φ、R等變量都可達到電機調速的目的,但最方便有效的調速方法是對電樞電壓U進行控制。本文采用經典的脈寬調制PWM直流控制技術,利用晶體管的開關特性對電壓進行調制,按一個固定的周期來接通與斷開功率晶體管,并根據外加控制信號來改變一個周期內“接通”和“斷開”時間的長短,使加在電動機電樞的電壓占空比改變,即改變電樞兩端平均電壓大小,從而達到控制PWM信號。

在實訓過程中,產生PWM信號有4種方法可供學生選擇:

a、分立元件組成的PWM信號發生器。成本低、原理清晰,但電路復雜、調試難度大。

b、采用專用PWM集成電路,電路簡單、性能好,但成本較高。

c、軟件模擬法,利用8051單片機的I/O口,通過軟件對該引腳輸出高低電平來實現PWM波。這種方法需占用CPU的大量資源,編程復雜,使得單片機的工作效率大為降低。

d、利用新一代單片機自帶的PWM口,通過控制單片機的初始化設置,使其自動產生占空比可變的PWM,只有在改變脈沖寬度時,CPU才進行干預,該方法控制直流電動機轉速簡單、可靠。

2.2項目的整體結構與設計

我們以自帶PWM口的P87LPC768單片機為核心部件進行闡述,光機電一體化直流電動機調速控制實訓項目的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

(1)單片機

選用P87LPC768,由于單片機只有20個引腳,既要控制電機的速度,又要顯示轉速,還要連接四個按鈕開關。I/O口線比較緊張,因此采用了片內振蕩和內部復位,使其對應的3個引腳可作為I/O口線使用。單片機的PWM0(P0.1)口作為PWM輸出口。

本實訓項目主要采用P87LPC768的一路PWM輸出,PWM輸出主要由一個10位的輸出頻率相關寄存器CNSW及一個10位的脈沖寬度寄存器CPSW組成。根據需要設置CNSW的值,可得到PWM的輸出頻率:

fPWM=fc/(CNSW+1) (2)

設置CPSW的值,可得到PWM的脈沖寬度。對運行的電機而言,各種不同的CPSW值就是各種不等的電壓。

(2)轉速檢測電路

采用光電傳感器測速電路。即在電機的轉軸上加裝一個圓盤,沿圓盤周邊均勻開一圈小孔,再通過對射型光電傳感器。當電機帶動圓盤轉動時,對射型光電傳感器上的發射單元發射的光線通過圓盤上的透光孔,交替地照射到接收單元,完成光電轉換,經放大整形可得相同頻率的連續脈沖,將脈沖信號送到CPU的計數器T1,計算出電機的實際轉速。

(3)功率驅動電路

功率驅動采用單電源可逆控制方式,一般采用由功率開關器件組成的H型橋式電路。有以下幾種選擇:a.采用功率場效應管,開關性能好,但價格較高;b.采用大功率三極管,但因直流放大系數hFE太小,需驅動的功率較大;c.采用中、小功率的三極管連接成達林頓結構,hFE較大,驅動功率較小,可由單片機直接驅動,且價格適中。

電路如圖2所示,其特點是在一個周期內V12、V13與V23、V24和V21、V22與V15、V16兩組達林頓管交替導通,改變一個周期內兩組達林頓管導通時間的長短,就可實現對電機轉速和轉動方向的控制,開關頻率可調至25kHz左右。

(4)LED顯示電路

數碼管顯示電路設計4位數碼管來顯示設定轉速和動態轉速,采用動態掃描顯示方式,主要采用軟件掃描,占用了11條I/O口線。其中7根線用于段碼的選擇,4根用于位選擇,LED采用共陰極接法。

(3)按鈕開關

電機的運行根據需要由四個按鈕開關進行控制,單片機采用中斷掃描方法讀取按鈕信號,它們的功能分別是啟動/停止鍵、正轉/反轉鍵、定時鍵、轉向鍵。其中轉向鍵還可以使電機循環定時轉向。

本項目采用樂高(LEGO)機器人傳動結構組件構建減速齒輪,曲柄連桿等機械機構安裝在電機轉軸上進行動態演示。至于對過電壓、欠電壓和過電流保護電路的實現方法,相關文獻介紹較多,在此不作贅述。

3 教學實踐

3.1教學思路

根據電子實訓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重基礎知識,重基本理論,重基本技能的教育,實現了基礎與前沿,經典與現代,課外與課內的有機結合(4)。光機電一體化直流電機調速控制實訓項目是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知識覆蓋面較全面的項目之一,學生利用這一實訓項目綜合運用模擬和數字電路,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傳感器技術和電力傳動控制技術,機械機構設計等課程的知識,對其進行綜合論證、設計、組裝和調試,達到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和創新能力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

