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2 15:02:3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經濟類的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建設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石河子大學經濟貿易學院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是以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7個專業為主要依托,面向全校開展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平臺。目前下設計算機綜合實驗室、專業綜合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商務實驗室和ERP沙盤模擬實驗室,實驗中心面積1000余平方米,擁有服務器、計算機等實驗教學設備420余套,實驗軟件23套,面向大學開出的專業實驗課程21門,實驗項目142個,其中綜合性、設計型、創新型實驗占總實驗課程的86%。
一、綜合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需求
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傳統的教學理念是更多的強調理論教學,對如何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運用的能力重視不足,學生畢業實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很多企業對來實習的學生并不歡迎,即使接受學生,也出于保守企業技術秘密、保障生產安全的需要,不讓實習學生真正動手操作,特別是財務會計方面的業務,更是不讓其參與。因此學生下企業實習住住只看不動手,不能真正實踐所學的知識,使經管類專業在學以致用,技能訓練,和實際相結合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模擬實習,去營造一個能真實反應社會經濟生活的模擬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動手實踐的綜合平臺,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隨著計算機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中模擬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各項內容,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技能訓練,做各種實驗,進行反復的實習。
二、綜合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思路
實驗中心根據學院培養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的目標定位和重素質、強能力的培養要求,確立了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理念。手工模擬與計算機模擬相結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實驗教學平臺建設為基礎,提升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和中心的實驗教學服務能力。
對此,我們提出的思路是:總體規劃、分類實施,建立一個與本校經管類專業設置相匹配的綜合性的實驗實習平臺。這個思路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1.建立統一的技術標準、可實現資源共享的應用平臺。這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按互聯網技術架構與校園網相統一的網絡平臺:再一個是采用統一的應用平臺,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通訊協議等。按協同集成的要求,實現各專業的教學軟件的應用集成。可以把各個教學軟件集成在一個平臺上,用三層架構的技術,通過瀏覽器/服務器的方式來實現應用,在實現應用集成的前提下,使各個系統之間實現互連互通、功能互動、信息共享、資源共享。
2.根據院校經管類專業結構設置的要求,可在這個統一的平臺上分設若干個滿足多專業綜合實訓要求的集成系統。如電子商務系統、ERP沙盤模擬系統、企業經營模擬系統、證券投資模擬系統等。為學生進行多專業、多種技能的互動化訓練,提高綜合分析,學以致用的能力。
三、綜合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方案
1.實驗中心資源整合
實驗中心整合全院實驗教學資源,成立了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制定實驗教學計劃,并配備相應的實驗教師,制定實驗教學大綱和編寫實驗教材與指導書,完善實驗項目卡片。然后根據實驗要求,進行綜合實驗平臺的軟硬件建設,最終建立了計算機綜合實驗室、專業綜合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商務實驗室和ERP沙盤模擬實驗室5個綜合實驗平臺。計算機綜合實驗室主要承擔經濟管理類公選課與學院各專業的基礎實驗課程,如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電子商務、統計模擬、會計學基礎綜合模擬、計量經濟學等實驗課程。專業綜合實驗室主要承擔學院各專業的專業課程實驗,如會計電算化、審計電算化、工商管理模擬、網絡營銷模擬、人力資源模擬、市場營銷模擬、國際貿易模擬、商業銀行模擬、國際結算、證券投資模擬等實驗課程。會計模擬實驗室主要承擔會計模擬與審計模擬的手工仿真操作部分。商務實驗室承擔市場營銷、商務談判、國際貿易實務、單證模擬等課程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室主要承擔ERP沙盤模擬和企業經營模擬的實驗任務。
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根據自身的特點,對相關制度進行了細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實踐教學相關規定,規范了實驗室管理和實驗、實踐教學。
2.實驗中心信息化建設
實驗中心在資源整合的同時,利用良好的校園網絡環境,加強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中心網絡通過1000Mbps光纖鏈路與校園網互連,所有實驗室的所有計算機設備通過實驗室網絡以100Mbps的速度連接到校園網,并可訪問國內所有網絡資源。目前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化平臺。有著非常豐富的網絡實驗教學資源,包括實驗中心網站、精品實驗教學課程網、FTP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網絡學習平臺、網絡考試平臺、在線實驗平臺等作為載體,提供教學課件庫、實習參考資料庫、多媒體視頻資源庫等素材。所有實驗課程的實驗大綱、實習指導書、實驗項目卡等也到學習平臺之上,配合在線實驗平臺,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時間和地點,桉需開展實驗。
3.實驗教學方法
(1)手工仿真模擬
學院會計模擬實驗室、商務模擬實驗室、ERP沙盤模擬實驗室都是基于手工仿真模擬實驗的理念建設的,全面采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單證、流程進行各項專業業務的模擬,通過手工仿真模擬,可以在校內構建各類專業實驗平臺,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將來步入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與專業知識,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2)計算機仿真模擬
學院計算機綜合實驗室、專業綜合實驗室致力于搭建網絡環境下的經濟與管理模擬平臺,其中電子商務模擬、證券投資模擬、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模擬、國際貿易模擬、企業決策模擬等實驗課程都是通過在網絡環境下搭建仿真的實驗系統來模擬現實情況。
通過這些仿真與模擬實驗平臺,學生在校內就可以學習與掌握與現實生產實踐相符的專業技能,很好的解決了經濟與管理專業技能與現實生產脫節的情況,為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創造了條件,培養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
(3)學生自主訓練與分組協作
在鞏固傳統教學方式的同時,實驗示范中心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實現立體化教學,將教學資源到網絡學習共享平臺,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校園網內隨時隨地都可以訪問這些資源。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實驗中心除了自主學習的實驗之外,在實驗方法上大量采用分組協作或分組對抗的模式進行實驗教學,如電子商務模擬、證券投資、會計電算化、國際貿易模擬、市場營銷模擬等課程進行分組實驗,不同的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并進行崗位輪換,進行專業性訓練。企業經營模擬、ERP沙盤模擬等課程實行分組對抗,每個小組內部有明確的分工,有的同學負責銷售,有的同學負責財務,每一組不同的決策都會影響到其他組的決策,這種方式大大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實踐性,也使學生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建立以考核學生綜合能力為主體的實驗考評制度
考核的目的主要是檢驗教與學的效果,促進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進。實驗考核的方法多種多樣,有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項目的考核,提交實驗報告、筆試,實驗軟件自帶的考核系統、分組對抗結果評分等。實驗中心根據專業實驗課程的特點,建立了一套科學的、公正的、多元化的實驗考核機制,從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兩方面評價學生的實驗成績。評價體系包括設計方案、實際操作、結果分析以及理論測試等,重點突出考查創新能力,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考查和評價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中心還開發了基于B/S結構的網絡考試系統,建立了學生信息庫,教案庫,課件庫,資料庫,試題庫等,進行無紙化考試的探索和研究。
4.師資配備
