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醫藥》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福建中醫藥》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福建中醫藥》雜志創刊于1956年,是一本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35-1073/R,國際標準刊號為1000-338X。
《福建中醫藥》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臨床研究、實驗研究、理論探討、博碩園地、名師經驗、臨床報道,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醫學政策分析、醫學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醫學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77,表明該雜志在醫學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福建中醫藥》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隨稿請附作者簡歷,包括性別、出生年月、學歷學位、職務及職稱、當前研究課題及主攻方向等關鍵信息;論文并請說明創新或發明的要點所在。
Ⅱ、注釋和參考文獻。一律放在文后,不作頁注和文內夾注。注釋和參考文獻采用流水編號,前后重復出現采用不同編號。
Ⅲ、題目力求簡明醒目、確切,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頂格排。
Ⅳ、如為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基金名稱和編號。
Ⅴ、本刊拒絕一稿多投,嚴禁剽竊、抄襲行為,一經發現,將進行追責。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蘇友新 | 40 | 膝骨關節炎;痛風寧顆粒;痛風寧;差異蛋白質;... |
李燦東 | 38 | 中醫;證素;圍絕經期綜合征;中醫健康管理;中... |
黃惠榕 | 35 | META分析;護理;穴位貼敷;療效觀察;腹脹 |
劉獻祥 | 29 | 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軟骨細胞;膝骨性關節炎... |
彭軍 | 29 | 白花蛇舌草;大腸癌;結腸癌;片仔癀;高血壓 |
吳明霞 | 26 | 膝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針刺;針灸療法;針... |
林木南 | 26 | 膝骨性關節炎;神經根型頸椎病;針刀治療;治療... |
林久茂 | 25 | 白花蛇舌草;大腸癌;芎芍膠囊;白內障;前列寧... |
許文 | 25 | 澤瀉;金線蓮;鹽膚木;三萜;三萜類化合物 |
鄭健 | 24 | 腎康靈;兒童;變應性鼻炎;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1859 | 中醫;細胞;關節;關節炎;慢性 |
福建中醫學院 | 298 | 中醫;中醫藥;中藥;關節;中醫藥... |
福建醫科大學 | 249 | 中醫;中西醫;中西醫結合;中醫藥... |
福建省人民醫院 | 247 | 中醫;中醫藥;藥療;藥療法;中醫... |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 | 226 | 中醫;護理;中醫藥;藥療;藥療法 |
漳州市中醫院 | 200 | 中醫;中醫藥;骨折;中醫藥療法;... |
泉州市中醫院 | 175 | 中醫;中醫藥;藥療;藥療法;中醫... |
福建省立醫院 | 171 | 中醫;中醫藥;中西醫;中西醫結合... |
福州市第二醫院 | 145 | 中醫;中醫藥;中西醫;中西醫結合... |
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 | 108 | 中醫;中醫藥;藥療;藥療法;中醫...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301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
25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1 | 福建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建設項目 |
51 | 陳可冀中西醫結合發展基金 |
41 | 福建省教育廳資助項目 |
29 | 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 |
27 | 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
27 | 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 |
26 | 福建省衛生廳青年科研基金 |
18 | 福建省醫學創新課題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4 | 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2010Y2004) |
6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5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J01195) |
4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2010J01193) |
4 |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C0410032)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171126) |
4 | 長沙市科技計劃項目(K1005020-31) |
4 | 陳可冀中西醫結合發展基金(CKJ2011001) |
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9CB522904)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3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