3.2教學安排和實施過程

學生選擇本實訓項目后,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人數3~4人,若發現優生和差生有扎堆現象,需做出適當調整,以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和項目的完成。項目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是電機轉速閉環PWM控制和功率驅動電路以及轉速檢測電路,其它為選修部分。對于必修部分,老師從電動機轉速閉環PWM控制原理入手,從轉速檢測(FG),頻率/電壓轉換器(f/v),基準三角波發生器,PWM調速以及功率驅動電路的組成、工作原理和設計思想進行詳盡的講解和解剖,電路組成如圖3所示。

實訓過程中,著重啟發學生利用基礎專業課程中學過的元器件知識,并結合查閱相關資料完成設計,力求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的工作是努力促成學生從知識積累向綜合能力的轉化。無論是必修部分還是選修部分,每一個功能電路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案去進行設計,把學生的興趣愛好置于核心地位,鼓勵主動探究,為其個性發展創造條件,使得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

學生實訓成績評定,主要依據在設計和制作本項目的過程中,能做出多少功能電路,方案設計的先進性及合理性,是否具有獨到創新之處,電路布局規范程度,測試數據和波形的準確性,實習報告是否全面完整,先由各組學生自評和互評,最終由老師綜合考評確定實訓成績。

3.3解決問題實例

在設計功率驅動電路時有的學生決定采用H型可逆雙極性控制方案,使用了如圖2所示的電路,但在通電調試過程中,屢屢發生三極管被擊穿冒煙的情況,這是由于三極管工作在開關狀態,集電極電流的變換滯后于基極電壓的變化,三極管內部存在結電容效應而造成的。我們啟發學生,在上面三極管導通時,如何保證下面三極管截止,反之亦然。大家開動腦筋,反復琢磨,終于有了方案,引入如圖2所示的XY和NM兩條導線,其原理是,當三極管V12和V15的基極為高電平時,V12和V13飽和導通,V15和V16截止,V15的發射極電位比基極高0.7V,反之亦然,從而保證了在同一時刻上下兩組三極管只能有一組導通,相當于自鎖。問題解決后,電機運行始終正常,使學生對三極管的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領悟到了基礎理論的重要性。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強調工程設計,處理方法以及工程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解決。同學們感悟頗深,從課堂上學來的知識往往不是很深刻,只有從實踐中帶著問題學到的東西才說得上記憶深刻,真知灼見。

結語

工程訓練實踐教學中的實訓項目不應是固定的、單一的、封閉的,而應是多元的、開放的。學生通過實踐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路,激發了靈感,養成了實事求是的態度,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勇于面對失敗和挫折,積極進取的探索精神,實現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工程實訓內容應與現代技術發展的應用水平保持同步,并不斷更新,動態調整,以適應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的教學改革,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浦龍梅,楊增強。單片機控制的PWM調速裝置的研究[J].電子技術,2006,(2):37-39.

[2]包松,鮑可進,余景華,基于單片機PID算法的直流電機測控系統[J].微機發展,2003,13(8):72-74.

[2]曹琳琳,曹巧媛,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篇5

實習名稱 ? 認 識 實 習

系? 別 信 息 工 程 系?

年級專業? 06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學生姓名? 唐政(38)

指導老師 劉偉春

邵? 陽? 學? 院 2012 年 12 月 25 日

一、實習時間:2012年12月9號~12月20號

二、實習地點:河南洛陽牡丹通信有限公司

三、指導老師:劉藝柱,關云

四、實習公司介紹

牡丹通信有限公司

洛陽牡丹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洛陽巨龍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的股份制企業。致力于向國內外客戶提供dsl寬帶接入系統、ha998系列ic卡公用付費電話系統、ha998系列智能卡公用電話系統、hr998系列無線公用電話系統(gsm、cdma、phs)、ngn端對端解決方案及md系列智能熱量表等高科技產品。公司多次被評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洛陽高新技術開發區納稅十強企業。

公司有員工33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6人,生產面積6860平方米,注冊資本5000萬元,總資產9000萬元,凈資產約6000萬元。生產設備精良、開發工具先進、檢測儀表齊全,已通過了iso9000-XX質量體系認證。公司下屬的技術開發中心負責各種新產品的開發及技術支持。其中ic卡公話及管理系統為國內首創,被國家科委列為98年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XX年更被評為優秀火炬計劃實施項目。