實驗中心的實驗教學隊伍按照專職、兼職相結合的模式進行組建,其中,專職教師承擔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實驗教學工作,兼職教師以承擔實驗教學為主,兼職教師本身也是承擔實驗課程理論部分講授的教師,保證實驗和理論不脫節,通過實踐鞏固理論知識。在綜合性的分組對抗實驗中,每組指導教師從各系中選出,至少兩名以上,這樣有利于解決對抗過程中遇到的各專業結合方面的問題,也有利于不同專業之間教師的交流溝通。
四、結束語
經濟管理類專業綜合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任務,從資源整合到平臺構建,每個環節都十分重要,也是不斷探索的歷程。經濟貿易學院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建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實驗中心管理體制改革和向更深層次發展的道路上需進一步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明高.加強實驗室改革與建設創造實驗新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3,(6).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English-language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from the economic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rhetorical organization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 The corpus consists of 40 abstracts published in 2008 from two economics journals: Jingjixue Jikan, edited and published in China 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respectively.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ies of the units, the sentence length, and the lexical bundles. The result shows potential for the teaching of ESL writing in academic setting.
關鍵詞:英語論文摘要;跨文化;體裁分析;經濟學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cross-cultural;genre analysis;economics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4-0177-02
0引言
學術論文摘要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文章的錄用與否、信息檢索以及同行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傳播。同時,許多國際著名期刊都接受英語寫作的文章,因此,學術論文英語摘要對于研究者顯得尤為重要。然而,論文摘要作為一種體裁形式,有其自身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征。英語論文摘要的跨文化和跨學科特征日益受到應用語言學界特別是專門用途英語研究學者和教師的關注。本文通過自建的80篇經濟學類英語學術論文摘要語料庫,采用體裁分析的理論,對比分析了中美兩本經濟學期刊摘要在跨文化視角下的宏觀結構特征,豐富了體裁分析的實證研究,同時以期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提供依據。
1研究背景
自從John Swales將體裁這一概念作為學術語篇分析的工具,體裁分析法就受到應用語言學界以及EAP和ESP教師和研究者的廣泛應用(Brett,1994;Holmes,1997;Nowgu,1997;Posteguillo,1999; Swales,1990)。近年來,由于摘要體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對于摘要的研究就引起了學界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其中,關于特定領域中的摘要的重要研究有Salag-Meyer (1992;1994)對于醫學摘要的研究,Gibson(1993)對于信息與圖書館科學領域論文摘要的研究,以及Santos(1996)對于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研究。另外,還有部分研究涉及到跨領域的研究,如Hyland(2000)研究了1997年8個不同領域論文的800篇摘要,Samraj(2002)研究了野生動物行為領域論文和生物保護學領域的論文摘要,以及Dahl(2004)研究了經濟學和語言學領域的摘要的個人與宣傳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少數關于摘要的跨文化對比研究。例如,Martin(2003)研究了英語和西班牙語的社會科學實證研究論文摘要,Bonn & Swales(2007)研究了英語和法語的語言學類的論文摘要。鑒于此,本研究對比分析跨文化視角下經濟學類英語論文摘要其宏觀結構的特征。
2研究方法
摘要的宏觀結構可以分為兩類:IMRD結構(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多用于報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s)中;CARS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多用于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s)中(任再新和馬靜,2008)。本文對于摘要宏觀結構的分析采取的是前者。但是,本研究基于前人對于摘要的宏觀結構分類,發現經濟學論文摘要的最后一部分應當稱為Conclusion(表1)。本研究的語料來自于2008年發表的中美兩本經濟學權威期刊論文摘要各40篇。這兩本期刊名為:經濟學季刊(CEQ)和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語料的選取充分考慮到可比性原則的諸因素如時間,體裁,語言等等。
3研究結果
摘要的基本數據特征(表2)顯示中國學者的英文摘要總字數和平均字數偏少;句子個數和平均每句字數也同樣少于國外同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表3)英語摘要在兩本期刊中出現最多的兩個部分是Introduction和Result,這也符合國內期刊(CEQ)的基本數據特征,即平均句子數為兩個。雖然國外同行會省略如Method部分,但是國內學者則更甚,會略去Method和Conclusion兩個部分。這一現象與我們的觀察(表4)高度吻合。美國期刊(QJE)的摘要通常會以完整的IMRD結構出現,而國內期刊(CEQ)出現兩個和三個部分的摘要占所選摘要的大多數。
此研究結果表明,國內學者的英語摘要在宏觀結構的安排上受到了本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在,中國學者會將兩個部分混在一個英語句子中表達,使得摘要的句數偏少。例如:
Using a firm-level data set for 1998 and 2005 including all of China's "above designated size" enterprises that together account for more than 85 perc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outpu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issu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derived from the Austrian School, this paper connects the creation of entrepreneurs to the contracts that entrepreneurs obtai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udies how these contract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不注重英語科研論文的邏輯性,省略重要的摘要組成部分如Method部分等。例如:
We establish five facts about prices in the U.S. economy: (1) For consumer price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nonsale price change is roughly half of what it is including sales (9-12% per month versus 19-20% per month for identical items; 11-13% per month versus 21-22% per month including product substitution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for finished-goods producer pric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onsumer prices excluding sales. (2) One-third of nonsale price changes are price decreases. (3) The frequency of price increases covaries strongly with inflation, whereas the frequency of price decreases and the size of price increases and price decreases do not. (4) The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is highly seasonal: it is highest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then declines. (5) We find no evidence of upward-sloping hazard functions of price chang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We show that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fac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benchmark menu-cost model, whereas the fourth and fifth facts are not.
