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出版社1952年6月1日正式成立,前身新文藝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鴻模的海燕書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公私合營出版社,以后又陸續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繼并入。
上海文藝社充分發揚本社在文學藝術出版方面的優良傳統和特色,加強管理,優化結構,增強精品意識、市場意識和創新意識,創建具有全國影響的知名品牌,在讀者中建立閱讀上海文藝版的文學讀物是了解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環節的概念,努力把上海文藝社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以出版優秀長篇小說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文藝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主要出版中外當代和現代文學、藝術作品及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專著等。成立多年來,上海文藝社出版了一大批著名作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和各類有影響的叢書。
自己一人出一本書,單獨出書,成果獨享,更有含金量
和朋友同事合伙出一本專著價格更便宜,性價比高
旗下8家出版社在文學藝術等出版領域具有雄厚的專業實力和廣泛的社會影響。據2003年統計,上海文藝出版總社的經濟總量為:總資產46929.5萬元,總銷售收入45612.8萬元,總利潤6806.2萬元。共有編制數851人,在編人數635人,實際在崗人數587人,其中中級職稱175人,高級職稱92人。圖書出版總量2225種。擁有期刊25種,報紙2種。培育并造就了一批久負盛名的圖書、期刊品牌。
2010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上海文藝出版社在我國地方圖書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中排名第八。
上海文藝出版總社一批優秀的書籍獲得殊榮:《思辨隨筆》榮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中國新文學大系》(1937––1949)、《民俗學概論》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汽車城》獲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語海》獲第四屆國家辭書獎二等獎;《熊佛西戲劇文集》獲首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三等獎。
上海文藝出版社主要出版中外當代和現代文學、藝術作品及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專著等。
許多單位已經把出書列為必要項目
出版論著是學術界認可的一種方式,有助于職業晉升和學術職位的申請。
安排選題
選題匹配合適出版社
審稿
三審三校
核發書號、CIP
書號可驗證真偽
設計排版
包含封面,內文排版
著作發行
等待出刊
郵寄樣書
完成服務
許多單位已經把出書列為評職級必要項目。在評定高級時,有效性高,速度更快,有更高的加分權重。
個人自費出書的費用,主要包括編審費、書號費、設計排版費和印刷費。而書號費,是影響出書費用較大的因素,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出書的方向不同,費用也不同,具體費用可以聯系出版社。
出書,需要書號管理費、編輯校對費、封面設計費、出片打樣費、審稿費、排版費等,具體費用需要根據您的實際要求來評估。
首先是選題并安排出版社,之后是審稿,一般需要三審三校,然后是核發書號、CIP、委印單等,再是設計,排版等,確認無誤后印刷出版。出書成功免費郵寄樣書。
不管出版什么類型的書都必須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能涉及國家和宗教敏感話題,不能違反人類和社會的發展規律,書稿的每個環節和內容都要接受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核,審核通不過無論花多少錢都是無法出版的。
主編是指在他的主持下,將他人的作品按照他的思路進行排列、修改和編輯,使書籍形成一定的主題思想,出版物編輯事務主持者的稱謂。主編一詞既可以作職務解,也可以作行為解,屬于公司編輯部門。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