隨著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跨出通訊行業,形成多元化產品支撐”成為我公司的主導戰略方針。憑借強大的電子產品研發實力、豐富的計量設備設計經驗以及精良的生產設備、齊全的檢測儀表、先進的開發工具,于XX年我公司開始涉足民用熱計量器具領域。

迄今為止,我公司已經完成戶用小口徑熱量表(dn15、dn20、dn25)和樓宇大口徑熱量表(dn40-dn200)以及手持抄表設備及其計費管理系統的開發,形成了三大類多系列產品,滿足了各種市場和對熱計量設備的需求。同時于XX年3月和6月分別取得了“計量器具樣機試驗合格證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成為河南省首家獲得該資質的企業。

我們始終貫徹“最佳產品、最佳服務”的經營思想,為了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我們借股份改制為契機,積極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管理,推行體制、機制、技術創新,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密切合作,不懈努力、開拓進取,竭誠為您提供個性化的、完整可靠的解決方案

日期 具體時間安排 講課內容、實習內容

星期一 8:30——11:30

14:00——17:30 講課《入廠安全教育及企業生產組織》

星期二 上午(同上) 講課《焊接知識及操作工藝》、《元器件分類及識別》

下午(同上) 講課《話機發展史》、《貼裝焊接注意事項》

星期三 上午(同上) pth元器件拆卸、焊接工藝要點講解及焊接練習

下午(同上) smt帖片元器件拆卸、焊接工藝要點講解及焊接練習

19:00——21:00 講課《單片機在電話機中的應用》

星期四 上午(同上) 話機拆裝、工藝流程設計

下午(同上) 方案討論和修訂、起草工藝文件

星期五 上午(同上) 話機生產組裝

下午(同上) 話機生產組裝

星期六 全天 休息

篇6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數據,基金項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宄計劃重點項目。并以此為依據,對總體特征進行推斷的學科。隨著當前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統計學已成為經濟學、社會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必不可少的分析數據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對其他學科而言,統計學科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課程的設置應該更加強調統計方法的應用,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2011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統計學從原來的數學和經濟學下的一個二級學科獨立出來,上升為一級學科。這個改變,為統計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統計學科發展的需要,我們應把加強實踐教學作為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實踐基地是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專業實踐基地的有效運行模式,是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綜合型應用人才的重要

 

保障。能實現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戶體驗,實驗階段我們使用開發板進行了實驗,。圖上部的開發板連同電動鎖構成了保密箱部分電路,下部開發板作為遙控器使用。實驗表明,系統滿足2.2節所提出的要求,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結語

 

從單片機實訓中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出發,結合實際問題,提出系統功能要求,開發了一種基于紅外通信的保密箱系統,系統的設計和調試過程中,能有效的將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從中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實際工程能力,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實訓項目的多元化教學已深受廣大師生喜愛,在此基

 

礎上,開發更多的實訓項目,拓寬視野,因材施教,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實訓工作努力的一個方向。

 

目前已有一些文獻對統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有益的討論,但對統計學實踐基地運行模式的探討比較少。本文主要就統計學實踐基地的運行模式進行一些探索。

 

1統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

 

近些年,國內外社會實踐基地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美國的‘‘硅谷現象”、英國的‘‘牛津現象”,中國臺灣新竹、北京中關村等都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這里都是以科研雄厚的大學為依托,以高新技術產業群為基礎形成的產學研三位一體的實踐基地。

 

伴隨統計學成為一級學科,統計學的實踐教學被提上了重要日程。近年來,統計學的實踐基地在一些高校應運而生。統計學實踐基地按建設單位來分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高校自建的校內基地,如天津商業大學統計系自建的校內電話撥號調查系統。第二類是協議式的校外基地,比如與統計局、保險公司等簽訂合作協議,由企業提供實習基地、設施,接收學生實習,并予以配合指導。

 

這些基地對推動統計學實踐教育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運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實踐基地與理論教學結合不緊密。目前高校統計系設置的課程大都是有關統計學方法論的課程,實踐性的課程較少。而實踐基地做的一些實習也大都是一些很簡單的內容,很少用到比較系統的統計學理論。

 

(2)實踐時間持續短,實踐內容不夠充實。這樣學生缺乏系統有效的實際鍛煉,各項統計應用能力提升不明顯,很難達到從實習中獲取實際工作經驗的目的,導致學生無法實現“零距離就業”。

 

(3)實踐基地缺乏系統的培養方案,實踐教學計劃形同虛設。沒有明確清晰的培養方案,具體的執行就會大打折扣,效果可想而知。

 

(4)教師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受傳統授課方式的影響,與實踐教學相比,統計學專業大多數授課教師更重視統計學理論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側重講解統計學的基本原理,沒有把實踐教學作為關鍵環節融入到統計學教學體系中。