4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中美經濟學期刊英語論文摘要的宏觀結構,發現了兩類摘要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是受到各自的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的意義在于為中國學者撰寫英語摘要提供參考,并為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些依據,同時,豐富了體裁分析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writing abstracts. (1979). New York: American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2] Bhatia, V. K. (1993). Analysing genre:L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Longman.
[3] Bonn, S. V., Swales, J. M. (2007).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abstract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Three exploratory studi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93-108.
[4] 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47-59.
[5] Dahl, T. (2000). Lexical cohesion-based text condensation. An evaluation of automaticallyproduced summaries of research articles by comparison with author-written abstracts. Dr. art.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6] Dahl, T. (200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ative abstracts. Akademisk Prosa, 2:49-67.
[7] Holmes, R. (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321-337.
[8] Hyland, K. (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London: Longman.
[9] Martin, P. M. (2003). A genr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Spanish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scienc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2:25-43.
[10] Now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119-138.
[11] 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SpecificPurposes, 18,(2):139-160.
[12] Salag-Meyer, F. (1992). A text-type and move analysis study of verb tense and modality distribution in medical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1,(2):93-113.
[13] Salag-Meyer, F. (1994). 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2): 149-170.
[14] Samraj, B. (2002).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abstracts: The case of wildlife behaviour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J. Flowerdew (Ed.), Academic discourse (pp. 40-56). Harlow, UK: Pearson Education.
[15] Santos, M. B. (1996). The textual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Text, 16,(4):481-499.
[16] 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下面,筆者結合課堂教學實踐,論述該從哪些方面積累,用什么時間,什么方式進行積累呢?
一、談談時間與方式
1.利用好晨讀時間。每天早晨學生陸續到校,大都會提前5---10分鐘到校,這段時間如果充分利用,積累起來也是很充足的積累時間。我經常利用這段時間帶領同學們朗讀《晨起勉文》、國學經典等,讓學生們以良好的狀態走進一天的快樂學習。
2.利用課前幾分鐘。課前幾分鐘的時間很短,但如果利用好了,對學生來說可是受益匪淺的。上課預備鈴響后,學生快速進入教室,那么學生們從剛才快樂的游戲中怎樣很快回歸學習的狀態呢?那么就用這個時間組織學生積累一些成語呀,古詩呀,好詞佳句等。增強了積累,也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而且每個學期把積累內容下發給學生,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背誦,課前的時間也可以用于背誦或者展示。比如我今年教二年級,教研室規定在二年級語文學習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掌握新課標前50首古詩詞的背誦,于是我便把這些古詩詞整理出來,印發給學生,背誦掌握這些古詩詞,配樂背誦、編歌曲舞蹈、比賽展示等形式,既可以填補小學輕松學習的空白時間,又可以增加積累。每節課前,班級中總會聽到瑯瑯背古詩的聲音,感覺分外悅耳。
3.利用好閱讀課。隔周一節的閱讀課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個時段的積累內容,我認為最好是讀書了。可以讓學生安靜地自己讀書,可以讓學生交流讀書感悟,互相推薦好書,還可以老師朗讀一些好文章。與學生一起讀書的日子,老師感覺到充實,有滿足感的。而學生滿是期待的眼神與詢問,更讓你感覺到教育的神圣。教育無處不在!當用朗讀傳遞愛的時候,勝于所有的說教。閱讀對于學生的積累的好處不言而喻,趕快和孩子們一起讀書吧。
4.放學前的十分鐘不容忽視。放學前做好準備后可能還有一點剩余時間,這段時間如何利用也是很有講究的。是磨磨唧唧講些學生已經聽出繭子來的道理,是靜靜等待放學,還是給學生讀書?最好就是利用這段時間讀書了,這時,最好學生們不用翻書,教師可以利用白板出示優美句段、國學經典等,師生朗讀背誦。長此以往,學生的變化絕對會給你一個驚喜。利用這個時段進行閱讀積累吧!