 

(5)學生的主體性不夠突出。目前一般是任課教師安排實踐內容、實踐時間等相關事宜,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學生的實踐興趣很難被激發出來,極大地限制和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統計學實踐基地運行模式的探索

 

科學的管理是保證實踐基地建設成果的有力措施,有效地運行才能發揮實踐基地建設的效益。借鑒其他學科實踐基地的經驗,結合統計學自身的學科特點,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對統計學實踐基地的運行模式進行了探討。

 

2-1對接需求

 

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要對接,實踐教學基地是實現就業對接的一個有效平臺。要想很好地對接就業需求,需要對具體需求進行認真調研、分析,設置對口的實踐基地及實訓內容。

 

(1)根據就業需求設置相應的實踐基地。比如,為了對接統計學風險管理與精算方向的就業需求,設置基地時可以與保險公司聯合建立實踐基地。

 

(2)根據就業需求設置相應的實踐內容。對相關就業崗位的具體需求進行認真分析,確定出各個崗位對實踐能力的要求,然后再按照這些能力要求來設置實踐內容。

 

(3)對接就業需求與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實踐基地符合多樣化的就業需求。學生本身由于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的不同,使得他們的潛能也各不相同,這實質上就是個體差異。實踐基地可以從實訓內容上著手構建滿足不同學生個體差異的實習項目,這樣學生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實訓內容。

 

2-2分類安排

 

(1)根據基地的不同類型分類安排實訓方式、時間。

 

校內基地由于是學校自建,因此所有實訓的內容、時間都由學校自己決定,相對校外基地來說,校內自建基地更靈活。可以利用學生空課時間安排實訓內容。使得學生在校就能與行業一線的前沿信息和技術實現對接。另外,校內基地可以對學生開放。

 

校外基地的時間安排適合時間比較集中,比如寒暑假到基地依托單位進行集中實習。由于校外實踐基地的實訓需要與基地依托單位配合開展,所以需要高校有更詳細的計劃,提前與基地依托方溝通好實習的內容、時間及其他相關事項。

 

(2)根據項目的不同類型分類安排實習時間,實習基地。

 

基地實習內容可用項目帶動的方式展開。謝小蕓、李立清[1]探討了項目教學法在統計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同學對項目教學法持肯定態度。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方式,以項目的形式展開基地實踐。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讓學生帶著“項目”任務,自己動手來解決真正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合作能力、應用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項目,既可以是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課題,也可以是與理論課程相關的綜合型課程實驗項目,或是來自企業的有實戰性質的項目等。

 

根據項目的不同,安排相應的實習時間,實習基地。比如大學生生活費收支狀況調查,在校本科生手機普及情況調查,逃課問題調查等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可以在校內實踐基地進行,學生可以利用校內基地開放的優勢,相對靈活地安排時間。校外基地的實訓內容可以安排與基地依托單位相關的實訓內容,比如來自基地依托單位的實際課題,這樣基地依托方更有動力指導學生,學生也可以從真正的社會課題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2.3跟蹤指導

 

學生在實踐基地的整個實習過程要有教師的跟蹤指導,實踐過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雖為“輔”,但卻必不可少。從整個實踐過程來看,教師的“跟蹤指導”可以分為:實習開展之前,根據實踐的項目內容,教師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制定實習計劃;項目進行中,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項目結束后對學生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給予總結,對學生的實習效果進行評價,指導學生完成實習報告。

 

2.4整理建檔

 

基地的管理制度,培養方案,實習計劃等管理文件要分類建檔。另外,學生的實習報告,作為學生實踐效果的重要體現,也要編制成冊存檔。統計分析報告寫作能力也是統計學專業應具備的實踐能力之一[4],因此實習結束后,要求每個學生完成一份專業的實習報告。把實習報告存檔,可以對未來的實踐內容起到一個借鑒作用。檔案資料的系統建設與規范管理是實踐基地穩健運行的后勤保障,需要我們思想上重視,目標明確、工作細致。

 

3需要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3.1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內容的銜接問題

 

進行統計學實踐基地的建設,應該遵循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協調好講授的理論課程與實踐基地實習內容的關系。需要我們辯證地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做好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內容的銜接。(1)結合統計學理論課程教學知識點,選定相應的實踐題目。(2)對選定的實踐內容,精心設計各個實踐環節,使其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通過實踐內容的選取和實踐環節的控制,使學生帶著實際問題積極主動地完成任務,完成實踐任務的同時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升華理論的良性循環。

 

3.2指導教師實踐基地工作量的核算問題

 