5.利用好講讀課。講讀課上,那些文質兼美的課文講完后,要給學生留下朗讀體味、感悟升華的時間,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讀文、摘記、背誦。日積月累既豐富語言,豐實底蘊,也提高語文能力。
6.展示空間。積累到一定時間,一定要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組織專項比賽。如開展背誦朗讀比賽,成語接龍游戲,讀書收獲展等,每個人都有收獲,或多或少。老師的物質獎勵,精神鼓勵,無疑會讓學生對積累更用心,更專注。
二、說說積累途徑
1.課堂教學中積累語言。語言積累需要大量的閱讀,大量的閱讀需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切都要憑借課堂教學來培養。在教學方法上必須以教師引導下的對課文的感知、理解、感悟和運用。要憑借默讀、朗讀和誦讀去充分感知課文,要憑借深入的思索和認真的議論去深刻感悟課文,要憑借品味、分析、比較來正確理解課文。課堂上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多媒體等手段去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感知和感悟課文,使他們心情激動和心靈震撼,那么,他們將對語言留下終身難忘的深刻印象,語言的積累就會落到實處。
2.熟讀背誦中積累語言。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誦讀。漢語詞匯豐富,運用靈活,要使自己對語言的運用不加思索、得心應手,必須對語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復,才能使語言文字的規律、含義、情味等在頭腦中固定下來,使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聯系系統。熟讀和背誦便是完成語言強化的必由之路。強化誦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為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完全證明。古人為學,一開始只是讀、背,頭腦里面只不過裝滿了一堆“死”的語言材料。書讀得多了,背得熟了,學生對書中的文與道似懂非懂,憤悱在心了,教師才開始講解。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產生如朱熹所說的“豁然貫通”的效果,既領悟了道,也掌握了文,頭腦中那堆“死”語言材料一下子活了。
關鍵詞: 經濟管理類本科 畢業論文指導模式 存在問題 重構
近年來,高校大規模擴招及本科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學生為了能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就把畢業論文放在了從屬地位,加上用人單位很少關注畢業論文,更造成了學生對畢業論文的怠慢心理,致使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日趨下降。其中,經濟管理類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更是令人擔憂。
一、經濟管理類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高校畢業論文指導環節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指導時間偏少。
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基本上都是從大四第一個學期開始,有些院校可能提前一點,也是從大三第二個學期才啟動,而這個學期本科生的上課壓力比較大。當他們剛剛對畢業論文有一些想法時,考試又將他們的想法打斷。到了大四,各種求職、考試等壓力撲面而來,到他們真正安心寫作畢業論文時,距離畢業時間已經不多了。因此,從大三第二個學期開始畢業論文的指導,已經是比較晚了,表面看起來還有一年時間,可實際有效時間不到兩個月。這時,指導教師指導基礎較弱的學生,他們被提升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2.整體指導的策略。
現行畢業論文的指導模式從指導策略上來看,屬于一種整體指導。這種模式是指導教師從多方面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包括論文的主題、結構、表達和學術創新等。這種指導模式的結果是,學生自己不努力收集資料進行論文寫作,大部分甚至全部依靠指導教師。這樣的指導策略,使指導教師非常辛苦,而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卻呈逐年下滑的趨勢,期望學生通過寫作畢業論文培養其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標沒有達到。
3.缺乏獎懲措施。
指導教師指導完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打過分之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就被束之高閣。某個學生的畢業論文是否真的應得某個分數,畢業論文有沒有抄襲的成分,也就沒有人去關注了。由于沒有明確具體的監督和獎懲制度,指導教師、本科生和有關的管理部門對畢業論文實質上都是不太重視的。在這種情況下,指導教師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必然會有所下降。
二、經濟管理類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重構
針對上述經濟管理類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對經濟管理類畢業論文指導模式進行重構,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雙向選擇”。
目前,大多數高校對畢業論文采用的都是配給制,即由學院將學生平均分給每個教師指導,很容易出現學生的選題方向不是指導教師的研究范圍,給指導教師帶來困難。如:無法把握選題的意義,無法判斷使用材料的準確度,無法判斷論文有沒有新見解,無法判斷論文是否具有實用價值,等等。這樣,指導教師只能從形式上予以指導,論文的質量很難把握。因此,要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必須打破這種配給制,實行師生互選的制度,優化指導工作。筆者認為,具體操作可以這樣:首先,征集學生的選題或選題方向,然后按學科方向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學科,由教師來選擇學生;教師選定以后將結果反饋給學生,學生如果對教師不滿意,可以提出來換指導教師。在“經濟管理類本科的畢業論文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希望畢業論文課題分組應采取的方式?78%的學生反映,希望教師和學生能夠進行雙向選擇。因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對對方有所了解,尤其是教師,他在選學生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自己能不能指導學生提交的選題。所以,雙向選擇是一種優化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的方式,也是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一種切實的制度保證。
2.對學生采用習慣培養的方式。
前已述及,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一般都安排在第四學年集中進行。這種突擊戰必須以學生訓練有素為前提。因此,筆者認為,要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與水平,必須科學安排、強化平時訓練、循序漸進、變突擊式為習慣性培養式。當我們取消了年度論文的教學方式后,必須找到一種替代的方式,平時訓練這一環不能少。筆者認為,可以落實到學科課程的教學中去,通過加強學科課程平時作業的學術性訓練,既可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作要求,也可以撰寫學術述評或學科課程論文的形式予以強化。在一門學科課程結束時,或要求學生就學科課程中的某一問題研究現狀進行梳理,加以評價,或提交有自己一定見解、符合學術規范的學科論文。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學風。
3.采取多渠道的指導模式。
所謂多渠道指導模式,就是以網絡指導為主體,輔之以傳統的課堂教學指導和學生課外學術活動引導。具體實施如下:第一,在正式寫作畢業論文之前,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實行見面與不見面相結合的指導方式,使師生間的交流渠道變得暢通。通過網絡,可以實現師生適時異地交流,同時也可通過電子郵件實現異地不同步的及時交流。第二,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有機聯系起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現在的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不好,是因為期刊論文讀得少,理論基礎薄弱,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多講期刊論文的前沿動態。同時,教師要結合自己的課程和自己的論文寫作經驗,向本科生談論文該如何選題、如何查找資料、如何選用相關理論等。第三,利用各種學術活動激發本科生的學術興趣和論文寫作能力。如,院系進行教工的學術論文或教研論文研討會,邀請本科生參加。
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創新素養與學識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但這種教學方式是以精英教育為背景的,它與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情勢并不十分貼近。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下,必須優化指導、相互協調,對經濟管理類畢業論文指導模式進行重構。從而,切實提高本科論文的質量,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小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滑坡原因分析及對策[J].科技廣場,2005,(11).
[2]冀滿祥.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監控的實踐與思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structures of English-language titles in the two counterpart journals in economics field and whether. To this end, the corpus of 237 titles 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E) and 311 titles in Jingjixue Jikan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or (CEQ) are built. And all the titles a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classes: Noun Phrase, Compound, Full-sentence, Verbal Phrase,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includes the comparison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itles. The results show a sharp contrast between structure of the titles in two journals and the trend of title forms, such as the different frequency of occurrences of types or subtypes of titles. And the results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L2 Chinese writers compile a suitable English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while publishing articles in journals in either domestic o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關鍵詞: 論文標題;經濟學;體裁分析;對比研究;二語寫作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economics; genre analysis; contrastive analysi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中圖分類號:G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8-0304-03
0引言
近十余年來,隨著對學術語篇研究的興起,語言學家越來越重視體裁分析方法在這一領域的應用,并形成了以John Swales (1990) 為代表的語步分析法,其對學術語篇前言進行了實證研究提出了CARS Model。隨后引發了學者們的濃厚興趣,他們將注意力集中于學術語篇的不同部分,例如,Lores (2004)和Martin(2003)研究了學術語篇的摘要部分,Homes(1997)研究了學術論文討論部分,Yang和Allison (2003)研究了學術論文的結論部分,等等。本文將針對學術論文的標題部分進行對比研究,其方法也是體裁分的實證研究方法,目的在于發現國內外經濟學期刊英語標題的結構特點,并能夠對中國學者撰寫英語標題提供參考。
1學術論文標題研究綜述
80年代末以來,以“體裁分析之父”(Pérez-Llantada, 2004:140)John Swales (1990) 為代表的體裁分析法(genre analysis)的研究范式逐漸確立其在學術語篇的語言學研究中的地位。在1990年,John Swales 指出標題是學術體裁研究中被忽視的一個方面之一。隨著學者們對標題研究的關注與日俱增,研究成果不斷涌現。Yitzhaki (1997)比較了18種不同人文學科期刊的論文標題中的實詞數量目的在于檢驗學術論文標題的信息密集性。Busch-Lauer (2000) 分別對比了醫學和語言學領域內的英語和德語標題,發現醫學領域內的標題長度比語言學內的論文標題的字數明顯要多一些,并且確證了以德語為母語的學者習慣于用德語的思維方式撰寫標題,同時發現了所有的標題在兩個領域內的作用都是交際功能的作用。Laurence Anthony(2001)通過對計算機領域期刊中600個論文標題的長度,標點使用,介詞使用和詞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計算機學科的論文標題有其自身的特點,例如,他發現介詞和冠詞在此類標題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其中介詞for在所選的6種期刊中的4種當中出現的頻率最高。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計算機科學領域內的標題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同時也提出,論文標題的特點因學科不同而有差異,這樣的普遍性結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隨后在2002年Yitzhaki又研究了24個重要期刊的論文標題與論文長度的關系,同時做了歷時比較的研究,發現文章長度和論文標題長度的關系是因科學類別的不同而不同,在所謂“硬”科學內標題長度與文章長度的相關性較“軟”科學更強。Haggan (2004)則是同時分別比較研究了文學,語言學和理科科學的論文標題的結構特點。她將標題按形式分為句子型,名詞型和短語型三類。研究結果顯示出三個不同領域內的標題都互不相同,各有特點,同時指出標題的功能在于引起讀者閱讀文章的興趣。Hartley (2005c,2007a,2007b)從不同方面探討了論文標題的特點或功能:一、指出論文標題應當同時具有傳遞信息和吸引讀者的作用;二、將論文標題按功能重新分類,共有12類并且分析了各類的特點和功能;三、研究了冒號在學術論文中的使用偏好。最近的研究是Soler (2007)對研究型學術論文和綜述型學術論文的標題結構的實證研究。在570個標題中,480個為研究型論文標題,90個是綜述型論文標題,時間跨度從1996年至2002年,涉及的學科領域是生物學和社會學,她將標題按結構分為句子型,問句型,名詞詞組型和復合型,同時還對標題的長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綜述型標題的長度在兩個領域都非常的短,復合型標題是社會科學體裁研究型論文標題的特點。句子型標題是研究型論文標題的文章類型的特點,尤其是生物學領域內的研究型論文標題的特點。
國內的標題研究主要分為兩類:漢英單語種獨立研究和漢語標題的英譯。例如王英格(1993)研究了英語學術論文標題的語法和修辭特點。化柏林(2007)對圖書情報學類核心期刊論文標題進行了計量研究,共對42989篇文獻的標題進行統計分析,涉及到標題長度,句型以及標題中相關詞匯的研究,如題首詞,題尾詞,關鍵詞等。而論文標題的漢英翻譯的研究有,段萍和顧維萍(2002)的關于醫學論文的標題和摘要的漢譯英的常見錯誤的分析的研究,周永模(2002)的關于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論文標題的漢譯英的標準的探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宇(2003)對英漢雙語的疑問型學術論文標題進行的對比研究。
綜上所述,學術論文的標題研究成果逐漸豐碩,本文將就前人的研究成果繼續深化和推進學術論文標題的研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以體裁為切入點,即語言學類研究型學術論文;英英對比,其特點在于中國學者的英文標題和國際學者的英文標題的對比;以及采用實證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選取了中美經濟學兩本在各自學術共同體中的權威期刊:中國的《經濟學(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CEQ))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QJE)。建立了一個含有548個英語科研原創論文標題的語料庫,其中CEQ 中隨機選取311 個標題,QJE 中隨機選取237個標題。按照語料庫的建庫原則以及對比語言學的可比性原則,標題的選取時間跨度為2004至2009年(由于研究時間限制,2009年只收集部分標題),且不包括書評類以及其他體裁類型的文章標題。其次本文將所選標題分為五大類:名詞詞組型(Noun Phrase [NP]), 復合型(Compound [CP])即一個標題由兩部分組成,中間被冒號或其他符號隔開, 句子型(Full-sentence [FS]), 動詞詞組型(Verbal Phrase [VP]), 以及介詞詞組型(Prepositional Phrase [PP])。另外,本文還進一步細分了名詞詞組型標題和復合型標題,同時還統計了本語料庫中的NP和CP標題在近五年內(2004-2008)的變化趨勢。