實習教師的投入與否對學生的實踐效果有很大影響。如何激發帶隊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建設一支穩定的、高水平的實習教師隊伍是建立實踐基地長效機制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教師的付出得到合理的回報才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高校對教師考核時都有一定的工作量要求,把指導教師實踐基地的指導工作折算成學校考核的工作量應該是一個可行的途徑。那么做好實踐基地教師工作量的核算是穩定教師隊伍的一個有效措施。

 

3.3高校與校外基地單位的協作問題

 

高校應該重視實踐基地的長效機制建設,把實踐基地的規范化管理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校內實踐基地的管理相對比較容易,關鍵是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管理。

 

校外基地的管理本著“雙贏”的原則,一方面聘請校外基地依托單位的專家參與到實習計劃的制定與管理,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實踐內容更接近實際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高校教師的統計理論方面的優勢幫助基地依托單位開展統計業務及軟件應用培訓等,使基地真正成為人才培訓和師生科研平臺。另外,企業與高校一樣渴望交流與合作[6],雙方可以積極探索合作開展的項目研究,比如天津市規劃局委托天津商業大學統計系師生就公交車客流量做統計分析。分析結果既可以幫助規劃局優化公交車路線,又能使學生把理論知識用到了實際問題中。合作雙方都能獲益,才是基地長效發展的根本保障。

 

合作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要積極與合作基地溝通,表現出足夠的長期合作的誠意,嚴格執行雙方協議中自己應負的責任。

 

實踐基地是培養大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重要平臺,能夠讓學生從專業角度接觸到社會的實際問題。實踐基地的有效運行模式是保障基地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根據目前統計學實踐基地的發展現狀,能實現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戶體驗,實驗階段我們使用開發板進行了實驗,如圖7。圖上部的開發板連同電動鎖構成了保密箱部分電路,下部開發板作為遙控器使用。實驗表明,系統滿足2.2節所提出的要求,驗證了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篇7

[關鍵詞]電子工藝實訓 焊接 調試 組裝 實踐

一、概述

(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高校培養人才的必然趨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今后高校培養人才的必然趨向。

在高校中,如何處理理論課程(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選修課程等)與實踐實訓類課程之間的關系和矛盾?如何發揮工程訓練中心這一創新實訓基地的作用?

這種發展狀況和趨勢對各專業的基礎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地更新課程內容,拓寬知識面。如何推動教學知識的更新,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是高校教學人員首先要考慮的實際問題。對這些素質的培養,實驗教學環節有其明顯的優勢。

(二)學生參加電子工藝實習的必要性

具有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工程訓練中心培養訓練學生的首要目標。

隨著3C(計算機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費電子Consumer)結合與一體化,已成為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高等院校,對電方面專業的教學人員、學生以及電子技術基礎課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電方面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素質的培養,電子工藝實習環節有其明顯的優勢,從而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國內普通工科院校與重點院校、國外高校相比,最大的不足就是實踐實訓環節做得不夠,該環節是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和紐帶,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必經之路。

(三)電子工藝實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電子工藝實習作為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電路的設計與綜合應用能力以及使用計算機工具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創新能力。

最基本的要求:每位參加電子實習的同學在實習結束時,能夠熟練地使用萬用表、電烙鐵、示波器等工具;能識別出電阻、電容、晶體管等,并能測試其好壞和相關的參數;會認芯片管腳順序。

指導思想是:注重基礎、了解前沿、促進創新。同學們只有把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了解并掌握了,對最新的科技前沿了解了,才有可能去提高和創新,才會在某方面有所突破。總之,大家既要腳踏實地、又要高瞻遠矚,這樣我們才會有創新,這樣我們的實習才有意義。

二、教學方法的探索

首先,學習態度要端正。該實習環節也是難得的實踐環節,不論同學們以后從事的是技術開發還是技術應用,也不論是產品的銷售還是企業的管理,都要用到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如果對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知之甚少,你如何去從事管理和經營?更不用說從事專業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了!