3研究結果與討論
標題應當體現信息性和經濟性原則。信息性是指標題應當全面準確反映論文的內容。經濟性是指標題應當用最少的詞表達最豐富的意義。表1顯示了兩本期刊英語標題的平均長度。明顯的差異在于國內的CEQ論文標題要比國外的QJE論文標題用詞偏長。就其原因在于英語不是中國人的母語,并且中國學者在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時會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Connor, 1996)。另外,無論CEQ論文標題是出于投稿人的翻譯或重新用英語撰寫,都會受到原來漢語標題的影響,我們的統計發現,漢語標題會經常出現“論”、“研究”以及“探討”之類的標題標記(尹世超,2001)。同時,國內學者撰寫的英語論文標題會將這類標記詞翻譯出來形成“The study of …” 或“The analysis of …”之類表達形式。這無形中會增加英語標題的長度而不會因此增加標題的信息含量。
標題的功能有四種(尹世超,2001):稱名功能,概括功能,吸引功能和引導功能。如果綜合考慮標題的兩個原則和四個功能,那么復合型標題是最理想的標題形式。表2的復合型標題頻度百分比正好體現了這一選擇在英語環境下的要求。按照Swales和Feak(1994)的觀點此類標題(英語)的構成為:問題-解決(problem-solution),一般-詳細(general-specific),話題-方法(topic-method)和主要-次要(major-minor)。這一構成就能夠是撰寫者不通過語言手段而在兩部分之間建立聯系,達到信息性、經濟性和吸引功能的統一。由于標題的基本功能是稱名功能所以名詞詞組型標題在兩本期刊中都占有較多的頻度。有趣的發現是,美國的QJE期刊論文標題出現了較多的句子型標題,共15個占該期刊語料的6.33%,以及較多的動詞詞組型標題,共8個占該期刊語料的3.38%。
兩本期刊使用最多的名詞詞組型標題都是NP+PP結構,即一個核心名詞后接一個介詞短語的結構。但是,相比較而言,CEQ期刊論文NP標題的結構相對較復雜。這一點似乎驗證了Connor(1996)的觀點,寫作是一種深嵌于文化的行為。即國內學者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時,會采用復雜的介詞短語限定討論話題的形式,而國外學者會直接采用其他策略比如說采用CP型標題結構。這同時似乎也表明非母語寫作者會在使用第二外語時無意識的會凸顯過濾某些文化因素,這些因素會表現在語言層面,比如說,復雜的介詞短語結構標題。
在標題具有稱名這一點上,中美期刊論文撰寫者又一次達成一致,即標題的前后兩部分都是名詞詞組結構[NP:NP]。但是QJE期刊CP論文標題并不僅僅是依賴這一結構,作為美國學術共同體的研究者,他們會更多關注英語標題的其他功能如吸引功能,所以該類標題在QJE中呈現出較多的其他次級結構,如Q:NP[問句:名詞詞組]型。本語料庫中,最強烈的對比在于,QJE中會出現PP:NP類型標題和Q:Q類型標題,而CEQ中卻無此類型標題出現;另外,在CEQ中會出現PP:NP和Q:VP類型標題,但是在QJE中,撰寫者不會才取此類型去撰寫標題。此現象有待于進一步的大規模的語料收集和分析。
從上圖可以看出,NP和CP標題在五類標題中在近五年內呈增加趨勢。有趣的發現是,CP標題在兩本期刊中在2007年增至最多,相反的NP標題在兩本期刊中減至最少。相對于2007年來說,兩本期刊中的CP標題在2008年有所減少,而NP標題有所增加。最終的結果表明,經濟學類期刊英語論文標題NP和CP類型出現的頻度趨近于相同,但總體呈增加態勢。
4結論
本研究表明經濟學類中美兩本期刊的英語論文標題存在明顯差異。這些差異是由于文化社會因素造成。本研究的意義在于為經濟學類同行撰寫英語論文標題提供幫助。進一步的研究可細致深入地探討經濟學類英語論文標題的用詞特點。
參考文獻:
[1]Anthony L. 2001.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Research Article Titles in Computer Science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44(3): 187-194.
[2]Busch-Lauer, Ines-A. 2000. “Titles of English and German Research Papers in Medicine and Linguistics Theses and Research Articles” [M]. Analysing Professional Genres, (Edited by Anna Trosborg),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3]Connor, U.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Dillon, J. T. 1980. In pursuit of the colon: a century of scholarly progress: 1880-1980 [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3 (1): 93-99.
[5]Haggan, M. 2004. Research paper titles in literature, linguistics and science: dimensions of attraction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 293-317.
[6]Halliday, M. A. K. 1994.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7]Hartley, J. 2005. To Attract or To Inform: What Are Titles For? [J].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32(2): 203-213.
[8]Hartley, J.. 2007a. Planning that title: practices and preferences for titles with colons in academic articles [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9: 553-568.
[9]Hartley, J.. 2007b. There’s more to the title than meets the eye: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J].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 Communication, 37(2): 95-101.
[10]Pinkham, J.. 2000.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1]Lewison G, Hartley J.. 2005. What's in a title? Number of words and the presence of colons [J]. Scientometrics, 63: 341-56.
[12]Pérez-Llantada, C.. 2004. An interview with John Swales [J]. IB?RICA, 8: 139-148.
[13]Soler, V.. 2007. Writing titles in sc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6(1): 90-102.
[14]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5]Swales, J. M. 2004.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Cambridge: CUP.
[16]Swales, J.M. & Feak, C.B. 1994.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Commentary [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7]Thompson, G.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rnold.
[18]Yitzhaki, M. 2002. Relation of Title Length of a Journal Article to the Length of the Article [J]. Scientometrics, 54 (3): 435-447.
[19]段萍,顧維萍.醫學論文標題與摘要漢譯英常見錯誤分析[J]. 中國翻譯,2002.
[20]化柏林.圖書情報學核心期刊論文標題計量分析研究[J].情報學報,2007,26(3).
[21]王成宇.英漢疑問型學術論文標題對比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02.
[22]王英格.英語學術論文標題的語法和修辭[J].外國語,1993,02:34-37.
摘 要 未來人才應該是復合性的專業人,特別是作為維修技術的學員,更應充分重視和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此,要改革和完善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加強用系統的思想理論武裝學員;要開展專題講座等活動,幫助學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豐富的知識引導學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圍,用優良的環境影響學員。
關鍵詞 維修技術類學員 人文素質 途徑
Abstract In the future,the person with ability should be complex,especially,the students who study the science,must pay attention for the ability of human culture. Therefore,we must reform teaching system of political theories lesson,open exhibition special subject academic chair etc. ,and use good environment influence student.
Key Word The students who study the science Ability of human culture Method
良好的人文素質,包括一定的人文知識及其精神、“較強的人文素質有助于提高學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1]。”作為維修技術類學員(以下簡稱“學員”),一方面,其生源絕大多數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畢業生;另一方面,課程設置又以基礎自然科學和維修技術類專業技術為主。這就決定了多數學員人文知識相對貧乏。一是涉及的人文科學知識面窄。學員們大體只在一些籠統單一的基礎課中涉及到文學、歷史學、哲學等知識,而對一些其他人文學科,多數學員則停留在聞所未聞或僅聞其名知之甚少的階段,不少學員甚至連基本的社會科學知識也很少涉及。二是掌握的程度淺。就已涉及的人文學科而言,學員們也只是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和簡單道理,未能就各種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產生應有的作用。
由于人文素質的貧乏,不少學員,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方面的能力不強,具體表現為:第一,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通過學員作業、論文,以及思想匯報、個人小結中,常見少數學員錯別字疊出、標點符號用錯、語句不通、篇章結構混亂等現象。在課堂討論、辯論和演講活動中,不少學員總低著頭,不敢積極參與。第二,處理人際關系、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低。部分學員缺乏自我意識,對他人(甚至父母)有較大依賴性,自我認識不清;部分學員盲目的追求自我獨立,排斥當前的生活,甚至以自我為中心,強調“自由”;此外,還有學員存在焦慮、憂慮、壓抑感,自卑,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體能等各方面都差;還有的學員抗擊打能力差,學習生活中經受不了一點困難和挫折,一門考試不通過就破罐破摔。第三,對文藝作品缺乏鑒賞、審美能力。面對各類作品,大多學員不能理解其基本內涵,更加無法把握其創作和藝術特色以及所反映出來的價值觀等。第四,組織、管理指揮能力弱。不少學員在集體活動中要么不敢主動擔當組織、管理、指揮任務,要么在擔當任務時不善周密策劃、不懂合理安排與協調。
面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應當通過以下途徑加強維修技術類學員的人文素質:
第一,改革和完善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用系統的思想理論武裝學員。
政治理論課是對學員進行系統政治理論教育,提高學員政治思想覺悟和理論政策水平的主渠道。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進行政治育人、培養政治上合格學員的主陣地。“政治理論課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關系[2]。”目前開設的政治課,有些本身既是政治理論教育課又是人文素質教育課,因此,我們應進一步搞好“哲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各門課程的教學。同時,有選擇地增設一些選修課程,比如“文化工作”、“藝術鑒賞”等,培養和提高學員的文化和心理素質。
第二,圍繞“如何做人”這個核心問題,開設一些專題講座,幫助學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豐富的知識引導學員。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其目的,主要是引導學員如何做人。可以在不同層次的學員中開設下列專題講座或“大講堂”: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包括“文化典籍簡介”、“古典名著導讀”等,以激發廣大學員的愛國主義、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達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立志成才目的。二是“古今中外文學藝術鑒賞”,如“中國古典文學知識講座”、“名歌名曲欣賞”等,根據維修類學員的職業特點,突出相關技術人員作品的“文學賞析”的內容,以此陶冶學員的思想情操,豐富學員的人生蘊涵,提高學員的文化品位。三是怎樣做人和與人相處。可在學員中進行“交往藝術”、“青年心理健康”等專題講座。
第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圍,激勵學員的積極情感,提高學員的審美情趣,用優良的環境影響學員。
教育環境的好壞對人才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優良的校園環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3]。”校園文化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人際環境和學術環境。校園的自然環境建設力求達到四季有鮮花,路旁有綠樹,教室宿舍辦公樓窗明幾凈。要注意增添校園自然環境的文化內涵,如設立新聞動態顯示屏幕;對樓堂館所進行宣傳性和規范性命名并建立標記;主干道路、教學區、學員宿舍區增設英模人物形象宣傳標語燈箱等。通過這種有形的文化環境改造和宣傳媒體,使學員置身于文化與知識的海洋,在無意中接受教育。在人際環境建設方面,要在全院范圍內倡導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營造和建立團結協作、奮發向上、勤奮好學、銳意進取、勇于開拓的人際關系氛圍。在學術環境建設方面,可請一些相關專家學者來學院講學,鼓勵學有所成的教職員工作專題報告,鼓勵和扶持學員中各種學術和學習興趣小組的活動,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辦好學報,開好學術年會,加強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并逐步形成合理梯隊,形成激勵和競爭機制,營造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良好學術環境。
參考文獻:
[1]崔自鐸.人文素質與人的發展:談談人的素質系統.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
[2]徐艷兵.淺談政治理論課培養人文精神的途徑.職教論壇.2005(17).