其次,實訓目標要明確。通過參加實訓,把書本上的圖形、符號、公式、定理和實訓當中的實物、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實踐驗證理論,通過實踐理解理論。

再次,實習結果固然重要,但與實訓過程本身相比,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電類專業的本科生來參加電子工藝實訓,不是作為普通工人從事簡單的焊接、調試、組裝幾件實訓產品匆匆了事,而是作為一個擁有相關專業知識的本科生從事驗證理論知識的實踐者,把實訓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知識都消化了、理解了、吸收了。

最后,制定合理的考核標準。通過參加實訓,不僅要讓他們學到文化科學知識、工程實踐技能,還要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考勤簽到、安全操作、環境衛生、元件丟損、工具使用、元件焊接、產品調試、實習報告、實踐考核等環節都要列入考核內容,與實訓成績結合起來,真正體現實訓成績的公平、公正,合理。

三、教學內容的探索

充分利用現有的軟、硬件資源,借助多媒體和網絡,分三個階段(層次)進行。

(一)第一階段:前期預備階段訓練內容

1.基礎理論

具體內容:萬用表,電烙鐵,焊錫,PCB板,基本元器件知識以及安全用電知識。

教學要求:為具體實踐做準備。

2.元件測試

主要內容:基本元器件的識別,認識裝配工具及萬用表使用方法。

主要器材:基本電子元件,實習工具,萬用表,示波器等。

教學要求:正確識別元器件參數,掌握測試方法及參數檢驗標準;正確掌握工具的使用范圍與方法。

3.焊接實訓

主要器材:電烙鐵,焊錫,廢舊電路板(練習板)。

教學要求:了解電烙鐵的結構、安全使用方法、性能及錫焊認識;觀察、認識焊料的熔化、凝固過程;熟悉掌握錫焊五步法,方法正確、操作規范。

4.基礎實訓

主要內容:PCB裝焊、導線焊接、元器件成型、鍍錫及裝焊。

主要器材:電烙鐵,焊錫,PCB練習板,導線。

教學要求:元器件成型與鍍錫,臥式及立式安裝;掌握導線的剝線、鍍錫以及搭焊與絞焊的焊接方法。

5.基礎考核

主要內容:工具的使用、元器件識別、導線焊接、元器件成型、鍍錫及裝焊等。

主要器材:萬用表,電烙鐵,焊錫,PCB練習板,導線等。

教學要求:進一步鞏固以上的訓練內容,為下一步實習做好準備。

(二)第二階段:實踐操作階段訓練內容

1.產品原理

具體內容:FM貼片收音機、多用充電器、數字萬用表等原理和焊接工藝。(每批學生選做2件實習產品)。

教學要求:了解實習產品的基本原理和具體焊接工藝。

2.SMT的元件、設備及裝焊工藝過程(在SMT貼片教室)

主要器材:FM收音機、配套演示板、示教板。

教學要求:認識SMT/SMD,了解SMT設備及裝焊工藝,貼裝FM收音機板。

3.FM收音機組裝調試

主要器材:示波器、萬用表、電烙鐵,焊錫,FM電路板及元器件。

教學要求:微型電子產品組裝及調試。

4.充電器裝配與調試

主要器材:示波器、萬用表、電烙鐵,焊錫,電路板及元器件。

教學要求:了解電子產品裝配方法與工藝;掌握調試法及故障分析方法;進一步加深對電子元件的認識。

(三)第三階段:實踐操作提高和擴展階段訓練內容(擴充內容)

1.用Protel99se軟件設計SCH原理圖和PCB印刷板圖

主要器材:指導書、計算機。

教學要求:掌握SCH和PCB軟件設計方法。

2.手工設計PCB

主要器材:樣品板、繪圖紙和筆。

教學要求:掌握PCB手工設計方法。

3.印制板制作:

主要器材:覆銅板一塊、轉印圖紙一張、轉印機、藍色環保腐蝕劑、微型鉆床。

教學要求:了解印制板種類及手工制作工藝過程與制作技巧。

4.單片機及PLC應用介紹

主要器材:單片機、PLC模塊。

教學要求:了解一些單片機和PLC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它們在工控領域的實際應用情況。

四、典型示例

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真正結合起來:讓理論指導實踐,反過來再讓實踐驗證理論;下面我們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加以介紹。

(一)電烙鐵電阻和電流的測量

題目:實習用的是一把30W/220V的外熱式電烙鐵,試計算一下該電烙鐵的電阻值R、電流值I有多大?再測量一下實際的電阻值R、電流值I有多大?

理論計算:已知P=30,U=220,不考慮功率因素,利用公式P=UI=U2/R來計算

R=U2/P=2202/30≈1.6 KΩ

I=U/R=220/1.6≈137.5 mA

實際測量:先測量一下電烙鐵的實際電阻值(如測得R=1.9KΩ),再通電測流過電烙鐵的電流值(如測得I=114.5mA)

對上述數據,我們得出結論:理論和實踐有一定誤差,但理論可以指導實踐,反過來再實踐也可以驗證理論。

(二)電源電路參數的測量

題目:以充電器中的電源電路為例,測試一些電壓參數,并觀看其波形的幅度和頻率。

1.測量變壓器的初次級電阻值,并以此來估算其變比。

2.測試變壓器的輸入和輸出電壓波形,并察看其幅值和頻率,看有何異同?