關鍵詞:經濟類學術期刊 高品質作者庫 構建 路徑
中圖分類號:G23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92-01
眾所周知,經濟類學術期刊通常被歸納為圖書館藏當中的F類刊登學術論文期刊,其所涵蓋的種類諸多,如經濟學、中國經濟、會計類以及工業經濟類等。在新時期,要想有效地強化經濟類學術期刊本身的影響程度與受關注的程度,最關鍵的就是要增強編輯的各項能力。為此,一定要構建高品質作者群,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論文刊登質量的提升,進一步完善期刊的整體質量。
一、以重要會議及論壇為途徑發現作者
在構建經濟學家或知名經濟學者作者庫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重要會議與論壇的方式來發現作者。如果將知名經濟學家創作的文章刊登在經濟類學術期刊中,僅僅憑借作者創作稿件的方式,很容易出現周期過長或者是溝通難度較大的情況。而如果對會議發言進行整理,利用這一方式而形成的學術論文,不僅可以對經濟熱點進行及時捕捉,同時,也能夠保證經濟學家的觀點時效性更明顯。[1]正是由于是會議發言,所以,更加通俗易懂,更方便讀者閱讀。另外,通過對會議發言進行整理,能夠向與會者提供完整的會議資料內容。同時,在文后可以把發言者所編著的書籍和文章當作參考文獻,刊登在雜志中,向讀者推薦作者的相關研究成果。為此,編輯應當對本年度重點的經濟會議進行事先盤點。在此過程中,可以借助新浪財經頻道的會議欄目進行查找,而且可以詳細地查找出會議的名稱、主辦方以及地點等信息內容。在會議索引中,不僅能夠聯系到主辦方的媒體聯系人,而且能夠參與到會議現場,同與會者的重要發言人互相交換名片,而獲取經濟學家的聯系方式。這樣一來,在會議結束以后,還能夠通過媒體聯系人獲取相關的會議資料等,進而對發言實錄予以全面整理與編輯加工,最終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署名發言人姓名,將其當作論文作者。同時,需要陳列同發言內容相關的發言人編著書目與文章,或者是將發言當中所涉及的觀念及相關書目等當作論文重點參考文獻。另外,還需要同發言人與助手進行聯系并確認文章,進而和經濟學家構建編輯和作者之間的關系。[2]
二、利用重要研究機構與作者聯系
目前,對經濟問題進行研究的重要研究機構很多,而大部分機構舉辦方都是中央政府機關或者是比較知名的院校,所以,也被認為是國家經濟問題研究的智庫。同時,在民辦智庫當中,能夠查詢到為公司提供戰略咨詢的服務公司。現階段,我國知名機構主要是長城戰略與和君咨詢,而且可以對上市公司進行查詢,特別是銀行與跨國業務公司,其下設了研究部,能夠對我國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行業的發展進行深入分析和預測。對機構官網進行搜索,可以查找到月度會與季度會。
除此之外,還可以了解重要的研究機構官網,并且深入研習其內設的研究部門。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站中,列舉出了所有的研究人員名單,甚至包括詳細的聯系信息與郵箱。這樣一來,編輯就能夠根據欄目文章的需要聯系不同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最終了解正在開展的研究課題內容,進而找出相應的文章,同作者構建聯系。通常情況下,承擔課題研究人員都是博士或者是博士后,屬于單位的重點培養對象,而且自身具備研究成果發表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研究成果的發表,也能夠實現研究人員與雜志的共同發展與成長。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對重要研究機構內部刊物進行查找,進而聯系到刊物的負責人,最終獲得刊物,選擇所需文章,而這樣一來,也能夠同文章作者建立聯系,為經濟類學術期刊作者庫的構建奠定基礎。
重要的研究機構通常都會在內部交流刊物中刊登研究人員的相關研究成果,同時也涉及到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行業動態的數據,所以,具有極大的信息量。為此,將其刊登在公開性的經濟類學術期刊中,也會引起相關行業研究人員或者是高校研究人員的興趣,增強關注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品質作者資源數據信息庫的構建直接影響著經濟類學術期刊的發展,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視。而要想構建高品質作者庫,同樣需要編輯的努力。為此,文章針對建立經濟類學術期刊高品質作者庫的問題展開了討論,并重點闡述了高品質作者庫的兩種路徑,希望能夠為促進經濟類學術期刊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依據。
參考文獻:
關鍵詞:商務學院;非經濟類專業;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12-0229-01
一、導論
《西方經濟學》自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財經類高校以來,通過探討西方經濟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發展動態,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和經濟現象的能力。近年來,隨著經濟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復合導向型人才愈加重視,因而許多院校通常對國際貿易、金融學等非經濟專業開設“西方經濟學”課程,甚至設置為非經濟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商務學院作為貴州財經大學的二級學院,其非經濟類專業的三本學生有其相應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未來發展方向,若在教學各環節中照搬二本經濟類專業的授課模式,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如何將該課程特征、獨有邏輯方法與學生注重應用特點相結合,是商務學院教學課程改革應著重思考的問題。
二、目前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體系設置方面存在的若干問題
1.教材適用度問題。由于缺乏非經濟專業針對性的適用教材,照搬西方經濟學經濟專業課教材,該教材內容體系廣、案例少、難度大,難以因材施教,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內容擇選性問題。針對非經濟類專業學生而言,無須深入系統地介紹該教材的理論體系和經濟模型,使得具有文科背景學生產生畏難心理。
3.教學方法創新問題。教學中多偏重闡釋基本原理,缺乏操作性、實證性教學案例,背離了教學目標。同時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態度,這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知識體系構建均有深遠的影響。
4.教學考核的檢驗問題。考核方法缺乏針對性,注重基本概念和理論考核,缺乏考查非經濟專業學生運用現實經濟領域問題的分析能力,難以考量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西方經濟學人才培養的建議
非經濟類專業人才配培養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導向型范式,革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和管理,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興趣,注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靈活運用課堂討論、案例與專題講座等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其洞察力,倡導其探究能力,提高其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應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1.強化適用教材的建設。以商務學院的教學目標為導向,擇選教材應具有通俗易懂、重點突出、注重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前瞻性反映本學科國內外理論與實踐的最新發展等。
2.針對性配置教學內容。鑒于非經濟專業的學生基礎薄弱、課程課時有限,合理配置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個體發展和學科背景擇選實用性強教學內容,減少經濟模型講解。
3.完善教學模式。改變教師授課理念,強化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式學習。如在理論講解中穿插現實案例。通過組織課堂討論和專題論文,引導和深化學生思辨和組織能力。