3.測試整流前后的電壓波形,看有何異同?

4.觀察一下整流時加濾波電容和不加濾波電容對輸出電壓有何影響?

分析:這是一個典型的電源電路,包括了變壓、整流、濾波三個環節。通過測量變壓器的初/次級電阻分別為1500/3歐姆,電阻比為500/1。我們知道變壓器初次級的電阻比等于其變比的平方,再測量一下其電壓值,可算出它的變比、電阻比,再與實際測量的值做比較。

通過參數測試和查看波形,會理解有效值和最大值的關系,交流與直流、脈動直流的區別;知道變壓器、二極管、電解電容在該電路中起的作用。

通過對上述電路的搭建、參數測試、波形測量,我們會把很多知識點得到實踐的印證,加深理解,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五、結論

通過對高校中本科生參加電子工藝實訓的探索和研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與大家共享:

第一點,實踐是硬道理

理論學得再多,再深,如果懶得動手去實踐,一切都是空的!只能是紙上談兵,高談闊論而已!實踐、實訓環節是工科院校的學生不可缺少的必修環節。

第二點,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如果沒有過程,哪來的結果?如果只要結果不要過程,何必如此麻煩呢?老師直接把試題答案告訴學生豈不皆大歡喜?我們正是需要這個過程來鍛煉和充實自己、磨練自己。通過參與實訓過程,把書本上的圖形、符號、公式、定理轉化成動手實踐,同學們才能學有所用,才能把理論消化和吸收,以后才可以指導自己去實踐、去創新。

第三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參與“實訓”

在實際動手操作之前,先給學生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比如“變壓器的變比與初次級電阻之間的關系如何?”,“普通Ф5發光二極管的正常工作電流是多大?”等等),讓他們在實訓中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的效果要比“知道答案后再去驗證”要好的多。

第四點,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

電子工藝實訓也不例外,需要同學們由簡單到復雜,由點到面,一步步完成實訓科目。實訓先從最簡單的最普通的地方入手,比如先從實訓的工具(電烙鐵)開始,電烙鐵的電阻值和電流值理論上是多少,實際又如何?同學們一測便知。

逐步培養學生形成勤于動腦、樂于動手的好習慣。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一步步地來;不要急于求成,好高騖遠。

[參考文獻]

[1]姚憲華,郝俊青.電子工藝實習(工程實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P1-5,P17-18

[2]曹嘯敏.電子工藝實習教學內容的研究與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V1(35): 47-47

篇8

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 工科 電子技術 崗位能力

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里提出的“以就業為導向”、“就業能力”等均要求高職院校加強崗位能力的培養。我對企業進行調查,發現企業衡量人才和提拔人才的標準就是崗位能力,企業對職業教育的共同愿望,就是加強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對高職院校來說,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就能夠不讓或少讓學生走彎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距離或少距離上崗。

一、崗位能力的概念

崗位能力主要是指針對某一行業某一工作職位提出的在職實際操作能力的一種鑒定形式[2]。

二、高職工科學生需培養的崗位能力

高等職業工科學生究竟應培養哪些崗位能力?我曾在大型國有企業從事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多年,對工礦企業崗位能力有一定的研究,從運行實踐來看。我認為,作為培養生產一線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來說,其工科學生應該培養“I、J、C、P、S、S”六種崗位能力,即識別能力I(identification ability):包括識圖能力、熟悉規程的能力等;判斷能力J(judgment):包括事故判斷能力、疑難問題排解能力等;聯系能力C(connection):包括工序之間的聯系能力、其他協調能力等;作業能力P(performance capacity):包括平穩操作能力、維修機器和系統的技能、設備維護、設備選擇的能力等;應變能力S(straincapacity):包括故障排除能力、緊急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等;自保能力S(Self-protection capability):包括安全生產的能力、保證設備安全與人身安全的基本常識與技能。

三、培養工科學生的崗位能力的途徑

1.緊扣崗位能力要求,改革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建設的前提是根據企業提供的實際崗位和崗位能力要求,明確專業的就業崗位和崗位能力要求。如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根據企業調研,確定了該專業的就業崗位,如PCB板生產企業從事PCB板的設計和制造,現代化生產企業和工程公司從事生產信息系統的安裝、測試、維護、管理等工作,音視頻產品生產企業從事產品輔助設計、生產、測試、質量控制、售后服務等方面工作。崗位能力要求有電工、電子儀表的使用(判斷能力、自保能力)、電工工具的使用(判斷能力、自保能力)、電子電路安裝調試(識別能力、判斷能力)、基本電工工藝(作業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作業能力)、自動化控制應用能力(作業能力)、印刷電路板設計制作能力(聯系能力、作業能力、自保能力)、音視頻產品生產、測試、維修能力(聯系能力、作業能力、應變能力、自保能力)、生產信息系統的安裝、測試維護管理的能力(聯系能力、作業能力、應變能力、自保能力)。

根據崗位能力的確定和分解,構建新的模塊式課程體系,明確核心課程。如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根據高職教育規律,結合企業要求,設計出了公共課模塊、職業基礎課模塊、職業技術課模塊、選修課模塊等模式課程結構。并確定了培養崗位能力所對應的核心課程,如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電子CAD、收錄音與電視技術、可編程邏輯器件、VHDL硬件描述語言等。

2.改革教學模式,構建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我經過多年的職業教育教學實踐,認為培養工科學生的崗位能力,必須改革教學模式,構建以崗位能力為本位的“三個階段、五模塊”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三階段即為初級技能階段、中級技能階段、高級技能階段,五模塊即為專業認知訓練、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業崗位能力訓練、專業綜合能力訓練和專業創新能力訓練[4]。專業認知訓練、專業創新能力訓練貫穿于三個階段始終。這五個模塊的訓練基本上囊括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教學訓練活動。以崗位能力訓練為本位,將專業所屬課程科學地安排到五個訓練模塊之中。

如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采用“三個階段、五模塊”的職業能力培訓模式,初級技能階段主要是基本技能訓練,其主要內容是制圖綜合訓練、萬用表安裝與使用、單片機應用實訓等;中級技能階段主要是崗位能力訓練,其主要內容是傳感器應用實習、電子CAD實訓、EDA實習、電視機維修實習等;高級技能階段主要是綜合能力訓練,其主要內容是電子產品設計安裝調試實習、畢業設計等。

3.落實頂崗實習,促進崗位能力培養。

我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班頂崗實習,是安排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和電子產品應用企業進行的,如飛高電子、郵電智能等,真正落實了專業頂崗實習的過程。

實習過程由專業老師帶隊,企業一線技術人員指導,按電子產品生產工藝線(主要工序)輪流實習。通過頂崗實習,學生真實地感知了電子產品生產的最新技術、最新裝備,熟悉了電子工程技術員崗位的工作內容。頂崗實習,促進了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

4.舉行技能競賽,強化崗位能力培養。

我院以水利部組織的高等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為契機,每年舉行專業技能競賽,實現了技能競賽常規化。如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我們開展了單片機電路設計安裝與調試、電子電路設計安裝與調試等技能競賽,通過技能競賽,強化了學生的識別能力、判斷能力、聯系能力、作業能力、應變能力、自保能力等崗位能力。

5.開發校企合作,規范崗位能力培養。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過程中,存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校企合作只是學校一方“單相思”,熱臉碰冷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的“董事會辦學”模式。學院成立之初,就確立了水利行業100多個企事業單位參加的董事會,董事會在學院辦學思路、專業設置和課程改革、頂崗實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董事會辦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廠中校”和“校中廠”。“廠中校”的實現,要求在企業實施教育與訓練,校企共同培養高技能人才。董事會成員單位開放企業生產現場,如株樹橋水庫管理局等多家單位就是我院的“廠中校”,能夠滿足學生實際訓練的需要。“校中廠”的建立,董事會成員單位提供一些在工程改造中置換下來的設備武裝實訓室,幫助我們新建實訓室,改造現有的實訓室,模擬企業的車間,將原有實訓室布置為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室,同時董事會成員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學校兼課。按照企業對專業崗位能力的要求教學,從而規范了學生的崗位能力培養。

6.改革考核評價體系,保障崗位能力形成。

在課程考核中,不再是一張試卷定分數了。由于我們提倡有實訓條件的課程要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如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過去考核評價是采用期中、期末考試、平時成績三項綜合給分,對崗位能力的形成促進不大。而現在改用崗位能力評分體系,采用指導老師評價、兼職老師評價、小組評價、個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學生的成績。在實習教學考核中,我們也引入了實習崗位的師傅的評價、實習日志、實習報告綜合打分。

四、注意問題

強調崗位能力的培養,并不能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強調崗位能力培養并不能忽視其他能力的培養,如專業基本技能、專業綜合能力、專業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應該按照前面闡述的“三個階段、五模塊”能力結構綜合培養,兼顧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企業愿望,加強崗位能力培養.

推薦期刊
九九热国产视频精品,免费国产不卡一级αⅴ片,欧美日韩蜜桃在线播放,精品国内自产拍99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一线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韩国电影 | 在线一区二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